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从入门到精通
VUEvue框架的两大核心:数据驱动和组件化。第一周:大家需要转变编程思维的习惯:数据驱动(数据的变化会驱动页面发生变化,不用操作DOM)第二周:大家需要转变编程思维的习惯:组件化(封装的是页面)一、前端开发历史1994年可以看做前端历史的起点(但是没有前端的叫法)1995年网景推出了JavaScript1996年微软推出了iframe标签, 实现了异步的局部加载1999年W3C发布第四代HTML
VUE
vue框架的两大核心:
数据驱动和组件化。
一、前端开发历史
1994年可以看做前端历史的起点(但是没有前端的叫法)
1995年网景推出了JavaScript
1996年微软推出了iframe标签, 实现了异步的局部加载
1999年W3C发布第四代HTML标准,微软推出用于异步数据传输的 ActiveX(ActiveXObject),各大浏览器厂商模仿实现了 XMLHttpRequest(这是前端的真正的起始)
2006年,XMLHttpRequest被W3C正式纳入标准(这是前端正式的起始,叫作富(胖)客户端)
2006年, 发布了jQuery
2008年问世的谷歌V8引擎,发布H5的草案
2009年发布了第五代JavaScript
2009年 AngularJS 诞生
2010年 backbone.js 诞生
2011年React和Ember诞生
2014年Vue.js诞生
2014年,第五代HTML标准发布
2014年左右,4G时代到来,混合开发(js, android, ios混合开发)
2016年 微信小程序诞生
2017年 微信小程序正式投入运营
2017年底年 微信小游戏
以前的三大框架: angular, react, vue,现在: react, vue, 小程序(微信、支付宝、百度、头条)
以后: js ----- ts (typescript)
二、MV*模式
库 VS 框架
把一小部分通用的业务逻辑进行封装(函数),多个封装形成一个模块或者文件,多个模块或者文件就发展成为库或者框架
库:函数库,不会改变编程的思想,如:jQuery。
框架:框架改变了编码思想,代码的整体结构,如:vue,react,小程序等等。
MVC架构模式
MVC的出现是用在后端(全栈时代)
M:model,模型,主要完成业务功能,在数据库相关的项目中,数据库的增删改查属于模型(重点)。(nodeJS,不含html的php文件),没有页面,是纯粹的逻辑
V:view,视图,主要负责数据的显示(HTML+CSS,动态网页(jsp,含有html的php文件))页面的展示和用户的交互。
C:controller,控制器,主要负责每个业务的核心流程,在项目中体现在路由以及中间件上(nodeJS)
优点:耦合度低、复用性高、生命周期成本低、部署快、可维护性高、有利软件工程化管理
缺点:由于模型和视图要严格的分离,这样也给调试应用程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MVP架构模式
MVP是单词Model View Presenter的首字母的缩写,分别表示数据层、视图层、发布层,它是MVC架构的一种演变。作为一种新的模式,
M:model,模型,主要完成业务功能,在数据库相关的项目中,数据库的增删改查属于模型(重点)。
V:view,视图,主要负责数据的显示
P:Presenter负责业务流程的逻辑的处理,Presenter是从Model中获取数据并提供给View的层,Presenter还负责处理后端任务。
MVP模式与MVC模式的区别:
在MVP中View并不直接使用Model,而在MVC中View可以绕过Controller从直接Model中读取数据。
MVVM架构模式
MVVM是Model-View-ViewModel的缩写,MVVM模式把Presenter改名为ViewModel,基本与MVP模式相似。
唯一区别是:MVVM采用数据双向绑定的方式
vue是MVVM
MVC衍生出很多变体,MVP,MVVM,MV*, VUE是MVVM,M----V----VM,M数据,V视图, VM是负责M与V相互通信
总结:
架构只是一种思维方式,不管是MVC,MVP,还是MVVM,都只是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目的是要解决编程过程中,模块内部高内聚,模块与模块之间低耦合,可维护性,易测试等问题。
架构在于,做好代码的分工,配合。
三、开发工具
vscode,webstorm,HbuilderX等等
四、vue框架的初识
vue官网](https://cn.vuejs.org/)
作者:尤雨溪 ( 华人 ) , 前Google员工
vue的介绍
-
构建数据驱动的web应用开发框架
-
Vue (读音 /vjuː/,类似于 view) 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
-
Vue 被设计为可以自底向上逐层应用
-
Vue 的核心库只关注视图层
-
vue框架的核心:数据驱动和组件化
-
便于与第三方库或既有项目整合,另一方面,当与单文件组件和 Vue 生态系统支持的库结合使用时,
Vue 也完全能够为复杂的单页应用程序提供驱动。 -
Vue 不支持 IE8 及以下版本
vue的示例代码
<body>
V
<div id="app">
要被控制的html{{key}}
</div>
</body>
<script src="vue.js"></script>
<script>
let vm = new Vue({
el:'#app' //el:element。要控制的那片html代码
data:{
key:value
}//数据 M
})
</script>
vue框架的理解
1、首先:一个页面包括:结构(HTML模板),表现(css),行为(js)
2、其次:原生JS中的做法:写好HTML的模板和css样式,用js产生数据(逻辑),通过dom的方式控制数据显示在HTML中的那个位置,包括如何显示(DOM的方式改变样式)
3、vue框架:vue中,写好HTML模板,声明式地告知vuejs库,数据显示在何处,在vue对象中处理数据,不用做DOM操作(vuejs框架负责)
简单理解:new出来一个Vue的实例,传一堆配置参数,控制一片html
记住一点:有了vue,不用程序员操作dom了,因为,vue把dom操作都做好了。
数据驱动和声明式渲染
1、数据驱动
数据驱动,就是通过控制数据的变化来改变(驱动)DOM。背后使用了观察者模式,靠数据的变化来控制页面的变化。这是vue框架的核心,第一周,一定要把数据驱动的思路和编程习惯养成。
2、声明式渲染
声明的意思就是告知,广而告之,即告知程序(Vue框架),在何处渲染什么数据
Vue 实现数据绑定(响应式)的原理(面试题)
vue数据绑定是通过 数据劫持和观察者模式 的方式来实现的
1、数据劫持: vue2.× 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 Vue3使用的是proxy。
当你把一个普通的 JavaScript 对象(json)传入 Vue 实例作为 data 选项,Vue 将遍历此对象所有的属性,并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把这些属性全部转为 getter/setter。
目的是:感知属性的变化。当给属性赋值时,程序是能够感知的(知道的)。如果知道的话,就可以控制属性值的有效范围,也可以改变其它属性的值等,在Vue中也可以去改变模板上的显示。
Object.defineProperty()函数:https://blog.csdn.net/jiang7701037/article/details/102785223
2、观察者模式(发布订阅模式):
目的:当属性发生变化时,所有使用该数据地方(订阅)跟着变化
数据绑定:涵盖了:数据绑定,响应式。
五、vue语法(view层)
data选项(model层)
功能:
data选项中存储的是页面中需要显示的数据(当然数据可以进行一定的加工后再显示)
是初始化数据的位置,是元数据,是vue实例的一个实例属性,可以接受的数据类型: number/string/boolean/array/json/undefined/null/function
数据绑定
把data中的数据,显示在html中的某处。
https://cn.vuejs.org/v2/guide/syntax.html#%E6%8F%92%E5%80%BC
插值表达式
功能:可以让html标签里的内容变成动态的(从data中获取), 使用 mustache语法
格式:{{变量|属性名|表达式|函数调用等等}};
示例:
<div id="app">
<span>Message: {{ msg }}</span>
</div>
new Vue({
el:"#app"
data:{
msg:"hello 哥们!"
}
});
这种写法叫作:声明式渲染,即:只需要告知vue,数据在何处显示。
内容指令
内容指令:让标签的内容变成动态的。
指令名:v-text 和 v-html
指令是什么? 指令就是html标签的自定义属性
1、v-text="数据名"
转义输出
功能:可以让html标签里的内容变成动态的(从data中获取),相当于innerText。
示例:
<p v-text="str">内容:</p>
对比v-text和插值({{}})表达式:
1)、当网络速度慢的时候(vueJs还没有处理自己的语法(v-text和{{}}),插值表达式会在页面上出现 {{}} 的显示,但是指令v-text不会,因为,v-text是自定义属性,最多不做解读。当,标签中的内容全部来自于属性,那么,可以使用v-text。
2)、插值表达式更加灵活,可以在标签里面的某个地方显示,但是v-text会让整个标签的内容全部变化。
2、v-html="数据"
非转义输出(原封不动进行替换)
功能:可以让html标签里的内容变成动态的(从data中获取),但是不会对内容中的html标签进行转义。相当于innerHTML。
示例:
输出真正的 HTML
<p v-html="str">内容:</p>
注
双花括号和 v-text(相当于innerText)会将数据解释为普通文本。
v-html相当于innerHTML
属性指令
属性指令:让标签的属性部分变成动态的。
指令名:v-bind
功能:可以让html标签里的**属性(名和值)**变成动态的(从data中获取)
1、 属性值动态绑定:v-bind:html属性="数据"
简写 :html属性=“数据”`
2、 属性名动态绑定: v-bind:[属性名]="数据"
示例:
<div v-bind:id="dynamicId"></div>
注意: 属性值是布尔值 的情况
<button v-bind:disabled="isButtonDisabled">Button</button>
如果 isButtonDisabled 的值是 null、undefined 或 false,则 disabled 属性甚至不会被包含在渲染出来的 元素中
javascript表达式
在dom里面插入数据,除了可以写原始的数据,还可以使用javascript表达式
格式:{{数据+表达式}}
、 v-指令="数据+表达式"
示例:
{{ number + 1 }}
{{ ok ? 'YES' : 'NO' }}
{{ 'i love you'.split('').reverse().join('') }}
<div v-bind:id="'list-' + id"></div>
注意:
不能使用语句 ,条件语句可以使用三元表达式代替
条件渲染(指令)
https://cn.vuejs.org/v2/guide/conditional.html
指令名: v-if 和 v-show
功能:一段dom可以根据条件进行渲染
<div v-if="false">box2</div>
<div v-show="true">box1</div>
v-show
VS v-if
v-show=“布尔” | v-if=“布尔” | |
---|---|---|
(原理上)区别 | 操作css的display属性 | 操作dom(添加和删除dom完成的) |
使用场景 | 适合频繁切换 | 适合不频繁切换 |
性能消耗 | 初始渲染消耗(就算元素不显示,也得创建元素) | 频繁切换消耗 |
面试题: v-if和 v-show的区别?
相同点:
v-show和 v-if都是 控制 dom元素 的 显示和隐藏 的。
不同点:
1、原理:
v-show是 通过控制元素的样式属性display的值,来完成显示和隐藏;
v-if 是 通过对dom元素的添加和删除,来完成显示和隐藏
2、使用场景:由原理(做法)得出使用场景的区别
v-show:使用在dom元素频繁切换的场景
v-if: 当dom元素的切换不频繁,可以使用。特别是,首次元素处于隐藏的情况下。
补充: dom的操作(如:创建和删除)是非常耗性能的。为什么?
请看:https://blog.csdn.net/jiang7701037/article/details/98516468
另外,v-if指令还可以结合v-else-if , v-else一起使用。
示例:
<p v-if="age<10"> 宝宝 </p>
<p v-else-if="age<18">大宝宝</p>
<p v-else>非宝宝</p>
列表渲染(循环指令)
https://cn.vuejs.org/v2/guide/list.html
指令名: v-for
功能:把数据进行循环显示在html里(渲染)。推荐操作的数据类型:数组、对象、字符串、数字
格式:
用in或者用of都可以:
<li v-for="值 in 数据" v-bind:属性="值">{{值}}</li>
<li v-for="值 of 数据">{{值}}</li>
各种情况:
<li v-for="(值,索引) in 数组">{{值}}/{{索引}}</li>
<li v-for="(对象,索引) in 数组">{{对象.key}}/{{索引}}</li>
<li v-for="(值,键) in 对象">
<li v-for="(数,索引) in 数字">
<li v-for="(单字符,索引) in 字符串">
注意:
1、空数组,null,undefined不循环
2、也可以进行循环嵌套
3、v-for和v-if使用在同一个标签里时,v-for 的优先级比 v-if 更高,即:v-for套着v-if,先循环再判断
面试题:为什么不建议把v-for和v-if连用?
https://blog.csdn.net/jiang7701037/article/details/114954542
列表渲染时的key:
在标签里使用属性key,可以唯一标识一个元素。
1、当 Vue.js 用 v-for **更新**已渲染过的元素列表时,它默认用“**就地复用**”策略。即:**尽量不进行dom元素的操作,只替换文本**。
2、如果你希望进行dom操作,就用key(key不要使用下标),因为key的目的是为了唯一标识一个元素。
有了key后,可以跟踪每个节点的身份,从而重用和重新排序现有元素
建议尽可能在使用 v-for 时提供 key attribute,除非遍历输出的 DOM 内容非常简单,或者是刻意依赖默认行为(就地复用)以获取性能上的提升。
注意:
key不要使用(数组)下标,并不是会报错,而是失去了唯一标识的意义
事件绑定(指令)
https://cn.vuejs.org/v2/guide/events.html
指令名:v-on
v-on指令可以简写为:@
功能:绑定事件,vue通过v-on
指令把事件和处理函数进行绑定。
事件处理函数需要放在methods
选项当中去,事件名 不带on,函数可以按照ES5的写法,也可以按照ES6的写法。
格式:
<input type="button" v-on:事件名="方法" >
<input type="button" v-on:事件名="方法(参数)" >
<input type="button" v-on:事件名="方法($event,参数)">
new Vue({
el:,
data:{}
methods:{
方法1:function(ev,参数){
业务
这里面的this是vue对象本身
}
方法2(ev,参数){
业务
}
}
})
获取事件对象:
1、 不传参,默认第一个参数,就是事件对象
如:
<button type="button" @click="fn02">修改数据</button>
………………
fn02(ev){
console.log('事件对象',ev);
},
2、 传参,事件对象需要手动传入(使用vue框架官方提供的 $event)
如:
<button type="button" @click="fn03('qq',$event)">修改数据</button>
………………
fn03(str,ev){
console.log('事件对象',ev);
console.log('参数',str);
},
事件处理函数的this:
1、methods选项里的函数里的this都是vue对象本身,所以,事件处理函数里的this也是vue对象本身
2、vue提供的选项的值如果是函数时,不可用箭头函数 , 会造成this丢失
事件修饰符
<div @click.修饰符="函数"></div>
.stop 阻止单击事件继续传播(阻止事件流)
.prevent 阻止默认行为
.capture 使用事件捕获模式
.self 点到自己时才触发,不是从其它地方(事件流的流)流过来的
.once 只会触发一次
.passive onScroll事件 结束时触发一次,不会频繁触发,移动端使用
注意:
使用修饰符时,顺序很重要;相应的代码会以同样的顺序产生。因此,用
v-on:click.stop.self
会阻止所有的点击,而 `v-on:click.self.stop 阻止自身的点击,stop就不起作用了
<div class="greenbox" @click="fnGreen">
<!-- <div class="redbox" @click.self.stop="fnRed"> -->
<div class="redbox" @click.stop.self="fnRed">
<div class="bluebox" @click="fnBlue"></div>
</div>
</div>
按键修饰符
<!--普通键-->
<div @keyup.修饰符="函数"></div>
.left 左
.enter 回车
.13 可以使用键码
<!--系统(组合)键-->
<div @keyup.修饰符="函数"></div>
.ctrl
.alt
.shift
.exact 精准控制,@键盘事件.修饰符1.修饰符2.exact 只有1+2才可触发 1+2+3不可以
<!--鼠标-->
<div @mousedown.修饰符="函数"></div>
.left
.right
.middle 鼠标中键
双向绑定(指令)_表单控件绑定
https://cn.vuejs.org/v2/guide/forms.html
指令名:v-model
功能:视图控制数据,数据也可控制视图,这就是双向绑定,可通过属性+事件来实现双向绑定。而vue中直接提供了一个指令v-model直接完成(v-model 本质上不过是语法糖)。v-model指令只能使用在表单元素上。
不使用v-model完成双向绑定
<input type="text" :value="data数据" v-on:input="changeIptValue">
使用v-model完成双向绑定
<input type="text" v-model="data数据">
其它表单元素的双向绑定
https://cn.vuejs.org/v2/guide/forms.html
表单修饰符
<input v-model.修饰符="数据" />
.number 把标签的值转成数字赋给vue的数据
.trim 删除前后空格
.lazy 确认时才修改model数据(文本框,用的是change事件)
示例:
//需求:
//在下拉框里选择 房间类型(一个房子住多少人,即:几人间)
//动态产生 相应数量的文本框
<select v-model.number="num" >
<option value="1">1人间</option>
<option value="2">2人间</option>
<option value="3">3人间</option>
</select>
<hr>
<input v-for="i in num" type="text" :value="i" >
指令总结
指令 (Directives) 是带有 v- 前缀的特殊属性。其实就是html标签的里的自定义属性。指令属性的值预期是单个 JavaScript 表达式 (v-for和v-if 是例外情况)。指令的职责是,当表达式的值改变时,将其产生的连带影响,响应式地作用于 DOM,以下是官方的指令,程序员也可以自定义指令。
常见指令:
- v-text: 更新元素的 textContent。如果要更新部分的 textContent ,需要使用 {{ Mustache }} 插值。
- v-html:更新元素的 innerHTML
- v-bind:动态地绑定一个或多个属性(特性),或一个组件 prop 到表达式。
- v-on:绑定事件监听器。事件类型由参数指定。
- v-model:在表单控件或者组件上创建双向绑定v-show:根据表达式值的真假,切换元素的 display (CSS 属性)。
- v-if:根据表达式的值的真假条件渲染元素(与编程语言中的if是同样的意思)
- v-else:表示否则(与编程语言中的else是同样的意思)
- v-else-if:(与编程语言中的else if是同样的意思)
- v-for:可以循环数组,对象,字符串,数字,
- v-pre:跳过这个元素和它的子元素的编译过程(vue处理的过程)。可以用来显示原始 Mustache 标签。跳过大量没有指令的节点会加快编译。
- v-cloak:防闪烁,模板没编译完,电脑配置差,网速慢等等,有可能会看到{{}},体验不佳,不如用css先隐藏,之后再显示,包括被包裹的子元素。这个指令保持在元素上直到关联实例结束编译。和 CSS 规则,如 [v-cloak] { display: none } 一起用时,这个指令可以隐藏未编译的 Mustache 标签直到实例准备完毕。
- v-once:只渲染元素和组件一次。随后的重新渲染,元素/组件及其所有的子节点将被视为静态内容并跳过。这可以用于优化更新性能。
指令缩写:
v-bind 缩写 是冒号
v-on 缩写是 @
样式操作
https://cn.vuejs.org/v2/guide/class-and-style.html
操作样式,就是属性绑定,只不过绑定的属性是class和style,vue在class和style属性上做了加强,给样式属性赋的值还可以是对象,数组。
绑定姿势(格式)
<div v-bind:class="数据|属性|变量|表达式"></div>
<div v-bind:style="数据|属性|变量|表达式"></div>
属性值的类型支持
字符串/对象 / 数组
<div :class="{active:true,t1:false}"></div>
<div :style="[{css属性名:值},{css属性名小驼峰:值}]"></div>
class的属性值(对象的方式)示例:
//
