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前沿对话:算力军备竞赛、高等教育危机与新经济的诞生
AI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算力成为新经济的核心稀缺资源。播客嘉宾探讨了AI对经济、教育、就业和行业的深远影响:AI并非泡沫,而是经济基础转移;全球面临算力短缺危机;高等教育价值受质疑,证书体系正在解绑;劳动力市场被重塑,人类认知劳动可能产生负价值。同时,AI在机器人、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加速发展。专家认为我们正进入物质富足但算力稀缺的时代,现在是创业的黄金时期,领域知识价值凸显。
在Peter H. Diamandis主持的“Moonshots”播客中,与Link Exponential Ventures首席执行官Dave Blondon、Intelligent Internet负责人Immad Mustach以及Blitzy首席执行官Brian Elliot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探讨了AI领域的最新动态、全球竞争以及对社会和经济的深远影响。这次对话的核心在于揭示当前技术变革的速度和规模是史无前例的,预示着一个由计算力驱动的新经济正在迅速形成。
深入洞察一:AI并非泡沫,而是经济基础的转移
对话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当前的人工智能热潮绝非泡沫。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思科股价与其盈利脱节的情况不同,英伟达(Nvidia)的股价上涨是与其12个月远期每股收益同步增长的。这表明AI正在产生真实的经济价值和利润。
- 经济价值驱动增长: 人们愿意为AI付费,因为它具有明确的经济价值。Immad Mustach强调,AI代表着一种从旧经济到新经济的过渡,而不是一场金融投机。
- 即时回报: 投资于AI的资本支出(CAPEX)与收益之间的延迟几乎是即时的,这与互联网泡沫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
- 从“金鱼记忆”到“设置即忘”: 几个月前,AI还像是一个需要持续监督的“聪明金鱼”;但现在,它已经进化到可以“设置即忘”,能够处理数百万个token和代码行,展现出巨大的生产力飞跃。
深入洞察二:算力短缺:新经济的核心稀缺资源
这场对话最引人注目的主题是全球正在经历的**“算力稀缺危机”**,这被认为是“除了算力稀缺之外,其他一切都将富足”的未来世界的标志。
- 天文数字般的投资:
  - OpenAI计划中的数据中心将是数平方英里的规模,目标是10吉瓦(10 GW)的算力,仅靠英伟达的投资(1000亿美元)对实现这一计划来说也只是“沧海一粟”。
- XAI正在建设“巨像2号”(Colossus 2),这是一个吉瓦级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配备11万个GP200 GPU集群。
-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承诺到2028年将在美国数据中心投资6000亿美元,以确保Meta不会在“超级智能”竞赛中落后。
 
- 供需严重失衡: 尽管数据中心容量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四倍,达到156吉瓦,但AI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超供应。需求每年呈十倍增长,而供应跟不上。
- GPU的争夺: 整个美国风险投资行业每年约为2000亿美元。而单个公司(如OpenAI)的单笔投资就占了其中一半。OpenAI与英伟达的合作涉及数百万个GPU,而全球每年GPU产量约为500万个,意味着这笔交易买下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
- 垂直整合与效率: 算力短缺促使公司寻求突破。谷歌的TPU(张量处理单元)比英伟达芯片的能效高出大约五倍,这使得像谷歌这样能够垂直整合软硬件的公司处于优势。企业家如果能通过迁移学习和蒸馏技术,以百分之一的参数和算力获得相同质量的结果,将建立起强大的进入壁垒。
深入洞察三:高等教育的“杀招”与证书的解绑
AI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系统构成了“致命一击”(kill shot)。数据显示,认为大学“非常重要”的美国人比例已从2010年的75%暴跌至35%。
