企业IT管理一般涉及到哪些系统
ERP (企业资源计划)PLM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OM (制造运营管理)QMS (质量管理体系)CRM (客户关系管理)SRM (供应商关系管理)WMS (仓储管理系统)APS (高级计划与排程)CAPP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IOT 平台(物联网平台)TMS (运输管理系统)AES (售后服务系统)HR (人力资源系统)OA (办公自动化)
一般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到的系统
ERP (企业资源计划)
PLM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MOM (制造运营管理)
QMS (质量管理体系)
CRM (客户关系管理)
SRM (供应商关系管理)
WMS (仓储管理系统)
APS (高级计划与排程)
CAPP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
IOT 平台(物联网平台)
TMS (运输管理系统)
AES (售后服务系统)
HR (人力资源系统)
OA (办公自动化)
这些系统可以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企业价值链”两个维度来理解:
-
产品全生命周期:从概念、设计、工艺、计划、制造、销售到售后,对应 PLM -> CAPP -> ERP/APS -> MOM -> CRM/AES。
-
企业价值链:从研发、供应链(采购、仓储、物流)、生产、销售到内部管理和人力资源,覆盖了所有核心业务和支持部门。
系统详解与作用
1. PLM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
系统详解:管理产品从概念、设计、工艺、制造、服役到报废回收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数据和过程的系统。它是产品的“单一数据源”。
-
核心作用:
-
统一数据管理:集中管理CAD图纸、BOM、技术文档等,确保所有人使用同一版本。
-
流程协同:管理产品设计、评审、变更的流程,实现跨部门协同开发。
-
缩短研发周期:通过高效的流程和数据复用,加速产品上市。
-
2. CAPP -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
-
系统详解:利用计算机技术,基于产品设计数据,辅助工艺工程师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序、工时、所需设备和工装等。
-
核心作用:
-
桥梁作用:是连接产品设计(PLM)与生产制造(ERP/MES)的桥梁。
-
工艺标准化:将工艺知识固化到系统中,减少对个人经验的依赖,保证工艺质量。
-
提高效率:自动生成工艺卡片,大幅提高工艺编制效率。
-
3. ERP - 企业资源计划
-
系统详解:企业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它整合了企业内外部的核心资源,包括财务、人力、物料、设备、资金、信息等,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
-
核心作用:
-
集成与流程优化:打通销售、生产、采购、库存、财务等部门的流程,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统一。
-
计划与决策:基于销售预测和订单,制定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
-
财务业务一体化:业务动作(如采购、销售)自动触发财务凭证,保证数据一致性。
-
4. APS - 高级计划与排程
-
系统详解:ERP计划的“优化引擎”。它考虑各种实际约束(如设备、人力、物料、工装等),通过先进的算法,对ERP的主生产计划进行细化和优化,生成精确到分钟工序级别的生产作业计划。
-
核心作用:
-
精确排程:解决“生产排程”这一核心难题,给出可行、优化的详细生产计划。
-
快速响应:当出现插单、设备故障等异常时,能快速模拟和重新排程。
-
提升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设备、人力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
5. MOM - 制造运营管理
-
系统详解:一个广义的制造管理系统范畴,其核心是 MES。它管理车间的详细排产、生产执行、质量、物料、设备等所有运营活动。
-
核心作用:
-
承上启下:接收ERP/APS的计划,并指挥车间底层系统执行。
-
过程透明化:实时监控生产进度、设备状态、质量数据,实现“黑灯工厂”透明化。
-
质量与追溯:收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实现正向和反向的全链条追溯。
-
6. QMS - 质量管理体系
-
系统详解:将ISO9001等质量管理标准中的流程电子化、系统化。它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