<div class='big-box' :class="{active:isActive,borderbox:isBorder}"></div>
let vm = new Vue({
el: "#app",
data: {
isActive:true,
isBorder:true
}
});
注:vue绑定的class属性和普通的class属性可以共存
class的属性值(数组的方式)示例:
<div v-bind:class="[activeClass, errorClass]"></div>
data: {
activeClass: 'active',
errorClass: 'text-danger'
}
style的属性值(对象的方式)示例:
<div id="app">
<p v-bind:style="str">我是个p</p>
<p v-bind:style="{ width:widthVal+'px',height:'100px',backgroundColor:'blue'}">我是p</p>
<input type="button" value="测试" @click="fn">
</div>
let vm = new Vue({
el: "#app",
data: {
// style属性的值是个对象
str: { width:"200px",height:"100px",backgroundColor:"blue"},
widthVal:200
},
methods:{
fn(){
this.str.width="250px";
this.widthVal ++;
}
}
});
<div v-bind:style="{ color: activeColor, fontSize: fontSize + 'px' }"></div>
data: {
activeColor: 'red',
fontSize: 30
}
style的属性值(数组的方式)示例:
<div :style="[obj1,obj2]"> 我是div</div>
data: {
obj1:{
width:"200px",
height:"150px"
},
obj2:{
"background-color":"red"
}
}
示例:
todoList 练习的实现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XDKGNE5g-1651577687604)(img\1594365849928.png)]
非响应式情况
什么是响应式?数据a发生变化了,那么界面使用a的所有地方也会变化(依赖a的所有的数据和界面都会发生变化,或者说,直接间接使用a的地方都会跟着变化),背后使用了观察者模式。
什么是非响应式?数据发生变化了,而依赖该数据的地方没有任何变化。
在vue中,使用某些方式改变数据(model层)时,vue不会把结果呈现在页面上(view层),这就是vue出现的非响应式的情况:
-
对数组使用了 非变异 (non-mutating method) 方法(方法的调用不会改变原始数组的内容,如:concat,filter,map)。因为,没有改变原始数组的内容。
-
使用数组的索引(根索引)的方式改变数组的元素时
-
修改数组的长度时
-
给对象添加新的属性时。
所以,强烈建议:不要用下标的方式修改数组的元素,不要修改数组的长度,可以把未来需要的数据都声明在data选项内部,不要对数组使用非变异的api(数组的变异方法:https://cn.vuejs.org/v2/guide/list.html#%E5%8F%98%E6%9B%B4%E6%96%B9%E6%B3%95),如果使用数组的非变异方法,需要把结果再赋给数组。
vue也提供了非响应式问题 解决方案(尽量不要使用)
Vue.set | this.$set(数组, index, value)
Vue.set | this.$set(对象, key, value)
this.$forceUpdate() 强制刷新
六、vue语法(model层)vue的配置项
data属性:
不再说了
methods:
也暂时不说了,这里面放的是函数的定义,就是普通函数的定义。这些函数可以作为事件处理函数,也可以在其它地方调用。
计算属性(computed)
在模板(HTML)中放入太多的逻辑会让模板过重且难以维护,而且不好阅读。计算属性computed来帮忙。
计算属性是一个函数,是经过元数据(data里)进一步运算后的数据,计算属性的优点是:当元数据不发生变化时,不会再做计算(即:缓存),只有元数据发生变化时,才做计算。是响应式的,需要在模板中渲染才可调用(计算属性只能在模板上使用)
语法
//定义
computed:{
计算属性名: function(){return 返回值}
}
//使用
使用: {{计算属性}} | v-指令="计算属性"
面试题:
computed VS methods
methods | computed |
---|---|
每次调用都会执行函数里的代码 | 基于它们的响应式依赖进行缓存的,如果依赖没有变化,就不再调用 |
性能一般 | 性能高 |
{{methodname()}} | {{computedname}} |
适合强制执行和渲染 | 适合做筛选 |
属性检测(侦听属性)watch
需要在数据变化时执行异步或开销较大的操作时,这个时候需要属性检测watch。而不要使用计算属性,因为计算属性是同步的(需要立即返回结果)
定义一个选项
watch:{
被侦听的属性名:'methods的里函数名' //数据名==data的key
被侦听的属性名:函数体(new,old){}
被侦听的属性名:{
handler:function(new,old){},
deep: true //面试题:深度检测,当侦听的属性是个对象,修改对象的某个键时,就能检测到
immediate: true //首次运行,要不要监听
}
}
示例:
请输入您的问题:<input type="text" v-model.lazy="question" /><br/>
答案:<input type="text" v-model="answer" /><br/>
let vm = new Vue({
el:"#app",
data:{
question:"",
answer:""
},
watch:{
question:function(){
setTimeout(()=>{
this.answer = "吃的是草"
},2000);
}
}
});
深度检测:
<div id="app">
<input type="button" value="测试" @click="fn" />
</div>
let vm = new Vue({
el:"#app",
data:{
person:{
name:"张三疯",
wife:{
name:"梅超风"
}
},
},
methods:{
fn(){
this.person.name="李思峰";
}
},
watch:{
person:{
deep: true, //深度检测,当侦听的属性是个对象,修改对象的某个键时,就能检测到
handler:function(){
console.log("person变了");
},
immediate: true
}
}
});
面试题:
https://blog.csdn.net/jiang7701037/article/details/111599969
https://blog.csdn.net/jiang7701037/article/details/79347680
计算属性 VS 函数 (方法)VS 属性检测
计算属性(computed) | 函数(methods) | 属性检测(侦听)(watch) | |
---|---|---|---|
作用 | 为了显示而用 | 只是处理逻辑,跟普通的函数一样 | 属性变化的检测(相当于事件),当属性的值发生变化时,可以调用函数 |
依赖模板调用 | √(只能在模板上调用的) | √(可以在模板使用) | ×(不能在模板上使用) |
是否缓存 | √ | × | √ |
异步 | ×(必须是同步) | √(可以有异步) | √(可以有异步) |
自定义指令
https://cn.vuejs.org/v2/guide/custom-directive.html
系统(官方)指令在不够用的情况下,考虑自定义,指令是个函数|对象,用来操作dom的, 里面的this 返回window
全局定义
Vue.directive('指令名',{
bind:function(el,binding){
binding.arg v-bind:class
}//指令第一次绑定到元素时调用,此时DOM元素还没有显示在页面上
inserted:function(el,binding){} //绑定指令的DOM元素插入到父节点时调用。DOM已经渲染(显示)
update:function(el,binding){} //指令所在的元素的model层的数据被修改,view有更新请求时
componentUpdated:function(el,binding){} //更新完成时,不讲
})
-
**指令名:**定义指令时,不用加 v- , 使用指令时,加 v-
-
钩子函数的参数:
钩子函数的参数 (即 el、binding、vnode 和 oldVnode)。
https://cn.vuejs.org/v2/guide/custom-directive.html#%E9%92%A9%E5%AD%90%E5%87%BD%E6%95%B0%E5%8F%82%E6%95%B0
name: 指令名(不带v-)
arg:写在指令名后面的参数,如:v-myfocus:id , arg就是id 。 v-bind:value ,arg就是value
expression: 等号后面的表达式,如:v-myfocus:id=“msg+‘1’” ,expression就是msg+‘1’。
value:绑定数据的值,如:v-myfocus:id=“msg+‘1’” , value就是msg的值和1拼接的结果
示例:
获得焦点
//定义指令:
Vue.directive('myfocus', {
inserted: function (el) { // 当被绑定的元素插入到 DOM 中时……
// 聚焦元素
el.focus()
}
})
使用指令
<div>
<input type="text" v-myfocus />
</div>
模拟v-bind指令的功能:
Vue.directive("mybind",{
bind:function(el,binding){
el[binding.arg] = binding.value;
},
update:function(el,binding){
el[binding.arg] = binding.value;
}
});
全局定义格式(简写)
Vue.directive('指令名', function(el,binding){ //等价于:bind + update
})
模拟v-bind指令的功能:
Vue.directive("mybind",function(el,binding){
el[binding.arg] = binding.value;
});
钩子函数的详解:
bind:只调用一次,指令第一次绑定到元素时调用。在这里可以进行一次性的初始化设置。
inserted:被绑定元素插入父节点时调用 (仅保证父节点存在,但不一定已被插入文档中)。
update:所在组件的 VNode 更新时调用,但是可能发生在其子 VNode 更新之前。指令的值可能发生了改变,也可能没有。但是你可以通过比较更新前后的值来忽略不必要的模板更新 (学到此处时,怎么理解:当指令对应的数据发生变化,就会调用update)
componentUpdated:指令所在组件的 VNode 及其子 VNode 全部更新后调用。
unbind:只调用一次,指令与元素解绑时调用。
局部定义
new Vue({
directives:{
指令名 : function(el,binding){},//简写方式: bind + update
指令名(el,binding){},
指令名:{
bind:fn(el,binding){} //指令第一次绑定到元素时调用 v-drag
inserted:fn(el,binding){} //绑定指令的元素插入到父节点时调用 v-focus
update:fn(el,binding){} //指令所在的元素的model层的数据,view有更新请求时
componentUpdated:fn(el,binding){} //更新完成时
}
}
})
示例:
回到顶部
//自定义指令的代码
// 注册一个全局自定义指令 `v-pagetop`
Vue.directive('pagetop', {
inserted: function (el) {
el.onclick = function(){
document.body.scrollTop = 0;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 0;
}
}
})
//使用指令
<div id="app" >
<div v-pagetop style="position:fixed;bottom:10px;right:10px;width: 100px;height: 100px;background-color:red;">
回到顶部
</div>
</div>
拖拽:
./js/mydirections.js
Vue.directive("drag", {
inserted: function (el, binding) {
el.style.position = "absolute";
let offsetX;
let offsetY;
let parentLeft = el.offsetParent.offsetLeft;
let parentTop = el.offsetParent.offsetTop;
let maxLeft = el.offsetParent.offsetWidth - el.offsetWidth;
let maxTop = el.offsetParent.offsetHeight - el.offsetHeight;
// 鼠标按下的函数
function mousedownFn(event) {
let e = event || window.event;
offsetX = e.offsetX
offsetY = e.offsetY
// onmousemove
// offsetParent: 找到最近的有定位属性的那个元素
el.offsetParent.addEventListener("mousemove", mousemoveFn);
};
// 鼠标移动的函数
function mousemoveFn(event) {
let e = event || window.event;
// 一、数据处理
let left1 = e.pageX - parentLeft - offsetX;
let top1 = e.pageY - parentTop - offsetY;
if (left1 < 0) {
left1 = 0;
}
if (left1 > maxLeft) {
left1 = maxLeft;
}
if (top1 < 0) {
top1 = 0;
}
if (top1 > maxTop) {
top1 = maxTop;
}
// 二、外观呈现
el.style.left = left1 + "px";
el.style.top = top1 + "px";
}
// onmousedown
el.addEventListener("mousedown", mousedownFn);
// onmouseup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mouseup", function () {
el.offsetParent.removeEventListener("mousemove", mousemoveFn);
});
}
}
);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
<style>
.redbox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color: red;
}
#box{
position: relative;
border: 1px solid black;
width: 500px;
height: 400px;
}
</style>
</head>
<body style="height: 1200px">
<div id="box">
<div class="redbox" v-drag>我可以被拖拽</div>
</div>
</body>
</html>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script src="./js/mydirections.js"></script>
<script>
let vm = new Vue({
el: "#box",
data: {}
});
</script>
过滤器
https://cn.vuejs.org/v2/guide/filters.html
对数据在模板中的表现过滤,符合预期,比如:数据是0和1,想要表现成对错、成功失败、数据需要过滤器来格式化,vue1.x版本有系统自带过滤器,vue2.x之后完全需要自定义,没有自带过滤器
全局定义
Vue.filter('过滤器名称',函数(要过滤的元数据,参数1,参数n){
过滤器的功能
return 过滤的结果
})
使用
{{数据名 | 过滤器名(参数1,参数2)}}
v-bind:属性="数据| 过滤器名(参数1,参数2)"
局部定义
new Vue({
……………………
filters:{
过滤器名称:函数(要过滤的元数据,参数){
过滤器的功能
return 过滤的结果
} //函数必须要有返回值
}
})
示例:
阿拉伯数字的金额转为大写的金额: 12.56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
<style>
</style>
</head>
<body>
<div id="box">
<input type="number" v-model.number="money"><br/>
<p>¥:{{money}}</p>
<p>大写:{{money | toChina}}</p>
</div>
</body>
</html>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script>
Vue.filter("toChina",function(value){
let money = value.toFixed(2);//保留两位小数
//汉字的数字
var cnNums = ['零',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基本单位
var cnIntRadice = ['', '拾', '佰', '仟'];
//对应整数部分扩展单位
var cnIntUnits = ['', '万', '亿', '兆'];
//对应小数部分单位
var cnDecUnits = ['角', '分', '毫', '厘'];
//整数金额时后面跟的字符
var cnInteger = '整';
//整型完以后的单位
var cnIntLast = '元';
//最大处理的数字
var maxNum = 999999999999999.9999;
//金额整数部分
var integerNum;
//金额小数部分
var decimalNum;
//输出的中文金额字符串
var chineseStr = '';
//分离金额后用的数组,预定义
var parts;
if (money == '') { return ''; }
money = parseFloat(money);
if (money >= maxNum) {
//超出最大处理数字
return '';
}
if (money == 0) {
chineseStr = cnNums[0] + cnIntLast + cnInteger;
return chineseStr;
}
//转换为字符串
money = money.toString();
if (money.indexOf('.') == -1) {
integerNum = money;
decimalNum = '';
} else {
parts = money.split('.');
integerNum = parts[0];
decimalNum = parts[1].substr(0, 4);
}
//获取整型部分转换
if (parseInt(integerNum, 10) > 0) {
var zeroCount = 0;
var IntLen = integerNum.length;
for (var i = 0; i < IntLen; i++) {
var n = integerNum.substr(i, 1);
var p = IntLen - i - 1;
var q = p / 4;
var m = p % 4;
if (n == '0') {
zeroCount++;
} else {
if (zeroCount > 0) {
chineseStr += cnNums[0];
}
//归零
zeroCount = 0;
chineseStr += cnNums[parseInt(n)] + cnIntRadice[m];
}
if (m == 0 && zeroCount < 4) {
chineseStr += cnIntUnits[q];
}
}
chineseStr += cnIntLast;
}
//小数部分
if (decimalNum != '') {
var decLen = decimalNum.length;
for (var i = 0; i < decLen; i++) {
var n = decimalNum.substr(i, 1);
if (n != '0') {
chineseStr += cnNums[Number(n)] + cnDecUnits[i];
}
}
}
if (chineseStr == '') {
chineseStr += cnNums[0] + cnIntLast + cnInteger;
} else if (decimalNum == '') {
chineseStr += cnInteger;
}
return chineseStr;
}
);
let vm = new Vue({
el: "#box",
data: {
money:12.56
}
});
</script>
自定义指令和过滤器的使用场景区别
1、相同点:自定义指令和过滤器都是封装
2、不同的:
1)、自定义指令使用在,dom操作上
2)、过滤器使用在:不需要做逻辑处理,只做数据转换。
混入
意义在于分发 Vue 组件(对象)中的可复用功能,混入对象就是一个json对象,json对象的属性就是 Vue对象的配置项(data,methods等等,但是没有el)
用法
1、定义格式
let mixin1 = {
data: ...
methods: ...
}
let mixin2 = {
data: ...
methods: ...