- 高成本与低价值感知: 自2005年以来,学费上涨了180%,四年私立大学的食宿费用高达25万美元,学生背负债务。然而,由于课程更新迭代速度跟不上技术发展(更新核反应堆的速度都比改变课程快),大学教育的价值感知急剧下降。
- 就业市场变化: 历史上,大学毕业生更有可能找到好工作,但现在,拥有大学学位的人失业时间更长,甚至在某些时间点,大学毕业生在世界上是最难就业的人群。
- 证书的解绑: 人们越来越认可进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资格本身,而不是其具体的课程内容。人们通过进入Y Combinator或展示强大的作品集等其他方式获得认可。
- 大学的未来: 处于中游的学校(排名40到400)面临生存危机,急需彻底重塑教育模式。未来的顶级教育可能会出现在“AI大学”或那些拥抱技术的网络平台。一些人建议,拥有巨额捐赠基金的顶尖大学(如MIT)应该投资建设大型超级计算集群,以确保其研究质量,因为GPU数量将是决定研究质量的关键。
深入洞察四:劳动力重塑与工作的未来
AI正在重新定义人类劳动力的价值,引发了关于工作模式和失业的激烈讨论。
- 人类劳动的“负价值”: Immad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观点:在认知劳动领域,人类可能很快就会产生负价值。在有AI参与的团队中,人类的偏差、错误和沟通成本反而会拖慢效率。例如,在医疗诊断中,GPT-4单独的正确率(92%)远高于医生(74%),或医生使用GPT-4(76%)。
- 工作周缩短的辩论: 埃里克·袁(Zoom CEO)、比尔·盖茨和杰米·戴蒙(摩根大通 CEO)等人都预测,由于AI的普及,未来工作周将缩短至3天或3.5天。 
  - 竞争驱动工作时长: Brian Elliot质疑,如果公司能从员工投入中获得经济价值,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仍会要求员工工作五天、六天甚至七天。
- 应对失业的方案: 如果AI导致大规模失业,社会可能需要扩大公共部门,或推行3-4天工作周的就业计划,以提供某种社会保障和身份结构。
 
- 赋能领域专家: 对于中年专业人士(40-45岁),最佳策略是利用自己深刻的领域知识来解决尚未被解决的问题。他们可以将其专业知识注入高度专业化的AI代理中,从而实现自身的规模化和货币化。
跨行业应用及技术前沿
对话还涉及了AI在多个关键行业的应用和影响:
- 机器人与具身智能(Embodiment): Figure公司正在崛起。行业认为,AI需要具身化(embodiment),进入家庭和办公室,像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收集多样化的运动学数据,才能真正达到通用人工智能(AGI)。亚马逊正在开发AI眼镜,计划首先在其39万名司机中试用10万套,用于记录现实世界数据,以训练未来的机器人。OpenAI也重新开始招聘机器人领域的职位,押注于这个潜在的25万亿美元市场。
- 治理中的AI: 阿尔巴尼亚任命了世界上第一位AI部长,目的是通过快速、高效、公正的决策来打击公共招标中的腐败。对话者认为,鉴于腐败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性,AI部长的成功门槛非常低,即使它只有80%的正确率,也比现状更好。
- 金融创新: 纳斯达克正在推动代币化证券的交易。这可以为高成长性的私营公司提供更短、更容易的流动性路径,从而解决当前IPO市场流程过于繁琐,仅对少数大公司开放的问题。
- 医疗保健: AI能够将药物研发过程从数年缩短到数月。首个AI设计的药物已经进入人体试验,且在AI设计的药物中,成功进入临床一期试验的成功率高达80%至90%。此外,像Apple Watch这样的可穿戴设备正在通过监测高血压等“沉默杀手”来提供早期健康预警,并将海量数据汇集起来用于个性化健康分析。
结论:一场持续的加速竞赛
嘉宾们一致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持续加速的时期。AI模型正在通过自我迭代来设计下一代模型。核心AI研究的进展现在受限于算力,而非研究人员的思想和创意。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建议听众和读者保持好奇心,积极尝试和应用这些新的AI工具。正如Greg Brockman所言,我们正走向一个物质富足但算力稀缺的世界。对于企业家而言,现在是历史上最好的创业时期,因为构建软件从未如此简单,而领域知识的价值也从未如此重要。
原始视频:https://youtu.be/KkKeK0qWrxI?si=oTgANghlHNLOqbjt
中英文字幕:
人工智能前沿对话:算力军备竞赛、高等教育危机与新经济的诞生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