核心作用:
-
质量流程管理:管理质量标准的建立,以及不合格品处理、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评审等流程。
-
质量数据分析:收集来自MOM、SRM、AES等系统的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持续改进质量。
-
7. CRM - 客户关系管理
-
系统详解:管理企业与客户和潜在客户互动的全过程。
-
核心作用:
-
销售过程管理:管理销售线索、商机、合同,提升销售成功率。
-
客户服务与营销:管理客户信息,支持市场营销活动和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
需求来源:为ERP提供最前端的需求预测和销售订单。
-
8. SRM - 供应商关系管理
-
系统详解:管理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系统,是ERP在供应链上游的延伸。
-
核心作用:
-
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寻源、认证、绩效评估到淘汰。
-
协同采购:实现采购订单、交货计划、质量信息、财务对账的在线协同,提高效率。
-
降低采购风险:通过供应商绩效评估,选择和管理最优的供应商。
-
9. WMS - 仓储管理系统
-
系统详解:专门管理仓库作业流程和库存的系统。
-
核心作用:
-
精细化库存管理:实现库位管理、批次管理、序列号管理,精确知道每件物品在哪里。
-
优化作业:指导收货、上架、拣选、发货等作业,提升仓库作业效率和准确率。
-
库存可视化:为ERP和MES提供实时、准确的库存数据。
-
10. TMS - 运输管理系统
-
系统详解:管理企业物流运输环节的系统。
-
核心作用:
-
路径优化与调度:根据订单、车辆、成本等约束,规划最优的运输路径和配载方案。
-
运费管理:自动计算运费,并进行对账和结算。
-
在途跟踪:通过与GPS等系统集成,实时跟踪货物位置。
-
11. IoT 平台 - 物联网平台
-
系统详解: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它负责采集、存储、处理从生产设备、产品、传感器上传的海量数据。
-
核心作用:
-
数据采集与汇聚:为MOM、AES等系统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基础。
-
设备监控与预测性维护:实时监控设备健康状态,预测潜在故障,避免非计划停机。
-
数据价值挖掘:为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数据燃料。
-
12. AES - 售后服务系统
-
系统详解:CRM在售后阶段的延伸和深化,专注于产品售出后的服务管理。
-
核心作用:
-
服务请求管理:接收客户的服务请求,记录产品故障信息。
-
现场服务管理:派工、调度服务工程师,管理服务过程和时间。
-
备品备件管理:与ERP/WMS集成,管理服务所需的备件。
-
反馈闭环:将售后质量问题反馈给QMS和PLM,驱动产品改进。
-
13. HR - 人力资源系统
-
系统详解:管理企业“人”的资源,包括组织、员工信息、考勤、薪酬、绩效、招聘、培训等。
-
核心作用:
-
人力资源基础:为ERP等其他系统提供准确的组织和人员信息。
-
人才管理与开发:支持人才的“选、育、用、留”,提升组织能力。
-
赋能员工:通过自助服务等,提升员工体验和效率。
-
14. OA - 办公自动化系统
-
系统详解:企业的“协同办公平台”,处理非结构化的、流程性的日常事务。
-
核心作用:
-
流程审批:管理如请假、报销、公文流转等行政流程。
-
信息门户:发布公司新闻、公告、规章制度,成为企业信息门户。
-
协同工作:通过日程、任务、文档共享等功能,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
系统间关联与数据流
这些系统并非孤岛,而是通过紧密的集成和数据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个典型的数据流如下:
-
市场线索在CRM中转化为销售订单。
-
销售订单流入ERP,ERP结合库存信息,生成主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
采购计划通过SRM发送给供应商。
-
ERP的主生产计划传递给APS,APS考虑详细约束后,生成精细排产计划下达给MOM。
-
MOM指挥车间生产,通过IoT平台采集实时数据,同时向WMS申请物料。
-
生产完成的产品,通过TMS发给客户。
-
客户使用产品后,通过AES发起服务请求。
-
服务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反馈给QMS,QMS启动质量分析。
-
如果问题源于设计,QMS将信息反馈给PLM,启动设计变更。
-
设计变更通过CAPP生成新工艺,再次进入ERP->APS->MOM的循环。
-
HR和OA则为整个价值链上的所有角色(员工)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行政流程服务。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