}
2、局部混入(组件内部混入 组件选项内)
mixins: [mixin1,mixin2] //当混入的键与引入键冲突时以组件内的键为主
new Vue({
el:"#app",
data:{
msg:"hello"
}
mixins: [mixin1,mixin2]
})
3、全局混入:
Vue.mixin(mixin1)//绝对不推荐的
混入普通选项与组件(vue对象)选项合并,遇冲突,以组件(Vue对象)为主,即:就近原则。
如果是生命周期钩子函数,那么都会调用(混入的钩子先调用),所以,不推荐使用全局混入。
自定义指令、过滤器、混入的使用场景区别
1、相同点:自定义指令、过滤器、混入都是封装
2、不同的:
1)、自定义指令使用在 dom操作上
2)、过滤器使用在:不需要做逻辑处理,只做数据转换。
3)、混入的功能比较强大,比较综合。因为,它里面包含了vue配置项的所有配置项。
预购阿里云服务器(ecs云服务器)
链接 -》个人云 -》突发性能型 t5(74/年)-》系统(centOs系统,认准ecs云服务器-》控制台做一下实名认证
域名购买
虚拟DOM和diff算法(原理)(面试题)
什么是虚拟DOM(virtual DOM):
所谓的虚拟 dom,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拟节点,它是通过JS的Object对象模拟DOM中的节点,然后再通过特定的render(渲染)方法将其渲染成真实的DOM的节点。
为什么使用虚拟DOM:
使用js操作DOM时(增删改查等等),那么DOM元素的变化自然会引起页面的回流(重排)或者重绘,页面的DOM回流(重排)或者重绘自然会导致页面性能下降,那么如何尽可能的去减少DOM的操作是框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https://blog.csdn.net/jiang7701037/article/details/98516468。
vue中,使用虚拟DOM 来提高性能。
真实DOM和虚拟DOM的区别:
虚拟DOM不会进行排版与重绘操作
真实DOM频繁排版与重绘的效率是相当低
虚拟DOM进行频繁修改,然后一次性比较(使用diff算法)并修改真实DOM中需要改的部分,最后并在真实DOM中进行排版与重绘,减少过多DOM节点排版与重绘损耗
虚拟DOM有效降低了重绘与排版的次数,因为,最终把虚拟dom与真实DOM比较差异,可以只渲染局部
diff算法:
虚拟DOM,是一种为了尽可能减少页面频繁操作DOM的方式,那么在虚拟DOM中,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做到呢? 就是Diff算法进行对比
diff算法的原理:
逐步解析newVdom的节点,找到它在oldVdom中的位置,如果找到了就移动对应的DOM元素,如果没找到说明是新增节点,则新建一个节点插入。遍历完成之后如果oldVdom中还 有 没处理过的节点,则说明这些节点在newVdom中被删除了,删除它们即可。
总结:
1、产生两个虚拟DOM树:newVDom,oldVDom。
2、oldVDom和真实DOM保持一致
3、数据变化时,影响的是(操作的是)newVDom
4、操作后newVDom后,通过diff算法对比newVDom和oldVDom的差异,并在oldVDom标注哪些节点要删除,哪些节点要增加,修改
5、根据oldVDom操作真实的DOM,让真实Dom和oldVDom保持一致
总结:
虚拟DOM: 用JSON对象模拟的真实dom
diff算法:用来比较两个虚拟dom的不同之处。
vue-dev-tools安装
方案1: 登录谷歌应用商城->索引vue-dev-tools->安装->重启浏览器
方案2: https://blog.csdn.net/jiang7701037/article/details/99708017
七、组件
组件封装的是完整的页面功能(包括:HTML、CSS、JS),而函数只封装JS(逻辑)
组件的概念:
组件是自定义标签,vueJS提供的组件可以让程序员自定义标签,对页面进行模块化。每个标签里包含HTML,CSS,JS。
vue的组件就是一个vue对象。(vue的两大核心:数据驱动,组件化) 。vue对象的配置项,在vue组件里也可以使用。
组件的配置项如下:
没有el属性。
template:html模板代码,只能有一个根标签
data:必须是个函数
methods:
………………………………
一个完整的标签格式是: <标签名 属性名=“属性值" 事件=”函数“>内容</标签名>
vue组件的基本使用(标签名):
1、定义组件:
第一种:
let 组件变量名= Vue.extend({
template:'<div class="header">{{msg}},我是header组件</div>'
data:function(){
return {
msg:”hi”
}
},
});
第二种(简化写法):
let 组件变量名={
template:'<div class="header">{{msg}},我是header组件</div>'
data:function(){
return {
msg:”hi”
}
},
};
2、注册组件:
全局注册:
Vue.component('标签名',组件变量名);
全局注册的组件,在任何vue对象里都可以使用
局部注册:
//在vue对象的components选项里进行注册
new Vue({
el:
components:{
标签名:组件变量名
}
});
局部注册的组件,只能在当前vue对象(组件)里使用。
3、使用组件:
组件就是自定义标签,所以,使用组件,就跟使用标签是同样的。
<标签名></标签名>
示例代码:
<body >
<div id="box">
<!--使用组件(组件就是自定义标签,所以,就是使用标签)-->
<chat></chat>
</div>
</body>
</html>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script>
// 定义组件
let chatObj = {
template:`
<div>
<div style="width:200px;height:300px;border:1px solid black" v-html="msg"></div><br/>
<input type="text" v-model="str" />
<input type="button" value="发送" @click="send" />
</div>
`,
data:function(){
return{
str:"",
msg:""
}
},
methods:{
send(){
this.msg += this.str+"<br/>"
this.str ="";
}
}
};
// 2、全局注册
Vue.component("chat",chatObj);
let vm = new Vue({
el: "#box",
data: {
},
//局部注册:
components:{
"chat":chatObj
}
});
</script>
4、组件嵌套:
把一个组件的标签写在另外一个组件的template里,就是组件嵌套。
如:
//子组件
let mycomson = {
template:"<div>我是son里的div:{{msg}}</div>",
data:function(){
return {
msg:"hi:son"
}
}
};
//父组件
let myComParent = {
template:`<div>
<p>我是p:{{msg}}</p>
<mycomson></mycomson>
</div>`,
data:function(){
return {
msg:"hi"
}
},
components:{
// 局部注册了另外一个组件
"my-com-son":myComSon
}
};
5、组件编写方式与 Vue 实例的区别:
1、组件名(标签名)不可和html官方的标签名同名,组件名如果小驼峰,那么使用时,用短横线(羊肉串的写法),或者组件名首字母大写(这个规则是在未来的单文件组件,模块化的写法里使用)。
2、组件没有el选项,只有根实例存在el,组件里使用template定义模板
3、组件模板(html代码)只能有一个根标签
4、data是个函数(面试题)
一个组件的 data 选项必须是一个函数,且要有返回object(就是vue对象的data),只有这样,每个实例(vue组件对象)就可以维护一份被返回对象的独立的拷贝,否则,组件复用时,数据相互影响。即:组件的作用域(应该)是独立的。
简单回答:如果不是函数,那么,复用的组件的data共享同一块内存空间。
组件的属性(标签的属性)
使用props(property的简写)来完成组件属性的声明。 props是外部给组件传入的数据。data是组件内部的数据。
使用 Prop 传递静态数据
1)、在组件内部增加配置项 props来声明组件里的属性。props里面可以声明多个属性,所以,是个数组。
let myComParent = {
props:["name","sex"], //声明了两个自定义属性
template:`<div>
<p>我是p:{{msg}}</p>
<p>人的信息:</p>
<p>姓名:{{name}}</p>
<p>性别:{{sex}}</p>
</div>`,
data:function(){
return {
msg:"hi"
}
}
};
2)、使用组件时,给属性传入数据:
<!-- 使用组件时,给属性传入值,传入的值,就可以在组件内部使用 -->
<my-com-parent name="张三疯他哥" sex="男"></my-com-parent>
总结提升认识:
把封装组件和封装函数进行类比:
在组件内部用props声明的属性,相当于封装函数时声明的形参。
使用组件时,相当于调用函数,传递实参。
props是外部给组件传入的数据(相当于函数中的参数)。data是组件内部的数据(相当于函数里的局部变量)
动态Prop
组件属性和官方标签的属性是同样的道理,所以,给组件的属性也可以v-bind 数据。即:绑定动态的数据
<my-com-parent v-bind:name="name" sex="男"></my-com-parent>
如果你想把一个对象的所有属性作为 prop 进行传递,可以使用不带任何参数的 v-bind (即用 v-bind 而不是 v-bind:prop-name)。例如,已知一个 todo 对象:
todo: {
text: 'Learn Vue',
isComplete: false
}
<todo-item v-bind="todo"></todo-item>
等价于:
<todo-item
v-bind:text="todo.text"
v-bind:is-complete="todo.isComplete"
></todo-item>
奇葩情况(组件的属性是引用类型)
在 JavaScript 中对象和数组是通过引用传入的(传的是地址),所以对于一个数组或对象类型的 prop 来说,在子组件中改变这个对象或数组本身将会影响到父组件的状态(data),相当于函数的形参是引用类型
Prop 验证
vueJS还提供了对属性类型的验证、属性默认值,是否必须等等。这时候,props不能使用数组,而需要使用对象。
如:
props:{
"name":{
type:String, //限制name属性的类型是字符串
required:true //限制name属性是必须传入值的。
},
"sex":[String,Number], //限制sex属性的值可以为字符串,也可以为数字
"age":{
type:Number, //限制age属性的类型是数字型
default:10 // age属性的默认值是10 。如果没有给age传值,那么age就是10。
},
"isadult":Boolean
},
单向数据流
Prop 是单向绑定的:当父组件的属性(数据)变化时,将传导给子组件,但是反过来不会。这是为了防止子组件无意间修改了父组件的状态,来避免应用的数据流变得难以理解。
另外,每次父组件更新时,子组件的所有 prop 都会更新为最新值。这意味着你不应该在子组件内部改变 prop。如果你这么做了,Vue 会在控制台给出警告。
总结:
组件就是标签,prop是标签的属性。
prop是外部传入的数据,data是组件内部的数据。
组件的事件
1、绑定事件(父组件里写):
HTML(标签)里的绑定方式:v-on
JS(Vue)里绑定方式: vue对象.$on(“事件名”,事件处理函数)
2、触发事件(子组件里写) : vue对象.$emit(“事件名”,参数);
示例:
//子组件:
Vue.component('button-counter',{
template: "<input type='button' v-on:click='incrementCounter' v-model='counter' />",
data:function(){
return {
counter:0
}
},
methods:{
incrementCounter:function(){
this.counter += 1
this.$emit('increment')
}
}
});
//父组件:
<div id="app1">
<p>{{ total }}</p>
<button-counter v-on:increment="incrementTotal"></button-counter>
</div>
var app1 = new Vue({
el: '#app1',
data:{
total:0
},
methods:{
incrementTotal:function(){
this.total += 1;
}
}
});
组件的内容(插槽)
组件的内容就是标签的innerHTML。vueJS里使用**Slot(插槽)**分发内容。
props用来处理标签的属性 ,slot用来处理标签的内容。
将父组件的内容(DOM)放到子组件指定的位置叫作内容分发。
单个插槽
//子组件
let person = {
template:`<div>
<hr/>
<p>我是上p</p>
<slot></slot>
<p>我时下p</p>
<hr/>
</div>`
};
//父组件:
<div id="app">
<person>
<div>我是div</div>
</person>
</div>
new Vue({
el:"#app",
components:{
person
}
});
具名插槽(多个插槽需要使用名字)
如果父级给子级传来了好多DOM(HTML元素),而且需要把不同的DOM放在子组件不同位置时,就需要给slot起名字,这就是具名插槽。slot元素可以用一个特殊的属性name 来配置如何分发内容。
格式:
<slot name="插槽名"></slot>
示例:
//子组件
let person = {
template:`<div>
<hr/>
<p>我是上p</p>
<slot name="s1"></slot>
<p>我是中p</p>
<slot name="s2"></slot>
<p>我是下p</p>
<hr/>
</div>`
};
//父组件
<div id="app">
<person>
<div slot="s1">我是div1</div>
<div slot="s2">我是div2</div>
</person>
</div>
new Vue({
el:"#app",
components:{
person
}
});
编译作用域
父组件模板的内容在父组件作用域内(父组件对应的对象的作用域)编译;子组件模板的内容在子组件作用域内编译。
示例:
//子组件
let person = {
template:`<div>
<hr/>
<p>我是上p:{{t}}</p>
<p>我是下p</p>
<hr/>
</div>`,
data(){
return{
t:"我是子组件的数据"
}
}
};
//父组件:
<div id="app">
<input :value="msg" />
<person v-show="s">
<p>{{msg}}</p>
<div>我是div1:{{msg}}</div>
</person>
</div>
new Vue({
el:"#app",
data:{
msg:"hi",
s:true
},
components:{
person
}
});
自行研究:作用域插槽
作用域插槽
组件(间)的通信(面试中经常问的)
vue组件之间的通信(传递数据)是必然的,依据vue组件之间的关系(父子,兄弟,或者无关组件)会有不同的做法:
1)、父子组件:
父—> 子: props, 子—> 父:事件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mwaYlDHq-1651577687605)(\1599837423830.png)]
2)、父给子组件:refs
3)、兄弟组件,或者无关组件:事件总线,集中管理,vueX等
refs
首先,需要知道:用标签的方式使用组件(如:),实际就是创建了组件对象。只要拿到组件对象,那么组件对象里的methods就可以使用。refs是vue中获取dom的一种方式,dom也就是标签,标签就是组件对象。即就是:拿到了dom,就相当于拿到了组件对象(这段话需要慢慢品……)
如果某个元素使用ref属性,那么,在vue对象里,就能用this.$refs 访问。可以认为是给元素增加了个id属性,在vue里就可以操作该dom了
格式:
如:
<p ref = "pId"> {{msg}}</p>
<p ref = "pId02"> {{msg}}</p>
methods:{
testf:function(){
this.$refs.pId.innerHTML = "hi";
}
}
示例:
let myCom = {
template:`
<div>
</div>
`,
data(){
return {
}
},
methods:{
focusFn(str){
console.log(str);
}
}
}
Vue.component("my-com",myCom);
new Vue({
el:"#app",
data:{
msg:"hi"
},
methods:{
fn(){
this.$refs.comId.focusFn(this.msg);//focusFn()是子组件里的函数。
}
}
});
事件总线(event-bus)
event-bus实质就是创建一个vue实例,通过一个空的vue实例作为桥梁实现vue组件间的通信。它是实现非父子组件(其实,也可以实现父子)通信的一种解决方案。
步骤:
1、单独new一个Vue空对象: let bus= new Vue();
2、在组件A里,绑定一个自定义事件(相当于定义了一个自定义事件):
bus.$on('eclick',target => {
console.log(target)
})
3、在组件B里,触发事件
bus.$emit('eclick',"b传给a的");
示例:
// 定义一个vue对象(作为事件总线的对象)
let bus = new Vue();
let myCom1 = {
template:`
<div>
<hr>
组件com1
<hr>
</div>
`,
created(){
// 注册了一个事件
bus.$on("eclick",(target)=>{
console.log(target);
});
}
}
let myCom2 = {
template:`
<div>
<input type="button" value=" 传 " @click="fn" />
</div>
`,
methods:{
fn(){
//触发事件
bus.$emit("eclick","hello");
}
}
}
Vue.component("my-com1",myCom1);
Vue.component("my-com2",myCom2);
new Vue({
el:"#app"
});
集中管理($root)
把数据存到根实例的data选项,其他组件直接修改或者使用
定义
new Vue({
data:{
a:1
}
})
使用
//子组件内部
this // 子组件本身
this.$root // vm 根实例
this.xx //组件内部数据
this.$root.a //根实例数据
动态组件
有的时候,在不同组件之间进行动态切换是非常有用的。即页面的某个位置要显示的组件是不确定的,是会变化的。
vue中使用的方式实现。
示例:
<div id="app">
<span @click="show(0)">娱乐</span>|<span @click="show(1)">八卦</span>|<span @click="show(2)">体育</span>
<div>
<component :is="currCom"></component>
</div>
</div>
let yuLe = {
template:"<div>娱乐新闻</div>"
}
let eightGua = {
template:"<div>八卦新闻</div>"
}
let sports = {
template:"<div>体育新闻</div>"
}
new Vue({
el:"#app",
data:{
currCom:"yuLe",
coms:["yuLe","eightGua","sports"]
},
methods:{
show(index){
this.currCom = this.coms[index];
}
},
components:{
yuLe,eightGua,sports
}
});
根据班级情况尝试扩展如下:
增删改查(或者留言板,或者员工信息)
八、vue对象
类和实例API
https://cn.vuejs.org/v2/api/#%E5%85%A8%E5%B1%80-API
https://cn.vuejs.org/v2/api/#%E5%AE%9E%E4%BE%8B-property
Vue类的属性和方法
Vue 是个类,所以Vue.属性名,是类属性|静态属性,Vue.方法名() 是类方法(也叫静态方法)
如:Vue.extend(),Vue. mixin(),Vue.component()……………………
Vue实例(对象)属性和方法
let vm = new Vue() 返回的是实例,所以vm. 属 性 名 是 实 例 属 性 , v m . 属性名 是实例属性,vm. 属性名是实例属性,vm.方法名()是实例方法,同时vue类内部的this指向的是实例vm。 实例 vm.$属性名对等 vue选项的 根key。
如:vm. o n ( ) v m . on() vm. on()vm.emit(),vm. d a t a , v m . data, vm. data,vm.el ……………………。
生命周期(面试题)
每个 Vue 实例在被创建时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初始化过程——例如,需要设置数据监听、编译模板、将实例挂载到 DOM 并在数据变化时更新 DOM 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运行一些叫做生命周期钩子的函数,这给了用户在不同阶段添加自己的代码的机会
https://blog.csdn.net/jiang7701037/article/details/83118665
面试题:请问您对vue的生命周期是怎么理解的?
一、vue生命周期是什么
就是vue对象从创建,到使用,到销毁的过程。
二、vue对象生命周期经历了四个阶段,同时有八个钩子函数:
1)、数据挂载 阶段 :把传入的data属性的内容(data配置项),赋给vue对象。即:把形参中data的属性赋给vue对象。
前后分别的钩子函数是:beforeCreate、created
2)、模板渲染阶段:把vue对象中data渲染到dom对象上(模板上,视图上)。
前后分别的钩子函数是:beforeMount、mounted
3)、组件(模板)更新阶段:当数据(必须是在模板上使用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会触发组件的更新,组件会重新渲染。
前后分别的钩子函数是:beforeUpdate、updated
4)、组件销毁阶段:
前后分别的钩子函数是:beforeDestroy、destroyed
如果组件在缓存的话,那么,组件切换时,会调用的钩子函数是:
activated 和 deactivated
三、(当页面初始的数据来自后端)发送请求在哪个钩子函数,created
四、在beforeDestroy钩子函数里,会做什么事情?
