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语言设计模式的实现—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允许通过代理对象控制对另一个对象的访问。它的基本思想是创建一个代理对象,进行逻辑处理的原对象通常被称作 服务对象,代理要跟服务对象实现相同的接口,才能让客户端傻傻分不清自己使用的到底是代理还是真正的服务对象,这样一来代理就能在客户端察觉不到的情况下对服务对象的处理逻辑进行增强。
什么是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允许通过代理对象控制对另一个对象的访问。它的基本思想是创建一个代理对象,进行逻辑处理的原对象通常被称作 服务对象,代理要跟服务对象实现相同的接口,才能让客户端傻傻分不清自己使用的到底是代理还是真正的服务对象,这样一来代理就能在客户端察觉不到的情况下对服务对象的处理逻辑进行增强。
代理模式的优点
我认为代理模式的最重要的优势,是可以在不修改真实对象的情况下,通过代理对象对其进行控制和增强。通过代理对象,可以实现访问控制、权限校验、性能优化等需求。代理模式还可以应用于远程代理、虚拟代理、缓存代理等场景,以实现延迟加载、减少网络开销、提供缓存支持等功能。
总的来说,代理模式通过代理对象对另一个对象进行控制和增强,使得代理对象可以在不改变真实对象的情况下,在访问前后添加额外的逻辑。它提供了更好的封装性、扩展性和灵活性,同时符合单一职责原则,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对象的访问。
看了上面代理模式的解释,你可能还是觉得有点宽泛,下面咱们写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这个过程中你差不多就会发现:“诶,原来这就是代理模式啊,我之前写代码的时候早就用过了~!”
代理模式使用演示
假设有一个小汽车Car,要实现它的驾驶功能同时需要判断驾驶员的年龄是否大于等于18岁,如果满足这个条件,车就能开起来,否则车就动不了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车辆接口
type Car interface {
Driver()
}
//真实车辆
type RealCar struct{}
func (c *RealCar) Drive() {
fmt.Println("车辆行驶中")
}
//代理车辆,有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感觉,哈哈哈
type ProxyCar struct {
RealCar
Age int
}
func (c *ProxyCar) Drive() {
if c.Age >= 18 {
c.RealCar.Drive()
} else {
fmt.Println("驾驶员年龄不满18岁,不能驾驶车辆")
}
}
func main() {
//创建真实车辆
realCar := &RealCar{}
//创建代理车辆
proxyCar := &ProxyCar{
RealCar: *realCar,
Age: 10,
}
proxyCar.Drive()
proxyCar.Age = 18
proxyCar.Drive()
}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ProxyCar结构体,它与RealCar实现相同的Car接口。这里ProxyCar充当了一个代理对象,它控制着对真实车辆对象的访问。
通过这种方式,代理模式实现了对驾驶的控制,确保只有驾驶员年龄满足18岁时才能驾驶车辆。外部调用方无需知道代理的存在,使用代理对象即可实现对真实对象的访问,并且可以添加额外的逻辑。
普通代码实现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type Car interface {
Drive(driverAge int)
}
type RealCar struct{}
func (c *RealCar) Drive(driverAge int) {
if driverAge >= 18 {
fmt.Println("车辆行驶中")
} else {
fmt.Println("驾驶员年龄不满18岁,不能驾驶车辆")
}
}
func main() {
realCar := &RealCar{}
driverAge := 15
realCar.Drive(driverAge)
}
这种实现方法直接在RealCar对象的方法中进行了判断,不需要额外的代理。然而,这样做会破坏了单一责任原则,因为RealCar对象不仅负责真实的车辆行驶的逻辑,还负责了驾驶员年龄的判断。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