清除定时器。因为,定时器是属于window对象的,启动的定时器也属于window对象,只要网页不关闭,window对象就不会销毁。所以,组件销毁时,并不会销毁定时器:
<body >
<div id="box">
<span @click="show(0)">娱乐</span>|<span @click="show(1)">八卦</span>
<div>
<component :is="currCom"></component>
</div>
</div>
</body>
</html>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script>
let yuLe = {
template:"<div>娱乐新闻</div>",
data(){
return {
timer:null,
msg:"hi"
}
},
created(){
console.log("娱乐组件创建");
var ord=0;
this.timer = setInterval(function(){
console.log("定时器:"+ord++);
},1000);
},
beforeDestroy(){
window.clearInterval(this.timer);
console.log("娱乐组件销毁前");
}
}
let eightGua = {
template:"<div>八卦新闻</div>",
beforeCreate(){
console.log("八卦组件创建");
}
}
let vm = new Vue({
el: "#box",
data: {
currCom:yuLe,
coms:[yuLe,eightGua]
},
components:{
yuLe,
eightGua
},
methods:{
show(idx){
this.currCom = this.coms[idx];
}
}
});
</script>
总结:
1、vue组件(对象)从创建到(初次)显示在用户眼前:经历了 beforeCreate,created,beforeMount,mounted
2、数据(必须在模板中使用的数据)更新:调用beforeUpdate和updated函数
3、为什么叫钩子函数:和回调函数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钩子函数更多会强调(函数调用的)时机。
思考题:
1、如果一打开组件,就需要显示数据,那么请求,应该在哪个钩子函数里写?为什么?
created,
因为,一般来说,后端返回来的数据需要赋给vue对象的属性(this.属性名),在created里是最早能够拿到vue对象属性的。如果在beforeMount和mounted里就有点晚了。
2、如果组件在keep-alive里,而且有定时器(比如:轮播图),如果说deactivated时,可以停止定时器。
项目环境(脚手架)
脚手架搭建的项目环境是一个模块化,工程化,自动化的环境。
单文件组件
xx.vue,内部组成(template + script +style)
概念: 把一个组件的所有代码(HTML模板,样式,js(vue对象))写在一个文件里,扩展名是.vue。一个文件里就只有一个组件。这就是单文件组件。
基本结构:
<template>
HTML代码
</template>
<script>
vue对象 (使用模块化导出vue对象):可以使用es6的写法
</script>
<style scoped> //scoped: 表示局部作用域,表示当前style标签的样式只会应用在当前vue文件里的模板里
样式
</style>
示例:
<template>
<p>{{msg}}</p>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return {
msg:”hello”
}
}
}
</script>
<style scoped>
p{
color:red;
font-size:12px
}
</style>
脚手架(vue-cli)环境搭建
cli: command line interface
-
通过官方脚手架,(命令行的方式)搭建模块化,工程化,自动化开发环境
-
搭建脚手架3/4+
//1、安装(脚手架工具的3.x/4.x) npm install -g @vue/cli //1、创建项目:使用脚手架搭建项目(文件夹) //1)、如果想搭建版本 v3.x/4.x vue create 项目目录
如果还想搭建脚手架2的项目
//1、查看版本(这是查看脚手架的版本)
vue -V
//2、如果版本是低于3.X,那么卸载脚手架,安装最新的。
npm uninstall vue-cli -g
//3、安装(脚手架工具)
//1)、装脚手架工具的3.x/4.x
npm install -g @vue/cli
//2)、桥接2.X(兼容脚手架2.X)
npm install -g @vue/cli-init
//4、创建项目:使用脚手架搭建项目(文件夹)
//1)、如果想搭建版本 v3.x/4.x
vue create 项目目录
//2)、如果想搭建版本 2.X
vue init webpack 项目目录
注意:项目目录,不要和官方的或者第三方的模块重名,也不要使用汉字(每一级文件夹尽量不要使用汉字)
- HbuildX自动搭建模块化,工程化,自动化开发环境
工作区-》右键-》创建项目-》普通项目-》vue-cli项目
- 直接copy他人生成的项目环境也可以。
去掉eslint提示:
1、在项目的根目录下创建文件:vue.config.js。
2、在vue.config.js里增加如下代码:
module.exports = {
lintOnSave:false,
}
3、重启项目:
按 ctrl +C 把项目先结束了,重新运行 npm run serve
脚手架搭建好的项目的讲解
1)、vue-cli2.X
build文件夹(暂时不需要关注): webpack的相关配置
config文件夹(暂时不需要关注):项目环境的配置。
src文件夹:源代码的文件夹,程序员就在此目录下写代码
src/assets文件夹: 存放静态资源(css,图片,字体文件,视频,音频等等),这些静态资源会做(webpack)打包处理(编译)
src/components文件夹: 所有的组件
src/App.vue:main.js所引入的App.vue是模板(main.js里的Vue对象的模板)
src/main.js: 就是唯一的html文件所对应的唯一的Vue对象(根实例)。入口文件。
static文件夹:存放静态资源(但是该文件夹下的文件不做(webpack)打包处理)。
index.html:唯一的HTML文件。
2)、vue-cli3+
区别:
隐藏了build和config文件夹
把static文件夹变成了public文件夹:放置静态资源,把唯一的index.html也放在了public下。
main.js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设置为 false 以阻止 vue 在启动时生成生产提示。
render: h => h(App)
//↓
render: function(createElement){
// return createElement('h3','内容')
// return createElement(组件)
return createElement(App)
}
es6模块化复习
https://blog.csdn.net/jiang7701037/article/details/101215999
1)、export
输出
//定义一个文件: a.js
//export 可以在一个模块里面多次使用
//export可以对外导出任意类型的数据
//export 导出的数据要有名字(变量名,函数名)
export const a = 100
export var b = 200
export var person ={
}
输入(方式一)
//引入:需要解构
import {a,b,person} from './a.js'
import {a,person} from './a.js'
输入(方式二)
可以把模块输出的所有变量包装成一个对象
import * as obj from './a.js'
即:obj就是有三个属性的对象
{
a,
b,
person
}
2)、export default
输出
//定义一个文件: a.js
//export default 在一个模块里面只能出现一次
//export default可以对外导出任意类型的数据
//export default导出的数据是匿名的(不能写变量名),即就是,只导出值。
格式: export default 任何类型的变量的值(大部分时候是对象)
export default 100;
export default { };
输入
格式:
import 变量名 from "模块所在的路径及其文件名"; (如果是自定义模块就需要写路径,如果是官方的或第三方的模块,不需要写路径)
import a from "./a.js";
a就是export default导出的数据。
a其实就是个变量名。
这种写法其实就是,把变量名和赋的值分在了两个模块里。
css 规则
style-loader 插入到style标签,style标签多了,选择器冲突问题就出来了,解决方案如下
/* 方案1: 命名空间 不太推荐BEM命名风格*/
/*B__E--M block 区域块 element 元素 midiler 描述|状态 */
.search{
}
.search__input{}
.search__input--focus{}
.search__input--change{}
.search__button{}
// B__E--M
// b-b-b__e-e-e--m-m-m
<!--方案2 css模块化 -->
<template>
<div :class="$style.box">
...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mounted(){
this.$style //返回一个对象 {选择器:'混淆后的选择器',xx:oo}
}
}
</script>
<style module>
/* 注意: 选择器名(支持 id,类,或者id、类开头其他选择器,不支持标签名(标签名开头的)) */
.box{}
#box2{}
.box3 div{}
#box3 div{}
</style>
模块化的好处:使用实例属性$style可以访问到样式。
<!--方案3 独立样式作用域-->
<template></template>
<script></script>
<style scoped></style>
注意:在vue脚手架里,图片(静态资源)的路径问题:
1、如果img标签src使用的是静态的写法(就是纯粹html代码),那么,文件来自于 assets 下,按照正常路径写。
2、如果img标签的src使用的动态的写法(vue去给它赋值,使用v-bind),那么,文件来自于 public下,但是,src后面的值,不能带“public”
原因(原理):
1、开发目录和发布目录(二阶段用的gulp,三阶段用的webpack(vue脚手架里用的webpack))
2、在浏览器运行的是发布目录的代码
所以说,最终的路径应该以发布目录的路径为准。
二阶段能够直接看到发布目录的代码,webpack默认是在内存中放的。如果想看那就用 npm run build打包
webpack只做打包,并不执行js代码。
明确一些名词(叫法):
1、vue.js :是一个js框架。现在讲的版本是 2.×.× ,最新的版本是3.×.×
2、vue-cli:vue脚手架,脚手架是个工具,帮程序员自动搭建项目环境(创建了一些文件夹和文件,并写了最基础的代码)。 现在市面上使用的版本有 2.×.×和 4. ×.×
坑:
1、不要在单文件组件里使用
单页面应用(SPA)
单页面应用的概念
SPA:single page application,单页面应用。
就是整个项目就只有一个html页面(文件),首次加载时,把所有的html,css,js全部加载下来。通过操作dom的删除和创建(添加)来完成页面的切换
单页面应用优缺点
优点:
1,局部刷新,所以,用户体验好
2,前后端分离
3,页面效果会比较炫酷(比如切换页面内容时的转场动画)
缺点:
1,不利于seo
2,导航不可用,如果一定要导航需要自行实现前进、后退。
3,初次加载时耗时多
4,页面复杂度提高很多
SPA和MPA的区别
SPA:single page application。只有一个主页面的应用,浏览器一开始要加载所有必须的 html, js, css。所有的页面内容都包含在这个所谓的主页面中。但在写的时候,还是会分开写(页面片段),然后在交互的时候由路由程序动态载入,单页面的页面跳转,仅刷新局部资源。vue后来做了改进,有些组件按需加载
MPA:multiple page application 。就是指一个应用中有多个页面,页面跳转时是整页刷新。
插槽页面模式 | 多页面模式(MPA Multi-page Application) | 单页面模式(SPA Single-page Application) |
---|---|---|
页面组成 | 多个完整页面, 例如page1.html、page2.html等 | 由一个初始页面和多个页面模块组成, 例如:index.html |
公共文件加载 | 跳转页面前后,js/css/img等公用文件重新加载 | js/css/img等公用文件只在加载初始页面时加载,更换页面内容前后无需重新加载 |
页面跳转/内容更新 | 页面通过window.location.href = "./page2.html"跳转 | 通过使用js方法,append/remove或者show/hide等方式来进行页面内容的更换 |
数据的传递 | 可以使用路径携带数据传递的方式,例如:http://index.html?account=“123”&password=123456"",或者localstorage、cookie等存储方式 | 直接通过参数传递,或者全局变量的方式进行,因为都是在一个页面的脚本环境下 |
用户体验 | 如果页面加载的文件相对较大(多),页面切换加载会很慢 | 页面片段间切换较快,用户体验好,因为初次已经加载好相关文件。但是初次加载页面时需要调整优化,因为加载文件较多 |
场景 | 适用于高度追求高度支持搜索引擎的应用 | 高要求的体验度,追求界面流畅的应用 |
转场动画 | 不容易实现 | 容易实现 |
单页面模式:相对比较有优势,无论在用户体验还是页面切换的数据传递、页面切换动画,都可以有比较大的操作空间 多页面模式:比较适用于页面跳转较少,数据传递较少的项目中开发,否则使用cookie,localstorage进行数据传递,是一件很可怕而又不稳定的无奈选择
mock数据
mock这词本意是虚拟,模拟的意思。mock server工具,通俗来说,就是模拟服务端接口数据,一般用在前后端分离后,前端人员可以不依赖API开发,而在本地搭建一个JSON服务,自己产生测试数据。即:今天要讲的json-server就是个存储json数据的server
json-server 支持CORS和JSONP跨域请求。
json-server
使用步骤:
1、初始化项目:
npm init -y
2、安装json-server
npm i json-server -D
3、打开项目编写数据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db.json,并写上合法的json数据,如下:
{
"inc": {
"count": 3
},
"vips": [
{
"username": "李茂军",
"userpass": "123666",
"id": 2
}
{
"username": "王翠霞",
"userpass": "123888",
"id": 6
}
],
"bannerImgs": [
"/imgs/1.jpg",
"/imgs/2.jpg",
"/imgs/3.jpg",
"/imgs/4.jpg"
],
"comments": [
{
"bookId": "878911",
"id": "001",
"username": "李茂军",
"time": "2021-10-27 11:40:15",
"content": "三国演义很有内涵"
},
{
"bookId": "878911",
"id": "002",
"username": "李茂军02",
"time": "2021-10-27 11:41:15",
"content": "三国演义很有内涵,女朋友很喜欢"
}
],
"books": [
{
"id": "878911",
"name": "三国",
"author": "罗贯中",
"price": 51.2,
"img": "/imgs/1.jpg",
"type": "hot"
},
{
"id": "878912",
"name": "水浒",
"author": "施耐庵",
"price": 51.5,
"img": "/imgs/2.jpg",
"type": "hot"
},
{
"id": "878913",
"name": "红楼梦",
"author": "曹雪芹",
"price": 51.8,
"img": "/imgs/3.jpg",
"type": "hot"
},
{
"id": "878914",
"name": "西游记",
"author": "吴承恩",
"price": 51.8,
"img": "/imgs/4.jpg",
"type": "hot"
},
{
"id": "878915",
"name": "大学",
"author": "李茂军",
"price": 52.8,
"img": "/imgs/img1.jpg",
"type": "new"
},
{
"id": "878916",
"name": "中庸",
"author": "王翠霞",
"price": 52.9,
"img": "/imgs/img2.jpg",
"type": "new"
},
{
"id": "878917",
"name": "论语",
"author": "王锐",
"price": 53.8,
"img": "/imgs/img3.jpg",
"type": "new"
},
{
"id": "878918",
"name": "孟子",
"author": "李家恒",
"price": 54.8,
"img": "/imgs/img4.jpg",
"type": "new"
},
{
"id": "878919",
"name": "孟子2",
"author": "李家恒",
"price": 54.8,
"img": "/images/img4.jpg",
"type": "new"
},
{
"id": "878920",
"name": "孟子3",
"author": "李家恒",
"price": 54.8,
"img": "/images/img4.jpg",
"type": "new"
},
{
"id": "878921",
"name": "孟子4",
"author": "李家恒",
"price": 54.8,
"img": "/images/img4.jpg",
"type": "new"
},
{
"id": "878922",
"name": "孟子5",
"author": "李家恒",
"price": 54.8,
"img": "/images/img4.jpg",
"type": "new"
},
{
"id": "878923",
"name": "孟子6",
"author": "李家恒",
"price": 54.8,
"img": "/images/img4.jpg",
"type": "new"
}
],
"readers": [
{
"id": "007",
"name": "张三疯",
"age": 35
},
{
"id": "008",
"name": "张四疯",
"age": 32
}
]
}
注意:每个键后面的值,只能是对象或者数组。
4、启动配置
在package.json下增加如下代码:
"scripts": {
+ "server":"json-server db.json"
},
5、运行
在命令行运行: npm run server
JSON-SERVER的各种请求:
可以使用postman等工具测试以下请求。
-
GET 请求数据列表
获取所有的书籍
localhost:3000/bookS
-
GET 请求指定ID的数据
localhost:3000/bookS/878911
-
GET 请求指定字段值的数据
localhost:3000/users?name=李四&age=15
-
GET 数据分页
localhost:3000/bookS?_page=1&_limit=2
_page表示页码
_limit表示每页的条数
-
GET 数据排序
localhost:3000/bookS?_sort=price&_order=asc - asc 升序 desc 降序
-
GET 区间查询
搜索 age属性的值大于等于30 而 小于等于40的记录
localhost:3000/users?age_gte=30&age_lte=40
搜索 price 属性的值大于等于51.2而 小于等于51.8的记录
http://localhost:3000/bookS?price_gte=51.2&price_lte=51.8
-
GET 搜索
搜索所有属性值里包括“三”的记录,模糊查询。在所有属性中进行查询。
localhost:3000/bookS?q=三
-
GET 关联查询
http://localhost:3000/books/878911?_embed=comments
查询books中id为878911,并把comments中 bookId为878911的数据关联出来,结果是:
{ "id": "878911", "name": "三国", "author": "罗贯中", "price": 51.2, "img": "/imgs/1.jpg", "type": "hot", "comments": [ { "bookId": "878911", "id": "001", "username": "李茂军", "time": "2021-10-27 11:40:15", "content": "三国演义很有内涵" }, { "bookId": "878911", "id": "002", "username": "李茂军02", "time": "2021-10-27 11:41:15", "content": "三国演义很有内涵,女朋友很喜欢" } ] }
-
POST 添加数据
请求方式为:POST
- localhost:3000/users
- Headers:{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
- body -> raw
{ "name": "赵六", "age": 50, "companyId": 3 }
-
delete 删除数据
请求方式为:DELETE
localhost:3000/users/1
-
patch 更新数据
请求方式为:PATCH
- localhost:3000/users/3
- Headers:{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
- body -> raw
{ "age": 100 }
json-server的路由
需求场景:当使用mock数据,并且需要反向代理时:
1、在json-server的文件夹下新建route.json文件,写上如下代码:
{
“/api/*”: “/$1” // /api/posts => /posts
}
上面route.json的意思就是,当请求/api/posts时,重定向到/posts。
2、命令行中输入如下命令( 路由文件通过–routes 参数来指定):
json-server --routes route.json db.json
mock.js(自行研究)
数据交互
向服务器发送ajax请求,抓取数据
解决方案
- 自行通过XMLHttpRequest对象封装一个ajax(已经讲过)
- 使用第三方自带的ajax库,如:jquery(已经讲过)
- ES6新增的 fetch
- 使用第三方ajax封装成promise习惯的库,如:vue-resource、axios
fetch
ES6新增的前后端交互方案。
格式:Promise fetch(String url,配置);
Promise fetch(url,{
method:
headers:
body:
})
功能:发送请求
返回值:一个 Promise,resolve 时回传 Response 对象
参数:
URL: 请求地址。
配置:(包括请求方式,请求参数等等)
method: 请求使用的方法,如 GET、POST。默认是GET
headers: 请求的头信息,形式为 Headers 对象或 ByteString。
body: 请求的 body 信息:可能是一个 Blob、BufferSource、FormData、URLSearchParams 或者 USVString 对象。注意 GET 或 HEAD 方法的请求不能包含 body 信息。
GET方式:
fetch(url?id=001,{method:'GET',})
.then(response => response.json())
.then(data => console.log(data))
.catch(e => console.log("Oops, error", e))
POST方式:
fetch(url,{
method:"POST",
headers: new Headers({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指定提交方式为表单提交
}),
body: "id=001&name=张三疯" // post请求的参数
})
.then(response => response.json())
.then(data => console.log(data))
.catch(e => console.log("Oops, error", e))
async和await的写法:
try {
let response = await fetch(url);
let data = response.json();
console.log(data);
} catch(e) {
console.log("Oops, error", e);
}
特点:
-
语法简洁,更加语义化
-
基于标准 Promise 实现,支持 async/await
-
同构方便,使用 isomorphic-fetch
-
Fetch 请求默认是不带 cookie 的,需要设置 fetch(url, {credentials: ‘include’})
-
服务器返回 400,500 错误码时并不会 reject,只有网络错误这些导致请求不能完成时,fetch 才会被 reject。
axios
概念:
一个基于 promise 的 第三方 库,可以用在浏览器(前端)和 node.js(后端) 中
格式:
Promise axios(配置)
Promise axios({
url : “地址“
method: “ 提交方式”
params:{} 地址栏携带的数据(get方式)
data:{} 非地址栏携带数据(如:post,put等等),
baseURL:如果url不是绝对地址,那么将会加在其前面。当axios使用相对地址时这个设置非常方便
}).then(res=>{
console.log(res.data);
})
axios的完整格式,和axios的别名(get和post)
//axios的完整的格式
axios({配置}).then(成功回调(res)).catch(失败回调(res))
//axios的别名:
axios.get(url,{配置}).then(成功回调(res)).catch(失败回调(res))
axios.post(url,data,{配置}).then(成功回调(res)).catch(失败回调(res))
res: 响应体 数据是在res.data里
示例:
get请求:
axios({
url:'getGoodsListNew.php',
// method:'get', 默认是get请求
params:{
count:3
}
})
.then(res=>this.goodslist=res.data);
post请求示例:
1)、data是字符串
当data是字符串时,请求头里的content-type是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network中看到的数据类型是:formData
data 是字符串类型
axios(
{
method:'post',
url:'regSave.php',
data:'username=jzmdd&userpass=123'
})
.then(res=>{ …………………… });
2)、data是URLSearchParams对象
当data是URLSearchParams对象时(跟data是字符串是一样的),请求头里的content-type是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network中看到的数据类型是:formData
var params = new URLSearchParams();
params.append('username', 张三疯);
params.append('userpass', '123');
axios(
{
method:'post',
url:'regSave.php',
data:params
})
.then(res=>{ …………………… });
3)、data是json对象
当data是json对象时,请求头里的content-type是 application/json,network中看到的数据类型是:request payload
axios({
url:"/vips",
method:"post",
data:{
name:this.name,
pass:this.pass,
sex:this.sex
},
baseURL:"http://localhost:3000"
})
.then(res=>console.log(res.data))
在google浏览器的network里能够看到传输的数据格式
注意:
使用post方式,在和后端联调时,如果后端接不到数据,需要看network中的
Content-type和数据的格式;
1)、如果data是字符串或者是URLSearchParams
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数据格式:form data
2)、如果data是json对象(现在:大部分情况会用这个)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数据格式:request payload
读取php接口get 示例:
axios({
url: 'http://localhost:80/php7/get.php',
params: {//地址栏数据
a: 11,
b: 22
}
}).then(
res => this.list = res.data
)
读取php接口post示例:
let params = new URLSearchParams(); //创建一个url传输的实例
params.append("a", "1"); //添加一个key/value
params.append("b", "22"); //添加一个key/value
// params.delete("a") 删除
// params.set("a","11");//修改
// params.has("a") 返回 true/false
axios({
url: 'http://localhost:80/php7/post.php',
method: 'POST',
// data: {//非地址栏数据 ***
// a: 11,
// b: 22
// },
// data: "a=11&b=22",
data: params,//URLSearchParams类型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php 默认要求传递请求头
}).then(
res => this.list = res.data
)
处理并发
axios.all(iterable)//all函数执行所有的请求
axios.spread(callback)//处理响应回来的回调函数
function getbooks(){
return axios.get('api/books');
}
function getreaders(){
return axios.get('api/readers');
}
axios.all([axios.get('api/books'),axios.get('api/readers')]).then(
axios.spread(function (books, readers) {
//所有请求完毕后,调用该函数,books是第一个请求的结果,readers是第二个请求的结果
console.log(books.data);
console.log(readers.data);
})
);
对比一下,发送一个请求和发送多个请求:
//1)、发送一个请求
axios.get('api/books').then(books=>books.data);
//2)、发送两个请求
axios.all([axios.get('api/books'),axios.get('api/readers')]).then(
axios.spread(function(books,readers){
books.data
readers.data
});
);
全局配置
所有axios请求的基础地址:
axios.defaults.baseURL = 'https://api.example.com';
所有post请求的默认content-type的值
axios.defaults.headers.post['Content-Type']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拦截器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ZMAYzRv4-1651577687606)(C:\Users\31759\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594522141849.png)]
请求拦截器
请求拦截器是在请求到达后端之前,可以进行“拦截”(所有请求的全局处理),可以对配置进行修改,如:url,检查并在请求头携带token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function(config){ //config是请求时的配置信息。
//一、可以修改baseURL
// config.baseURL = "http://localhost:3000";
//二、可以增加token的携带
// token:是验证身份的。
// token的逻辑:
//1、token什么时候存储的?当登录成功时,后端会产生一个token,发给前端,前端拿到token,
// 保存在cookie或者localStorage。
//2、在请求拦截器里,就需要携带token给服务器端。
// 1)、(假定存储在localStorage中)从localStorage中获取token
let token = localStorage.getItem("token");
if(token){
config.headers.authorization = token;
}
//三、显示loading窗口
// Loading = true;
return config;
},function(){
出错
});
响应拦截器
给返回的数据增加公共信息,或者,根据后端返回的状态码,来决定让用户进行再次登录,也可以改变loading的状态为false
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use(
function (response) {//response参数是响应对象
response.data.unshift({“goodsid”:“商品编号”,“goodsname”:“商品名称”,“goodsprice”:“商品价格”});//给响应的数据增加一个对象
//隐藏loading窗口
return response;
}, function (error) {
console.log('响应出错')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特点:
从浏览器中创建 XMLHttpRequest/从 node.js 创建 http 请求
支持 Promise API
拦截请求和响应
转换请求数据和响应数据
取消请求 abort
自动转换 JSON 数据
客户端支持防御 CSRF
面试题:
Ajax、jQuery ajax、axios和fetch的区别
1、Ajax:
ajax:最早出现的前后端交互技术,是原生js,核心使用XMLHttpRequest对象,多个请求之间如果有先后关系的话,就会出现回调地狱。
2、Jquery Ajax:
jquery Ajax是原生ajax的封装
3、Fetch:
fetch是ES6新增的,Fetch是基于promise设计的。fetch不是ajax的进一步封装,而是原生js。Fetch函数就是原生js,没有使用XMLHttpRequest对象。
4、axios:
axios是原生ajax的封装,基于promise对象的。Axios也可以在请求和响应阶段进行拦截。它不但可以在客户端使用,也可以在nodejs端使用。
swiper
$nextTick();
什么时候使用$nextTick()
答:当需要操作 ”数据更新影响的(新的)dom时“,就使用$nextTick()。
换种说法:当需要操作dom,而且这个dom是由于数据更新(修改)后引起重新渲染的dom。
https://cn.vuejs.org/v2/guide/reactivity.html 异步更新队列
https://blog.csdn.net/jiang7701037/article/details/95887439 事件循环
特别注意:
n e x t T i c k 跟 是 否 发 送 请 求 没 有 关 系 。 只 要 你 需 要 操 作 d o m 是 由 于 数 据 更 新 的 。 那 就 需 要 使 用 nextTick跟是否发送请求没有关系。只要你需要操作dom是由于数据更新的。那就需要使用 nextTick跟是否发送请求没有关系。只要你需要操作dom是由于数据更新的。那就需要使用nextTick();
<template>
<div>
<p>{{msg}}</p>
<input type="button" value="测试" @click="f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Banner",
data: function () {
return {
msg:"hi"
};
},
methods:{
fn(){
this.msg = "hello";
this.$nextTick(()=>{
console.log(p标签的innerHTML);
});
}
}
};
</script>
路由
一、路由的作用
vue的路由使用在SPA应用中的组件跳转,相当于多页面的 a标签。官网
二、路由的基本使用
1、引入js文件的方式
1)、引入vue-router.js文件
<script src="js/vue.js"></script>
<script src="https://unpkg.com/vue-router/dist/vue-router.js"></script>
2)、定义若干个组件(为了跳转用)
let goodlist = {
template:"<div>商品列表</div>"
}
let goodsdetail = {
template:"<div>商品详情</div>"
}
3)、定义路由对象
3.1)路由配置(json数组)
let routes = [
{path:'/goodslist',component:goodlist},
{path:'/goodsdetail',component:goodsdetail}
];
3.2)、实例化一个vueRouter对象
le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routes
});
4)、挂载vueRouter对象
实例化vue对象,(把vueRouter对象,挂载(注册)到vue对象里)
let vm = new Vue({
el:"#app",
router
});
5)、跳转代码(声明式)
<h1>路由跳转</h1>
<hr/>
<router-link to='/goodslist'>商品列表</router-link>
<router-link to='/goodsdetail'>商品详情</router-link>
<hr/>
<router-view></router-view>
解释:
: 超链, 相当于标签a 。
: 组件显示的位置。
2、模块化的方式(脚手架里)
脚手架安装时,会默认安装vue-router。
1)、安装
npm i vue-router -S (--save的缩写)
2)、定义组件(单文件组件)
如:HelloWorld.vue 、 Home.vue
3)、创建vueRouter对象,并做路由配置和引入
3.1)、创建vueRouter对象(定义路由对象,配置路由)
// src/router/index.js
import Vue from 'vue'
//1. 引入路由包
import Router from 'vue-router'
//2. 安装插件包到Vue上,
Vue.use(Router)
//3. 路由配置
let routes = [
{
path: '/',
component: HelloWorld
},
{
path: '/home',
component: Home
}, //route 一条路由的配置
]
//4.路由实例
let router = new Router({ //插件路由对象
// routes:routes
routes,
});
//5.导出路由实例,让它去控制vue根
export default router
3.2)、在main.js中引入vueRouter对象,并植入到根属性
// src/main.js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index';
new Vue({
el: '#app',
router, //植入根属性,在组件里就可以使用 this.$router
………………
})
4)、跳转
4.1)、声明式跳转
//1、路径使用字符串
<router-link to="/home">声明式跳转</router-link>
<router-link to="/home" tag='li' active-class='类名' >声明式跳转</router-link>
//2、路径使用对象
<router-link :to="{path:'/home'}">声明式跳转</router-link>
router-link 组件属性:
to:跳转的路径
tag=‘li’ 指定编译后的标签,默认是 a 标签。
active-class=‘类名’ 指定激活后的样式 模糊匹配
exact-active-class=‘类名’ 指定激活后的样式 严格匹配
4.2)编程式跳转(编程式导航)
**1)、this.$router.push(字符串/对象):**添加一个路由 (记录到历史记录)
// 字符串
$router.push('/home')
// 对象
$router.push({ path: '/home' })
** r o u t e r : ∗ ∗ 表 示 v u e R o u t e r 对 象 , 由 于 我 们 在 v u e 对 象 里 把 v u e R o u t e r 对 象 植 入 到 根 属 性 里 , 所 以 , 在 组 件 内 部 是 可 以 使 用 router:**表示vueRouter对象,由于我们在vue对象里把vueRouter对象植入到根属性里,所以,在组件内部是可以使用 router:∗∗表示vueRouter对象,由于我们在vue对象里把vueRouter对象植入到根属性里,所以,在组件内部是可以使用router拿到该对象的。
2)、this.$router.replace({name:‘…’}) //替换一个路由 (不记录到历史记录)
3)、this.$router.go(-1|1)|back()|forward() //回退/前进
5)、展示
<router-view>展示区</router-view>
三、动态路由匹配
1、路由传参
路由配置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动态路径参数 以冒号开头,相当于在path里声明了一个变量 id
{
path: '/user/:id',
component: User
}
]
})
跳转
//匹配上 '/user/:id' 路径,01001的值会赋给id
<router-link to="/user/01001">用户01001的信息</router-link>
<router-link to="/user/01002">用户01002的信息</router-link>
组件中获取id的值
模板里的写法:
$route.params.id
脚本里的写法:
this.$route.params.id
r o u t e r 和 router和 router和route
** r o u t e r : ∗ ∗ 表 示 v u e R o u t e r 对 象 , 由 于 我 们 在 v u e 对 象 里 把 v u e R o u t e r 对 象 植 入 到 根 属 性 里 , 所 以 , 在 组 件 内 部 是 可 以 使 用 router:**表示vueRouter对象,由于我们在vue对象里把vueRouter对象植入到根属性里,所以,在组件内部是可以使用 router:∗∗表示vueRouter对象,由于我们在vue对象里把vueRouter对象植入到根属性里,所以,在组件内部是可以使用router拿到该对象的。
**$route:**表示匹配到的当前路由对象,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路由配置中的某个json对象。当然,这个对象里的信息比路由配置的更多。
2、捕获所有路由或 404 Not found 路由
1)、通配符 *
{
path:'*' 会匹配所有路径,即:所有的路径都会跳到当前对应组件
component:
}
{
path:'/user-*' 会匹配以 `/user-` 开头的任意路径
component:
}
注意:路由匹配的顺序是按照路由配置的顺序进行的,所以,你肯定不能把 * 的路径放在最前面,否则,后面的路由配置都不起作用了。
当使用一个通配符时,$route.params
内会自动添加一个名为 pathMatch
参数。它包含了 URL 通过通配符被匹配的部分。
如:
路由配置:
{
// 会匹配以 `/user-` 开头的任意路径
path: '/user-*'
}
路由跳转:
this.$router.push('/user-admin')
组件里:
this.$route.params.pathMatch // 'admin'
404
{
path: '*',
component: NoPage组件
}
四、命名路由
给路由起个名字,就可以使用名字来指定路由
1、路由配置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user/:userId',
name: 'user',
component: User
}
]
})
2、跳转
<router-link :to="{ name: 'user', params: { userId: 123 }}">User</router-link>
五、重定向
redirect:
{
path: '/', //默认页
redirect: '/home' //配置型跳转
},
路由传参:
一、params
1、传:
1)、动态路由匹配(路由配置里写)
{
name:"user",
path: '/user/:id',
component: User
} //id:相当于声明了变量
2)、跳转时传参
1)、跳转时,使用字符串
//声明式
<router-link to="/user/01001">用户01001的信息</router-link>
//编程式
this.$router.push("/user/01001");
2)、跳转时,使用对象
//声明式: 命名的路由,同时传参
<router-link :to="{ name: 'user', params: { id: '01001' }}">User</router-link>
//编程式:
this.$router.push({ name: 'user', params: { id: '01001' }})
2、接:
//模板里的写法:
$route.params.参数名
//脚本里的写法:
this.$route.params.参数名
二、query
1、传:
1)、路由配置不用改(不用动态路由匹配)
{ path: '/user', component: User }
2)、跳转时,使用 path
//1)、跳转时,使用字符串
//声明式:
<router-link to="/Reg?userid=007&username=mjl">User</router-link>
//编程式:
this.$router.push("/Reg?userid=007&username=mjl");
//跳转时,使用对象:
//声明式:
<router-link :to="{ path: '/user', query: { id: '01001' }}">User</router-link>
//编程式:
$router.push({ path: '/user', query: { id: '01001' }})
注意:如果提供了 path,那么params 会被忽略
// 带查询参数,变成 /user?id=01001
params和query的对象写法的区别:
name 对应params
path对应query
2、接
//模板里的写法:
$route.query.参数名
//脚本里的写法:
this.$route.query.参数名
使用场景的区别:
query:传递多个参数时,query方式对应的地址栏上好阅读。
params:传递一个参数时,比较方便
六、路由传参和props
一个组件在项目中,有两种使用方式,或者说,组件要在浏览器中显示,有两种方式:
1、标签的方式,外部给组件传数据,用props
2、使用路由跳转的方式,外部给组件传数据,用params或者query。
如果, 一个组件需要从外部传入数据, 并且在项目中,这两种方式的使用都会出现,那么,在组件内部就需要适应这两种情况。
如何使用 props
属性将 组件和路由解耦:
props
被设置为 true
,route.params
将会被设置为组件属性。
路由配置:
{
path: '/user/:id',
component: User,
props: true
},
组件:
const User = {
props: ['id'],
template: '<div>User {{ id }}</div>'
}
七、嵌套路由
子路由嵌套
1、路由配置
// src/router/index.js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user/:id',
component: User,
children: [
{
// 当 /user/:id/profile 匹配成功,
// UserProfile 会被渲染在 User 的 <router-view> 中
path: 'profile',
component: UserProfile //子组件UserProfile显示在父组件User里的<router-view>
},
{
// 当 /user/:id/posts 匹配成功
// UserPosts 会被渲染在 User 的 <router-view> 中
path: 'posts',
component: UserPosts//子组件UserPosts显示在父组件User里的<router-view>
}
]
}
]
})
后台管理系统里,经常要使用子路由嵌套
2、组件的展示:
子组件会展示在父组件里的 的位置。
八、路由模式
路由模式分为两种:hash和history。
区别(面试题):
1)、外观上
hash模式时,路径上有#。
history模式时,路径上没有#。
2)、跟后端有关的区别
hash模式不会给后端发请求
history模式会给后端发请求,需要后端配合。要在服务端增加一个覆盖所有情况的候选资源:如果 URL 匹配不到任何静态资源,则应该返回同一个 index.html
页面,这个页面就是你 app 依赖的页面。否则,就会返回404。如果后端有同名的url,那么就会找后端的url。
// src/router/index.js
let router = new VueRouter({ //插件路由对象
routes,
// mode:'hash'//哈希模式 location.href
mode:'history'//历史记录 history.pushState
});
九、扩展
路由守卫
全局守卫
// src/router/index.js
//前置钩子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 to: 目标路由
// from: 当前路由
// next() 跳转 一定要调用
next(false);//不让走
next(true);//继续前行
next('/login')//走哪
next({path:'/detail/2',params:{},query:{}})//带点货
// 守卫业务
if(to.path=='/login' || to.path=='/reg' ){
next(true)
}else{
//是否登录的判断
if(没有登录过){
next('/login');
}else{
next(true);
}
}
})
//后置
router.afterEach((to,from)=>{
//全局后置守卫业务
})
//过程:
1、请求一个路径:如:/Index
2、经历前置守卫(路由配置前)
决定了能去哪个路径
3、根据去的路径,找对应component(路由配置)
4、经过后置守卫(路由配置后)
5、创建组件
路由独享守卫(只有前置)
// src/router/index.js
{
path: '/user',
component: User,
//路由独享守卫
beforeEnter: (to,from,next)=>{ //路由独享守卫 前置
console.log('路由独享守卫');
if(Math.random()<.5){
next()
}else{
next('/login')
}
}
}
独享,没有后置
组件内部守卫
//在组件内部写:
//组件内部钩子
beforeRouteEnter (to, from, next) {//前置
// 不!能!获取组件实例 `this`
// 因为当守卫执行前,组件实例还没被创建
// 虽然,这个函数的代码,在组件的内部写着,但是,它编译后,并不隶属于当前组件。
},
beforeRouteUpdate (to, from, next) {
// 在当前路径改变,但是该组件被复用时调用
//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带有动态参数的路径 /foo/:id,在 /foo/1 和 /foo/2 之间跳转的时候,
// 由于会渲染同样的 Foo 组件,因此组件实例会被复用。而这个钩子就会在这个情况下被调用。
// 可以访问组件实例 `this`
},
beforeRouteLeave (to, from, next) {//后置
// 导航离开该组件的对应路由时调用
// 可以访问组件实例 `this`
}
注意:
路由独享守卫,守的是path
组件内部守卫,守的是component
路由元信息
定义路由的时候配置 meta
字段
//src/plugins/router.js
{
path: '/home',
component: Home,
meta: {
requiresAuth: true
}
}
访问 meta
字段
this.$route.meta
to.meta
路由懒加载
当打包构建应用时,JavaScript 包会变得非常大,影响页面(特别是首次)加载。如果我们能把不同路由对应的组件分割成不同的代码块,然后当路由被访问的时候才加载对应组件,这样就更加高效了。
https://blog.csdn.net/jiang7701037/article/details/106794996
转场效果:transition
https://cn.vuejs.org/v2/guide/transitions.html
第三方动画库( V3.5.2——CSS3动画库 )的地址:
官网: https://www.jq22.com/yanshi819
CDN: https://cdn.jsdelivr.net/npm/animate.css@3.5.1
状态(数据)管理(VueX)
大型项目中使用,不是必须的,但是,咱们在学习阶段,在项目中一定要用。
抛出一个问题
vue单页面应用中,每个组件内部的数据在data中存放,供vue组件内部使用,但是,vue组件之间的数据共享怎么办?即A组件要使用B组件里的数据怎么办?
传统的处理方案:父子组件传值、平行组件在跳转时,利用url,路由里的传值等等。
传统处理方案的问题:
1、兄弟组件传值:
缺点:
1、数据传递复杂,容易出错
2、浪费内存
2)、平行组件,无关组件
缺点:
1、数据传递复杂,容易出错
2、浪费内存
解决方案(vueX)
vueX的作用
1、vuex能够保存全局数据,供整个应用使用
2、vuex保存的数据是响应式的
3、vuex保存的数据可以跟踪状态的变化
vueX的核心概念(创建vueX.store对象里的配置项):
state : 数据仓库 ,存储所有的 共享数据 ,相当于vue组件里的data
Getter : 在state的基础上 派生的数据, 相当于vue组件里 computed
Mutation:修改state的数据时,用mutation,这与跟踪状态 有关系,只能有同步代码
Action:解决mutation里只能有同步代码的问题,action里可以有异步代码
modules:模块化
vueX的数据流转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YQsi75D5-1651577687608)(img\image-20211102111905111.png)]
vueX的基本使用步骤
1)、安装
npm安装vueX: npm install vuex –save
2)、创建 vueX.store 对象
./src/store/index.js
import Vue from 'vue'
//引入vueX
import Vuex from 'vuex'
//把vueX安装到Vue里
Vue.use(Vuex)
export default new Vuex.Store({
state:{
id: '01'
},
getters:{},
mutations:{},
actions:{}
})
3)、把vueX.store对象植入到vue的根属性
./src/main.js
import store from './store'
new Vue({
el: '#app',
store,//把store对象植入到vue的根属性,在vue组件里就可以使用 this.$store拿到vueX.store对象
router
……………………
})
4)、组件里获取数据:
//模板里:
$store.state.id
//脚本里
this.$store.state.id
5)、组件里保存数据
this.$store.state.id = '02' //这个方式虽然可以,但是不推荐,因为,它不能跟踪状态。推荐,强烈推荐(必须)使用mutation来修改数据。
vueX的核心概念详解:
state:
数据仓库 ,存储所有的 共享数据 ,相当于vue组件里的data,是一个单一状态树
使用:
在组件中使用:this.$store.state.属性名。
export default new VueX.Store({
state:{
age:12,
isAdult:"未成年",
isAllowMarry:false
}
…………………………
});
组件里获取:
{{$store.state.age}}
{{$store.state.isAdult}}
{{$store.state.isAllowMarry?"可以结婚了":"不要着急,再等等"}}
Getter : 在state的基础上 派生的数据, 相当于vue组件里 computed
export default new VueX.Store({
state:{
age:12,
isAdult:"未成年",
isAllowMarry:false
},
getters:{
// state:就是仓库的state,不用程序员处理,vuex已经处理好了
ageChina:function(state){
let shi = parseInt(state.age/10); //1
let ge = state.age%10;//2
let str = "";
switch(shi){
case 1:str='一';break;
case 2:str='二';break;
}
str+='十'
switch(ge){
case 1:str+='一';break;
case 2:str+='二';break;
case 3:str+='三';break;
case 4:str+='四';break;
case 5:str+='五';break;
case 6:str+='六';break;
case 7:str+='七';break;
case 8:str+='八';break;
case 9:str+='九';break;
}
return str+'岁';
}
},
…………………………
});
组件里获取
{{$store.getters.ageChina}}
Mutation:
修改state的数据时,用mutation,这与跟踪状态 有关系。换句话说,在vuex中,对mutation的定义(定位)是:修改状态的,即:在mutation提交的前后,状态应该是不一样的。当然了,也会在vue的dev-tools工具中看到跟踪状态的效果。
在vuex中,强烈建议(必须)使用mutation改变state中的值。可以在vuex对象中使用严格模式来检测: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rict: true })
export default new VueX.Store({
state:{
age:12,
isAdult:"未成年",
isAllowMarry:false
},
getters:{
ageChina:function(state){
let shi = parseInt(state.age/10); //1
let ge = state.age%10;//2
let str = "";
switch(shi){
case 1:str='一';break;
case 2:str='二';break;
}
str+='十'
switch(ge){
case 1:str+='一';break;
case 2:str+='二';break;
case 3:str+='三';break;
case 4:str+='四';break;
case 5:str+='五';break;
case 6:str+='六';break;
case 7:str+='七';break;
case 8:str+='八';break;
case 9:str+='九';break;
}
return str+'岁';
}
},
// mutations:是跟踪状态。这里面只能有同步代码,这是必须的。
mutations:{
// incAge(state,num){
// state.age+=num;
//state:就是store对象里的state,不用程序员传入
//payload:就是形参,叫作载荷
incAge(state,payload){
state.age+=payload.num;
if(state.age>=18){
state.isAdult = "已成年";
}else{
state.isAdult = "未成年";
}
if(state.age>=22){
state.isAllowMarry = true;
}else{
state.isAllowMarry = false;
}
}
},
…………………………………………
});
提交mutation
//组件里提交
this.$store.commit('incAge',num);
//action提交
incAge(context,num){
context.commit('incAge',num);
}
Action:
解决mutation里只能有同步代码的问题,action里可以有异步代码
Action 类似于 mutation,不同在于:
Action 提交的是 mutation,而不是直接变更状态。
Action 可以包含任意异步操作。
export default new VueX.Store({
state:{
age:12,
isAdult:"未成年",
isAllowMarry:false
},
getters:{
ageChina:state=>{
let shi = parseInt(state.age/10); //1
let ge = state.age%10;//2
let str = "";
switch(shi){
case 1:str='一';break;
case 2:str='二';break;
}
str+='十'
switch(ge){
case 1:str+='一';break;
case 2:str+='二';break;
case 3:str+='三';break;
case 4:str+='四';break;
case 5:str+='五';break;
}
return str+'岁';
}
},
// mutations:是跟踪状态。这里面只能有同步代码,这是必须的。
mutations:{
// incAge(state,num){
// state.age+=num;
incAge(state,payload){
state.age+=payload.num;
if(state.age>=18){
state.isAdult = "已成年";
}else{
state.isAdult = "未成年";
}
if(state.age>=22){
state.isAllowMarry = true;
}else{
state.isAllowMarry = false;
}
}
},
// 如果出现异步操作,就需要使用action,action不是必须的。
actions:{
// incAge(context,num){
// context.commit('incAge',num);
// }
// incAge(context,payload){
// context.commit('incAge',payload);
// }
//context:是store对象
incAge(context,payload){
// context.commit('incAge',payload);
context.commit(payload);
}
}
});
Action和mutation的区别
在代码的角度上,action是来提交mutation的
在用途(意义)上:区分 actions 和 mutations 并不是为了解决竞态问题,而是为了能用 devtools 追踪状态变化。 vuex 真正限制你的只有 mutation 必须是同步的这一点。
当然actions可以包含任何异步操作,如果程序员自己想处理异步操作,也可以不使用actions。
补充:
vuex推荐:在派发action和 提交mutation时,参数使用对象的方式
//一、组件里派发action的代码
this.$store.dispatch({
type:"incAge", //incAge 是action的名字
username:"haha",
userpass:"123"
});
//二、vuex里的代码:
//1、action的定义
actions:{
incAge(context,payload){
console.log("payload",payload);
axios({
url:"/inc",
params:payload
})
.then(res=>{
context.commit({
type:"incAge1", //mutation的名字
count:res.data.count
});
});
}
}
//2、mutation的定义:
mutations:{
incAge1(state,payload){
state.age+= payload.count;
if(state.age>=18){
state.isAdult = "已成年"
}else{
state.isAdult = "未成年"
}
}
},
示例:loading
1、vuex中:
在vuex中定义一个全局的属性:isLoading,来控制loading图片的显示和隐藏
state:{
isLoading:false,
}
mutations:{
changeLoading(state,payload){
state.isLoading = payload.isLoading
},
}
2、在App.vue
<van-loading class="loading" type="spinner" color="#1989fa"
v-show="isLoading" />
<script>
import {mapState} from "vuex";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computed:{
...mapState(["isLoading"]),
}
}
</script>
<style scoped>
.van-loading__spinner{
position: fixed;
left:0;
top:0;
right: 0;
bottom: 0;
margin:auto;
}
</style>
3、在请求拦截器和响应拦截器里
import store from "../store";
// 请求拦截器:请求的全局工作,发生在到达后端之前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function(config){
// 处理loading (把loading显示)
store.commit({
type:"changeLoading",
isLoading:true
});
return config;
});
// 响应拦截器:响应全局工作,发生,后端响应完毕。在axios请求进入到then的回调函数之前
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use(function(res){
// 处理loading(把loading隐藏)
store.commit({
type:"changeLoading",
isLoading:false
});
return res;
});
Modules
当项目比较大时,所有的全局数据存放在state里,会非常混乱,怎么办?使用module,把数据分门别类的进行处理,即:模块化。
每个模块是一个独立的store。然后由总体的store引入所有的分模块store。
如下:
两个模块分别管理不同类型的数据:
./src/store/moduleA.js
export default {
state: {count:1},
mutations: { ... },
actions: {
incCount(context){
console.log("moduleA的action");
setTimeout(()=>{
context.commit("incCount");
},2000);
}
},
getters: { ... }
}
./src/store/moduleB.js
export default {
state: {count:2},
mutations: { ... },
actions: {
incCount(context){
console.log("moduleB的action");
setTimeout(()=>{
context.commit("incCount");
},2000);
}
},
getters: { ... }
}
在总的store里包含所有的模块:
./src/store/index.js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X from "vuex";
import moduleA from "./moduleA";
import moduleB from "./moduleB";
Vue.use(vueX);
export default new vueX.Store({
modules:{
moduleA:moduleA,
moduleB:moduleB
}
//简写:
modules:{
moduleA,moduleB
}
});
组件里使用数据时,多加个模块名即可,如:
$store.state.moduleA.count // -> moduleA 的状态
$store.state.moduleB.count // -> moduleB 的状态
组件里派发action(或者提交mutation)时,如果,直接写action(mutation)的名字,那么就会找到所有同名的action(mutation)。
//如:
//在组件内容,派发action
this.$store.dispatch({
type:"incCount"
});
那么就会,派发给moduleA和moduleB里的incCount。即:moduleA和moduleB里的incCount都被执行了。如果不希望这样,那就用命名空间
模块(Module)里的命名空间(namespaced:true)。
默认情况下,模块内部的 action、mutation 和 getter 是注册在全局命名空间的——这样使得多个模块能够对同一 mutation 或 action 作出响应。
如果希望你的模块具有更高的封装度和复用性,你可以通过添加 namespaced: true
的方式使其成为带命名空间的模块。当模块被注册后,它的所有 getter、action 及 mutation 都会自动根据模块注册的路径调整命名。
1)、模块定义时,加上namespaced:true
export default {
namespaced:true,
state:{
count:1
},
mutations:{
……………………
},
actions:{
incCount(context){
console.log("moduleA的action");
setTimeout(()=>{
context.commit("incCount");
},2000);
}
}
}
2)、组件里派发action时,加上模块名
this.$store.dispatch('moduleA/incCount');
**酌情扩展 **
mapState, mapGetters,mapMutations, mapActions
https://vuex.vuejs.org/zh/guide/state.html
1、mapState:
当一个组件需要获取多个状态的时候,将这些状态都声明为计算属性会有些重复和冗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 mapState
辅助函数帮助我们生成计算属性,让你少按几次键:
//1、vueX
export default new vueX.Store({
state:{
count:10
}
})
//2、组件里
import { mapState } from "vuex";
export default {
name: "Store01",
data() {
return {};
},
//1)、把vueX中的state用计算属性,很麻烦
// computed:{
// count(){
// return this.$store.state.count
// }
// },
// 2)、使用mapState(不能再写其它计算属性)
// computed: mapState({
// // 箭头函数可使代码更简练
// count: state => state.count,
// }),
// 3)、使用mapState继续简写(不能再写其它计算属性)
// computed: mapState(['count']),
// 4)、使用mapState,这样写
computed:{
...mapState(['count']),
a:function(){
return 250;
},
}
};
2、mapGetters
在computed里映射
computed: {
...mapState(["count", "age", "isAdult"]),
...mapGetters(["ageChina"]),
},
3、mapMutations和mapActions
在methods里映射
methods: {
...mapMutations(["incAge1"]),
...mapActions(["incAge"]),
}
反向代理
在前后端分离开发的场景,前端有个服务器(提供页面)。后端也有个服务器(提供接口)。
1、开发环境,前端要连后端的接口,就会出现跨域问题。
2、生产(发布)环境:
1)、如果还是前后端分离(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依然有跨域问题(nginx)
2)、如果前后端代码在一起(一个服务器),不存在跨域问题
跨域的解决方案:
1)、jsonp
2)、CORS(后端配合) :cross origin resource sharing 后端解决跨域的方案
php 中,这么写: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3)、反向代理(前端webpack的devServer)
反向代理
一、为啥要叫反向代理
正向代理隐藏真实客户端,反向代理隐藏真实服务端,让浏览器依然是同源。
二、反向代理解决的问题
就是跨域,在前后端联调的情况下,前端有服务器,后端也有服务器,那么联调时,就存在跨域问题
三、反向代理的原理
通过伪造请求使得http请求为同源的,然后将同源的请求发送到反向代理服务器上,由反向代理服务器去请求真正的url,这样就绕过直接请求真正的url导致跨域问题。
四、vue-cli2.x里反向代理使用步骤和配置
1、安装axios与http-proxy-middleware(vue-cli中默认已经安装)
2、在config/index.js中的dev中配置
3、在dev配置对象中找到proxyTable:{ }
4、添加如下配置(把对“/api”开头的访问转换成对 http://www.itzhihu.cn的访问):
proxyTable: {
‘/api’: { // 要替换的地址,在本地新建一个/api的访问路径 。
target: ‘http://www.itzhihu.cn’, // 替换成啥,要访问的接口域名 。
changeOrigin: true, // 是否跨域
pathRewrite: {
‘^/api’: ‘’ //重写接口,去掉/api, 在代理过程中是否替换掉/api/路径
}
}
}
这样以后访问以“/api”开头的地址都会转向http://www.itzhihu.cn的访问
五、图示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pNmkP64f-1651577687608)(C:\Users\31759\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600184095886.png)]
六、vue-cli3+配置反向代理
1.打开(新建)项目根/vue.config.js
写上如下代码:
module.exports = {
devServer:{
//设置代理
proxy: { //代理是从指定的target后面开始匹配的,不是任意位置;配置pathRewrite可以做替换
'/api': { //axios访问 /api == target + /api
target: 'http://localhost:3001',
changeOrigin: true, //创建虚拟服务器
pathRewrite: {
'^/api': '' //重写接口,去掉/api, 在代理过程中是否替换掉/api/路径
}
}
}
}
}
注意:
1、修改完 vue.config.js文件后,必须要重启服务器
2、如果你复制了笔记上的代码,而且出现问题,那么,删掉看不见的中文空格和注释。
postman
跟后端联调项目
一、联调前:保证前后端各自没有问题
1.后端用postman测试一下(跟接口文档一致)
2.前端连接的jsonserver,(跟接口文档一致)
目的:说明前后端的程序逻辑没有问题。
二、前后端的计算机连在同一个局域网(能够连上)
可以在cmd 里,用命令 ping 对方的ip地址,来测试是否在同一个局域网里。
ping 后端的ip地址
目的:保证前后端能够连通
三、前端通过postman测试接口(这一步很重要)
切记,切记:前端先用postman测试接口,如果响应的数据没有问题(能够返回数据,并且返回的数据格式跟接口文档一致),说明,和后端的链接没有问题,也能看出后端给的数据格式是否正确,前后端是否都根据接口进行了开发。
注意:前后端的content-type是否一致。
目的:验证后端的程序有没有问题。
四、跨域
1)、前端解决跨域(反向代理)
Vue-cli2.X:
把config/index.js中的反向代理改一下:
把target改成后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
proxyTable: {
‘/api’: { //所有“/api”开头的请求都会进行代理(转)
target: ‘http://10.35.167.126:8080’, //所有“/api”开头的请求都会转到 http://10.35.167.126:8080
changeOrigin: true,
pathRewrite: {
‘^/api’: ‘’ // 去掉"/api"
}
}
}
Vue-cli3/4
1.打开(新建)项目根/vue.config.js
写上如下代码:
module.exports = {
devServer:{
//设置代理
proxy: { //代理是从指定的target后面开始匹配的,不是任意位置;配置pathRewrite可以做替换
'/api': { //axios访问 /api == target + /api
target: 'http://localhost:3001',
changeOrigin: true, //创建虚拟服务器
pathRewrite: {
'^/api': '' //重写接口,去掉/api, 在代理过程中是否替换掉/api/路径
}
}
}
}
}
注意:一旦修改了配置(vue.config.js),必须重启服务器(npm run serve)
2)、后端解决跨域(cors)
四、发送请求,获取数据
测试功能
五、如果跟后端的交互还有问题,需要查看network: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zTzX8bBu-1651577687609)(C:\Users\31759\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607395011467.png)]
移动端事件
1、click事件
Click:单击事件
类似于PC端的click,移动端也有click,但在移动端中,连续click的触发有200ms ~ 300ms的延迟
为什么移动端不用click
移动端的click有300ms延迟的问题,在移动端浏览器中,连续两次点击是缩放操作,所以在用户点击屏幕后,浏览器会检查在300ms内是否有另一次点击,如果没有才触发click事件。因为有延迟,所以不使用。
2、touch类事件
触摸事件,有touchstart、touchmove、touchend、touchcancel 四种
touchstart:手指触摸到屏幕会触发
touchmove: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会触发
touchend:当手指离开屏幕时,会触发
touchcancel:可由系统进行的触发,比如手指触摸屏幕的时候,突然alert了一下,或者系统中其他打断了touch的行为,则可以触发该事件
onorientationchange: 屏幕旋转事件
示例:
<div id="box">
</div>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
//setInterval(()=>{alert("弹出东西了");},2000);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onclick = function(){
//click有延迟300毫秒的情况,所以,先触发的是ontouchstart.
//如果在300毫秒内不放开,则不触发click事件,只触发touchend事件
//如果在300毫秒内放开了,就会触发click事件.
this.innerHTML +="onclick:点击了<b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ontouchstart = function(){
this.innerHTML +="ontouchstart<br/>";//手指触摸到屏幕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ontouchend = function(){
this.innerHTML +="ontouchend<br/>";//手指离开屏幕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ontouchmove = function(){
this.innerHTML +="ontouchmove<br/>";//手指在屏幕上移动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ontouchcancel = function(){
console.log("touchcancel");//当两秒钟后弹出alert 后,touchcancel就被触发了。这个不常用
}}
3、touch的优先级高于click
1)、如果touch的持续时间在300ms以上,就不会触发click事件
当你在红盒子里,按下300ms以上,再放开时,不触发click事件
触发顺序: touchstart,touchend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HkhuLsIO-1651577687609)(C:\Users\31759\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600248195772.png)]
2)、当你在红盒子里,按下不超过300ms,再放开时,触发顺序是:
触发顺序: touchstart,touchend,click。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mBNzIDpi-1651577687610)(C:\Users\31759\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600248201082.png)]
3)、如果手指在屏幕上移动了,就不会触发click事件。
当你在红盒子里,按下,并移动,再放开,就算不超过300ms的时间,
也不会触发click事件,因为,移动时,就不触发click事件了
(移动事件的优先级高于click)。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wMTZSzWP-1651577687610)(C:\Users\31759\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600248226674.png)]
4、 阻止click事件的触发
我们在开发移动端时,肯定只希望触发touch类型的事件,所以,如何阻止click事件的触发。
由于:当用户在点击屏幕的时候,系统会触发touch事件和click事件,touch事件优先级高,touch事件触发完毕后, 才会去触发click事件.
所以:在touch事件里使用event.preventDefault()就可以阻止click事件的触发
示例: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ontouchstart = function(event){
this.innerHTML +="ontouchstart<br/>";//手指触摸到屏幕
event.preventDefaul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onclick = function(){
this.innerHTML +="onclick:点击了<br/>";
}
5、点透(面试题)
什么是点透
1、A 和 B两个html元素不是后代和继承关系(如果是后代继承关系的话,就直接是冒泡了), A的z-index大于B,把A显示在B之上
2、A元素绑定touch事件, 在touch事件处理函数里,让A立即消失,
3、B元素绑定click事件
示例:
<style type="text/css">
#boxparent{
position: relative;
}
#box1 {
position: absolute;
z-index: 1;
background: red;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
#box2{
background: green;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
</style>
<div id="boxparent">
<div id="box1">
</div>
<div id="box2">
</div>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box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1");
var box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2");
box1.ontouchstart=function(e) {
box1.style.display = 'none';
};
box2.onclick = function() {
console.log('box2被点了');
}
</script>
为什么会这样?
当用户在box1元素上触摸屏幕时,先触发box1元素的touch事件,然后隐藏了box1,当click(延迟200-300ms)触发时,发现没有box1了,只有box2,所以,就触发了box2元素的click事件。
点透和冒泡的区别:
冒泡:是元素之间存在父子关系。
点透:元素之间没有父子关系(叠放关系),只是由于click在移动端里有200-300ms的延时造成的。
6、第三方的移动端事件库
1)、zepto.js
Zepto是一个轻量级的针对现代高级浏览器的JavaScript库, 它与jquery有着类似的api。 如果你会用jquery,那么你也会用zepto。针对移动端开发的JavaScript库(不仅仅只是事件库)
-
tap
— 元素 tap 的时候触发。(叩击) -
singleTap
anddoubleTap
— 这一对事件可以用来检测元素上的单击和双击。(如果你不需要检测单击、双击,使用tap
代替)。 -
longTap
— 当一个元素被按住超过750ms触发。 -
swipe
,swipeLeft
,swipeRight
,swipeUp
,swipeDown
— 当元素被划过时触发。(可选择给定的方向)
示例:
<div id="box">
</div>
$("#box").on("tap", function () {
$('#box').append('<li>tap:单击屏幕</li>');
});
$("#box").on("singleTap", function () {
$('#box').append('<li>singleTap:单击屏幕</li>');
});
$("#box").on("doubleTap", function () {
$('#box').append('<li>双击屏幕</li>');
});
$("#box").on("longTap", function () {
$('#box').append('<li>长安屏幕750ms</li>');
});
$("#box").on("swipe", function () {
$('#box').append('<li>划过屏幕</li>');
});
$("#box").on("swipeLeft", function () {
$('#box').append('<li>划过屏幕(左)</li>');
});
$("#box").on("swipeRight", function () {
$('#box').append('<li>划过屏幕(右)</li>');
});
$("#box").on("swipeUp", function () {
$('#box').append('<li>划过屏幕(上)</li>');
});
$("#box").on("swipeDown", function () {
$('#box').append('<li>划过屏幕(下)</li>');
});
</script>
2)、touch.js
介绍:
touch.js 是百度开发的一款插件,针对移动端应用的事件插件
绑定事件
touch.on( element, types, callback );
功能描述:事件绑定方法,根据参数区分事件绑定和事件代理。
解除事件绑定
touch.off( element, types, callback )
参数 | 类型 | 描述 |
---|---|---|
element | element或string | 元素对象、选择器 |
types | string | 事件的类型(多为手势事件),多个事件用空格分开 |
callback | function | 事件处理函数,移除函数与绑定函数必须为同一引用; |
事件类型
缩放:
事件名 | 描述 | |
---|---|---|
pinchstart | 缩放手势起点 | |
pinchend | 缩放手势终点 | |
pinch | 缩放手势 | |
pinchin | 收缩 | |
pinchout | 放大 |
旋转
描述 | ||
---|---|---|
rotateleft | 向左旋转 | |
rotateright | 向右旋转 | |
rotate | 旋转 |
滑动
参数 | 描述 |
---|---|
swipestart | 滑动手势起点 |
swiping | 滑动中 |
swipeend | 滑动手势终点 |
swipeleft | 向左滑动 |
swiperight | 向右滑动 |
swipeup | 向上滑动 |
swipedown | 向下滑动 |
swipe | 滑动 |
拖动
dragstart | 拖动屏幕起始 |
---|---|
drag | 拖动屏幕中 |
dragend | 拖动屏幕结束 |
按键
hold | 长按屏幕 |
---|---|
tap | 单击屏幕 |
doubletap | 双击屏幕 |
示例:
<div id="box">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zepto.min.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touchjs/0.2.14/touch.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touch.on("#box", 'tap', function () {
console.log("tap");
});
touch.on("#box", 'swipestart', function () {
console.log("swipestart");
});
</script>
touch的配置
touch.config(config)
config为一个对象
{
tap: true, //tap类事件开关, 默认为true
doubleTap: true, //doubleTap事件开关, 默认为true
hold: true, //hold事件开关, 默认为true
holdTime: 650, //hold时间长度
swipe: true, //swipe事件开关
swipeTime: 300, //触发swipe事件的最大时长
swipeMinDistance: 18, //swipe移动最小距离
swipeFactor: 5, //加速因子, 值越大变化速率越快
drag: true, //drag事件开关
pinch: true, //pinch类事件开关
}
事件代理格式
1)、事件代理绑定
touch.on( delegateElement, types, selector, callback );
2)、解除事件代理绑定
touch.off( delegateElement, types, selector, callback )
参数 | 类型 | 描述 |
---|---|---|
delegateElement | element或string | 事件代理元素或选择器 |
types | string | 手势事件的类型,可接受多个事件以空格分开; |
selector | string | 代理子元素选择器 |
callback | function | 事件处理函数 |
示例:
<ul id="touchs">
<li> 第一个</li>
<li> 第二个 </li>
<li> 第三个</li>
</ul>
touch.on("#touchs","tap","li",function(event){
console.log("li被点击了");
let e = event || window.event;
console.log(e.target.tagName);
});
事件处理对象(event)
事件处理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为事件对象,除了原生属性之外,百度手势库还提供了部分新属性
属性 | 描述 |
---|---|
originEvent | 触发某事件的原生对象 |
type | 事件的名称 |
rotation | 旋转角度 |
scale | 缩放比例 |
direction | 操作的方向属性 |
fingersCount | 操作的手势数量 |
position | 相关位置信息,不同的操作产生不同的位置信息 |
distance | swipe类两点之间的位移 |
distanceX, x | 手势事件x方向的位移值,向左移动时为负数 |
distanceY, y | 手势事件y方向的位移值,向上移动时为负数 |
angle | rotate事件触发时旋转的角度 |
duration | touchstart与touchend之间的时间戳 |
factor | swipe事件加速度因子 |
startRotate() | 启动单指旋转方法,在某个元素的touchstart触发时调用 |
第三方(UI)组件
使用一些别人开发好的组件、组件库、插件、ui库,来提高项目开发进度,组件库通常是某家公司开发并开源出来,获取方式可以通过npm、github查询,或者百度vue组件库,这里有一些推荐1,、推荐2、推荐3
使用方式
//安装
npm i vue-swipe --save 安装
//引入
import './node_modules/vue-swipe/dist/vue-swipe.css'; 引入样式
import { Swipe, SwipeItem } from 'vue-swipe'; 引入组件
Vue.component('swipe', Swipe); //注册安装到全局
Vue.component('swipe-item', SwipeItem);
//注册到选项components 私有使用
组件类别
pc端、后台管理
- element-ui 饿了么 √
- iview 个人
- ant design 蚂蚁金服
移动端、客户端(前台系统)
- mint-ui 饿了么
- vant 有赞 电商 √
- vue-material
- muse-ui
- VUX
- cube-ui
- vonic
- Vue-Carbon
- YDUI
通用
- bootstrap4/3
- ameizi
elementUI
安装
npm i element-ui -S
整体引入全局使用
import ElementUI from 'element-ui';
import 'element-ui/lib/theme-chalk/index.css';
Vue.use(ElementUI);
按需引入
npm install babel-plugin-component -D
//修改babel配置 baberc/babel.config.js
//添加:
"plugins": [
[
"component",
{
"libraryName": "element-ui",
"styleLibraryName": "theme-chalk"
}
]
]
//全局使用: 所有应用内部组件直接使用 <el-button></..>
import { Button } from 'element-ui';
Vue.component(Button.name, Button); | Vue.use(Button)
//局部使用: 只有当前组件可使用
import { Select, Option } from 'element-ui';
components:{
'bulala':Select,
[Option.name]:Option,
},
mintUI
安装
npm i mint-ui -S
整体引入
import Mint from 'mint-ui';
import 'mint-ui/lib/style.css'
Vue.use(Mint);
按需引入
//全局使用: npm install babel-plugin-component -D
import { Button } from 'mint-ui';
Vue.component(Button.name, Button);
//babel.config.js配置: 添加
"plugins": [
[
"component",
{
"libraryName": "mint-ui",
"style": true
}
]
]
//组件内部引入,只有当前组件可使用
import { Button } from 'mint-ui';
components:{
//'bulala':Button,
[Button.name]:Button,
},
vant
整体引入
import Vant from 'vant';
import 'vant/lib/index.css';
Vue.use(Vant);
//全局使用: <van-xxx></van-xxx>
按需引入
npm i babel-plugin-import -S
// 对于使用 babel7 的用户,可以在 babel.config.js 中配置
module.exports = {
plugins: [
['import', {
libraryName: 'vant',
libraryDirectory: 'es',
style: true
}, 'vant']
]
};
//局部使用:
import { Button, Cell } from 'vant';
components:{Button,Cell}
//<Button></Button>
//全局使用
import { Button } from 'vant';
Vue.use(Button);
//<van-xxx></van-xxx>
组件样式顺序
- 修改主题
- 使用props
- 添加 class/style
- 查看元素,查询相关样式名,修改编译后的样式
- scope 影响
css解决: .a >>> .b { /* … */ } 深度选择器
Sass解决: .a{ /deep/ .b{} }
举例
app组件
Tabbar 标签栏
home组件
Search 搜索/轮播/Tab 标签页
category组件
Tab 标签页
follow组件
pull-refresh 下拉刷新 / 单元格 cell
column组件
Popup 弹出层
detail组件
NavBar 导航栏/栅格布局
ShopCart组件
NavBar 导航栏/SwipeCell 滑动单元格>Card 卡片/SubmitBar 提交订单栏/stepper步进器
user组件
flex布局/van-tag标记/Panel 面板/cell-group 单元格组/ icon图标
login组件
NavBar 导航栏/field输入框
reg组件
van-uploader 文件上传
下拉刷新上拉加载(Better-scroll)
介绍
better-scroll 是一款重点解决移动端(已支持 PC)各种滚动场景需求的插件。它的核心是借鉴的 iscroll 的实现,它的 API 设计基本兼容 iscroll,在 iscroll 的基础上又扩展了一些 feature 以及做了一些性能优化,不仅可以做普通的滚动列表,还可以做轮播图、picker 等等。better-scroll 是基于原生 JS 实现的,不依赖任何框架。
http://ustbhuangyi.github.io/better-scroll/doc/api.html
安装和使用
1、安装:npm install better-scroll --save
2、引入:import BScroll from ‘better-scroll’
3、使用:
let scroll = new BScroll(‘.wrapper’,{
scrollY: true,
click: true
})
注意:
better-scroll 的初始化时机很重要,因为它在初始化的时候,会计算父元素和子元素的高度和宽度,来决定是否可以纵向和横向滚动。因此,我们在初始化它的时候,必须确保父元素和子元素的内容已经正确渲染了。如果子元素或者父元素 DOM 结构发生改变的时候,必须重新调用 scroll.refresh() 方法重新计算来确保滚动效果的正常
在vue脚手架里使用(数据写死)
假定组件文件为:./src/components/Books.vue
//1、引入:
import BScroll from 'better-scroll'
//2、使用
<template>
<div class="wrapper">
<ul>
<div v-show="downShow">加载中…………………………</div>
<li v-for="(book,index) in books" :key="index">
<p>编号:{{book.id}}</p>
<img src="../assets/img/img1.jpg" />
<p>书名:{{book.name}}</p>
<p>价格:¥{{book.price}}</p>
</li>
<div v-show="upShow">加载中…………………………</div>
</ul>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BScroll from "better-scroll";
export default {
name: "Books",
data: function() {
return {
downShow: false, //下拉时显示
upShow: false,//上拉时显示
books: [
{
id: "878913",
name: "红楼梦",
author: "曹雪芹",
price: 52,
type: "hot"
},
{
id: "01001",
name: "西游记",
author: "曹雪芹",
price: 52,
type: "recommend"
},
{
id: "01002",
name: "霸道总裁",
author: "王馨",
price: 50,
type: "recommend"
},
{
id: "01004",
name: "侠客行",
author: "金庸",
img: "img/img7.jpg",
price: 53,
type: "武侠"
},
{
id: "01005",
name: "绝代双骄",
author: "古龙",
img: "img/img8.jpg",
price: 58,
type: "武侠"
},
{
id: "01006",
name: "三体",
author: "王馨",
img: "img/img9.jpg",
price: 59,
type: "科幻"
},
{
id: "01007",
name: "流浪地球",
author: "魏瑞峰",
img: "img/img10.jpg",
price: 68,
type: "科幻"
}
],
scroll: null
};
},
mounted() {
//1、实例化 Better-scroll对象
this.scroll = new BScroll(".wrapper", {
scrollY: true, //开启纵向滚动。
//click: true,
pullDownRefresh: { //下拉刷新的配置
threshold: 30 // 当下拉到超过顶部 30px 时,触发 pullingDown 事件
},
pullUpLoad: { //上拉加载的配置
threshold: -50 // 在上拉到超过底部 50px 时,触发 pullingUp 事件
}
});
//2、绑定事件 pullingDown
this.scroll.on("pullingDown", () => {
this.downShow = true; //显示加载中……的文字或者图片
this.getDataUnshift(); //发送请求获取数据
});
//3、绑定事件 pullingUp
this.scroll.on("pullingUp", () => {
this.upShow = true; //显示加载中……的文字或者图片
this.getDataPush(); //发送请求获取数据
});
},
methods: {
getDataUnshift() {
setTimeout(() => {
let arr = [];
for (let i = 0; i < 5; i++) {
arr.push({
id: parseInt(Math.random() * 1000) + "",
name: "三国",
author: "罗贯中",
price: (Math.random() * 100).toFixed(2)
});
}
this.books = [...arr, ...this.books];
this.downShow = false; //隐藏加载中……的文字或者图片
this.$nextTick(() => {
this.refresh(); //渲染后要重新计算父子元素的高度
});
}, 1000);
},
getDataPush(cb) {
setTimeout(() => {
let arr = [];
for (let i = 0; i < 5; i++) {
arr.push({
id: parseInt(Math.random() * 1000) + "",
name: "三国",
author: "罗贯中",
price: (Math.random() * 100).toFixed(2)
});
}
this.books = [...this.books, ...arr];
this.upShow = false;//隐藏加载中……的文字或者图片
this.$nextTick(() => {
this.refresh(); //渲染后要重新计算父子元素的高度
});
}, 1000);
},
refresh() {
this.scroll.finishPullDown();
this.scroll.finishPullUp();
this.scroll.refresh(); //重新计算元素高度
}
}
};
</script>
<style scoped>
.wrapper {
width: 100%;
height: 800px;
}
img {
width: 100%;
}
</style>
在vue脚手架里使用(数据来自后端)
需要使用$nextTick()
<template>
<div class="box">
<ul>
<div v-show="downShow">加载中…………………………</div>
<li v-for="book in books" :key="book.id">
<p>书号:{{ book.id }}</p>
<p>书名:{{ book.name }}</p>
<img :src="book.img" />
<p>作者:{{ book.author }}</p>
<p>价格:{{ book.price }}</p>
</li>
<div v-show="upShow">加载中…………………………</div>
</ul>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import BScroll from "better-scroll";
export default {
name: "BookJia",
data() {
return {
downShow: false, //下拉时显示
upShow: false,//上拉时显示
books: [],
pageIndex:0,
scroll:null
};
},
created() {
this.pageIndex++;
axios({
url: "/booklist?_page="+this.pageIndex+"&_limit=4",
}).then((res) => {
this.books = res.data;
this.$nextTick(() => {
this.scroll = new BScroll(".box", {
scrollY: true,
pullDownRefresh: { //下拉刷新的配置
threshold: 30 // 当下拉到超过顶部 30px 时,触发 pullingDown 事件
},
pullUpLoad: { //上拉加载的配置
threshold: -50 // 在上拉到超过底部 50px 时,触发 pullingUp 事件
}
});
this.scroll.on("pullingDown",()=>{
this.downShow = true;
})
this.scroll.on("pullingUp",()=>{
this.upShow = true;
this.pageIndex++;
axios({
url: "/booklist?_page="+this.pageIndex+"&_limit=4",
}).then((res) => {
this.books = this.books.concat(res.data);
// this.books = [...this.books,...res.data];
this.upShow = false;
this.$nextTick(()=>this.refresh());
})
})
});
});
},
methods:{
refresh() {
this.scroll.finishPullDown();
this.scroll.finishPullUp();
this.scroll.refresh(); //重新计算元素高度
}
}
};
</script>
<style scoped>
.box {
width: 100%;
height: 612px;
overflow: auto;
border:2px solid red;
}
img {
width: 100%;
height: 200px;
}
</style>
在vue脚手架里使用(封装了)
<template>
<div class="box">
<ul>
<div v-show="downShow">加载中…………………………</div>
<li v-for="book in books" :key="book.id">
<p>书号:{{ book.id }}</p>
<p>书名:{{ book.name }}</p>
<img :src="book.img" />
<p>作者:{{ book.author }}</p>
<p>价格:{{ book.price }}</p>
</li>
<div v-show="upShow">{{upMsg}}</div>
</ul>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import BScroll from "better-scroll";
export default {
name: "BookJia",
data() {
return {
downShow: false, //下拉时显示
upShow: false, //上拉时显示
books: [],
pageIndex: 0,
maxPageIndex:4, //最大页码数
scroll: null,
upMsg:"加载中…………………………"
};
},
created() {
//1、获取最大的页码数。赋给 maxPageIndex
this.maxPageIndex = 4;
//2、获取数据,并且初始化better-scroll
this.getBooks(this.initBScroll);
},
methods: {
// 获取数据
getBooks(cb) {
console.log("发送请求");
this.pageIndex++;
axios({
url: "/booklist?_page=" + this.pageIndex + "&_limit=4",
}).then((res) => {
cb(res.data);
});
},
//初始化better-scroll;
initBScroll(data) {
this.books = data;
this.$nextTick(() => {
//1、 创建better-sroll;
this.createBScroll();
//2、 给better-scroll添加事件
this.addEvent();
});
},
// 创建better-sroll;
createBScroll(){
this.scroll = new BScroll(".box", {
scrollY: true,
pullDownRefresh: {
//下拉刷新的配置
threshold: 30, // 当下拉到超过顶部 30px 时,触发 pullingDown 事件
},
pullUpLoad: {
//上拉加载的配置
threshold: -50, // 在上拉到超过底部 50px 时,触发 pullingUp 事件
},
});
},
// 给better-scroll添加上拉和下拉的事件
addEvent() {
this.scroll.on("pullingDown", () => {
this.downShow = true;
});
this.scroll.on("pullingUp", () => {
console.log(this.pageIndex);
this.upShow = true;
if(this.pageIndex>=this.maxPageIndex){
this.upMsg = "------我是有底线的----------";
return;
}
// 再次获取数据,更新better-scroll。
this.getBooks(this.updateBScroll);
});
},
//更新better-scroll;
updateBScroll(data){
this.books = this.books.concat(data);
this.upShow = false;
this.$nextTick(() => this.refresh());
},
refresh() {
this.scroll.finishPullDown();
this.scroll.finishPullUp();
this.scroll.refresh(); //重新计算元素高度
},
},
};
</script>
<style scoped>
.box {
width: 100%;
height: 612px;
overflow: auto;
border: 2px solid red;
}
img {
width: 100%;
height: 200px;
}
</style>
构造函数的选项
scrollX
- 类型:Boolean
- 默认值: false
- 作用:当设置为 true 的时候,可以开启横向滚动。
- 备注:当设置 eventPassthrough 为 ‘horizontal’ 的时候,该配置无效。
scrollY
- 类型:Boolean
- 默认值:true
- 作用:当设置为 true 的时候,可以开启纵向滚动。
- 备注:当设置 eventPassthrough 为 ‘vertical’ 的时候,该配置无效。
click
- 类型:Boolean
- 默认值:false
- 作用:better-scroll 默认会阻止浏览器的原生 click 事件。当设置为 true,better-scroll 会派发一个 click 事件,我们会给派发的 event 参数加一个私有属性 _constructed,值为 true。但是自定义的 click 事件会阻止一些原生组件的行为,如 checkbox 的选中等,所以一旦滚动列表中有一些原生表单组件,推荐的做法是监听 tap 事件
probeType
- 类型:Number
- 默认值:0
- 可选值:1、2、3
- 作用:有时候我们需要知道滚动的位置。当 probeType 为 1 的时候,会非实时(屏幕滑动超过一定时间后)派发scroll 事件, 函数节流 ; 当 probeType 为 2 的时候,会在屏幕滑动的过程中实时的派发 scroll 事件;当 probeType 为 3 的时候,不仅在屏幕滑动的过程中,而且在 momentum 滚动动画运行过程中实时派发 scroll 事件。
对象的属性:
maxScrollY
- 类型:Number
- 作用:scroll 最大纵向滚动位置。
- 备注:scroll 纵向滚动的位置区间是 0 - maxScrollY,并且 maxScrollY 是负值。
对象的方法:
refresh()
- 参数:无
- 返回值:无
- 作用:重新计算 better-scroll,当 DOM 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务必要调用确保滚动的效果正常。
对象的事件
scroll
- 参数:{Object} {x, y} 滚动的实时坐标
- 触发时机:滚动过程中,具体时机取决于选项中的 [probeType](
vue项目打包上线
1、打包前的修改
在开发vue项目时,使用了反向代理的配置(在webpack中的配置),并使用了Axios的BaseUrl:
Axios.defaults.baseURL = ‘/api/’;
1)、如果上线时,项目还是前后端分离(如:在两个服务器上)
Axios.defaults.baseURL = ‘/api/’; //不用改。互联网服务器上的反向代理可以使用nginx。
2)、如果上线时,项目不是前后端分离。就不存在跨域问题。
Axios.defaults.baseURL = ‘’; //去掉baseURL的配置。
把前端和后端的打包结果放在一起,就ok了(把前端代码发给后端,后端一起打包)
2、打包命令
npm run build
命令行(项目目录下)运行此命令,就会在项目里产生dist目录。
dist目录就是打包后的结果,把该目录下的文件拷贝到服务器的根目录,记住一定是根目录(引入webpack打包时,会把很多文件路径设置为根路径)
补充:vue脚手架项目打包前后的对比
???????
3、远程服务器上线(nginx)
1)、如果上线时,项目还是前后端分离(如:在两个服务器上),那么webpack中的反向代理怎么办?没事,nginx服务器可以。nginx是一个服务器(跟apache)
nginx的反向代理配置:
location ~ ^/api/ {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proxy_set_header REMOTE-HOST $remote_addr;
rewrite ^/api/(.*)$ /$1 break;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3000;
}
2)、如果上线时,项目不是前后端分离。就不存在跨域问题。
vue脚手架项目从开发到打包完整的流程(从零开始做一个项目)
一、git版本管理
1、建立远程仓库,邀请成员,分配权限
2、每个程序员 克隆项目(就会有本地仓库)
二、脚手架搭建和开发
1、项目负责人搭建脚手架,并且把项目上传到远端
1)、vue create 项目名 | vue init webpack 项目名
2)、项目负责人把脚手架的代码拷贝到本地仓库所在目录下。
3)、项目负责人把脚手架的代码上传到远端版本库。
git add .
git commit -m “”
git push 远端地址 master
4、各程序员下载远端的脚手架空项目
5、各程序员进行开发
1)、建立分支(小仓库)
2)、写代码
3)、上传:git add git commit git push
4)、 循环以上三步,直到当前功能开发完毕
5)、合并分支的代码到主分支
6)、上传主分支的代码到远端。
7)、每天重复以上六步,这就是程序员的一生。
6、注意点:
每次push的时候,应该先pull。
三、打包上线
1、项目负责人(或指派人员)打包
npm run build
结果在dist目录下。
1)、第一种情况:前后端不分离(在一台服务器上)
不存在跨域问题,所以不需要反向代理。那么,打包前需要看看baseURL要不要改。 /api
2)、第二种情况:前端后端分离
有跨域问题,但是,打包时,不需要做修改。
2、上线:
1)、第一种情况:前后端不分离(在一台服务器上)
把dist的目录的代码发给后端,后端统一传到互联网(www服务器)服务器上
2)、第二种情况:前端后端分离
跨域问题(反向代理),使用nginx解决。
前端www服务上使用nginx。把曾经在webpack中的反向代理配置,写在nginx里。
后端会把自己的代码放在另外一台(www)服务器上
查漏补缺:
1、vue-cli3/4的配置
在项目根目录创建文件vue.config.js
1)、反向代理配置
module.exports = {
devServer:{
//设置代理
proxy: { //代理是从指定的target后面开始匹配的,不是任意位置;配置pathRewrite可以做替换
'/api': { //axios访问 /api == target + /api
target: 'http://localhost:3001',
changeOrigin: true, //创建虚拟服务器
ws: true, //websocket代理
},
……………………
}
}
}
2)、别名配置:
npm install path --save-dev
vue.config.js配置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function resolve(dir) {
return path.join(__dirname, dir);
}
module.exports = {
chainWebpack: config => {
config.resolve.alias
.set("@", resolve("src"))
.set("assets", resolve("src/assets"))
.set("components", resolve("src/components"))
}
}
2、axios的封装
//在公司里,都会对axios进行封装。如果说,我们不学这个,不执行,那么到公司中就看不懂别人的代码
1)、创建目录和文件:src/utils/service.js,封装axios的请求拦截器和全局的配置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 创建axios 赋值给常量service
const service = axios.create({
baseURL: process.env.VUE_APP_BASE_API,
timeout: 100000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charset=utf-8",
}
});
// 添加请求拦截器(Interceptors)
service.interceptors.request.use(function (config) {
// 发送请求之前做写什么
let token = localStorage.getItem("token");
// 如果有
if(token){
// 放在请求头(token跟后端沟通,他需要什么该成什么就可以了)
config.headers.authorization = token;
}
return config;
}, function (error) {
// 请求错误的时候做些什么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 添加响应拦截器
service.interceptors.response.use(function (response) {
// 对响应数据做点什么
return response;
}, function (error) {
// 对响应错误做点什么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export default service
2)、创建api文件夹,
2.1)、index.js封装get和post请求
import service from "../utils/service";
export function POST(url, param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rvice.post(url, params)
.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data) {
resolve(response);
}
resolve(response.data);
}, err => {
reject(err);
})
.catch((err) => {
reject(err)
})
})
}
// get方法
export function GET(url, param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rvice.get(url, {
params
})
.then(response => {
resolve(response.data);
}, err => {
reject(err);
})
.catch((err) => {
reject(err)
})
})
}
2.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模块:
如:home.js存放首页的所有请求
//home.js
import * as axiosBase from '@/api/index.js';
export let getBooks = function (params) {
params = params || {}
return axiosBase.GET('/api/books', params)
}
export let getBannerImgs = function (params) {
params = params || {}
return axiosBase.GET('/api/imgs', params)
}
如:users.js 存放登录注册相关的请求
//user.js
import * as axiosBase from '@/api/index.js';
export let checkUser = function (params) {
params = params || {}
return axiosBase.GET('/api/checkUser', params)
}
export let reg = function (params) {
params = params || {}
return axiosBase.POST('/api/users', params)
}
export let loginCheck = function (params) {
params = params || {}
return axiosBase.POST('/api/loginCheck', params)
}
还有这么干的:
import { get, post } from "./utils/index";
Vue.prototype.$http = {
get,
post
};
发送请求时,直接使用:this.$http.get(); this.$http.post();
3、脚手架里使用sass
1、安装
npm install node-sass --save-dev //安装node-sass
npm install sass-loader@6.0.6 --save-dev //安装sass-loader
npm install style-loader --save-dev //安装style-loader 或者 vue-style-loader !
2.在需要用到sass的地方添加lang=scss
3、可能出现的问题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2Ec7OpGt-1651577687611)(C:\Users\31759\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600185128727.png)]
说明版本太高,安装指定版本即可:
npm install sass-loader@6.0.6 --save-dev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3PurQaxx-1651577687611)(C:\Users\31759\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600185132782.png)]
安装node-sass就行。
npm install node-sass --save-dev
croll,当 DOM 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务必要调用确保滚动的效果正常。
对象的事件
scroll
- 参数:{Object} {x, y} 滚动的实时坐标
- 触发时机:滚动过程中,具体时机取决于选项中的 [probeType](
vue项目打包上线
1、打包前的修改
在开发vue项目时,使用了反向代理的配置(在webpack中的配置),并使用了Axios的BaseUrl:
Axios.defaults.baseURL = ‘/api/’;
1)、如果上线时,项目还是前后端分离(如:在两个服务器上)
Axios.defaults.baseURL = ‘/api/’; //不用改。互联网服务器上的反向代理可以使用nginx。
2)、如果上线时,项目不是前后端分离。就不存在跨域问题。
Axios.defaults.baseURL = ‘’; //去掉baseURL的配置。
把前端和后端的打包结果放在一起,就ok了(把前端代码发给后端,后端一起打包)
2、打包命令
npm run build
命令行(项目目录下)运行此命令,就会在项目里产生dist目录。
dist目录就是打包后的结果,把该目录下的文件拷贝到服务器的根目录,记住一定是根目录(引入webpack打包时,会把很多文件路径设置为根路径)
补充:vue脚手架项目打包前后的对比
???????
3、远程服务器上线(nginx)
1)、如果上线时,项目还是前后端分离(如:在两个服务器上),那么webpack中的反向代理怎么办?没事,nginx服务器可以。nginx是一个服务器(跟apache)
nginx的反向代理配置:
location ~ ^/api/ {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proxy_set_header REMOTE-HOST $remote_addr;
rewrite ^/api/(.*)$ /$1 break;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3000;
}
2)、如果上线时,项目不是前后端分离。就不存在跨域问题。
vue脚手架项目从开发到打包完整的流程(从零开始做一个项目)
一、git版本管理
1、建立远程仓库,邀请成员,分配权限
2、每个程序员 克隆项目(就会有本地仓库)
二、脚手架搭建和开发
1、项目负责人搭建脚手架,并且把项目上传到远端
1)、vue create 项目名 | vue init webpack 项目名
2)、项目负责人把脚手架的代码拷贝到本地仓库所在目录下。
3)、项目负责人把脚手架的代码上传到远端版本库。
git add .
git commit -m “”
git push 远端地址 master
4、各程序员下载远端的脚手架空项目
5、各程序员进行开发
1)、建立分支(小仓库)
2)、写代码
3)、上传:git add git commit git push
4)、 循环以上三步,直到当前功能开发完毕
5)、合并分支的代码到主分支
6)、上传主分支的代码到远端。
7)、每天重复以上六步,这就是程序员的一生。
6、注意点:
每次push的时候,应该先pull。
三、打包上线
1、项目负责人(或指派人员)打包
npm run build
结果在dist目录下。
1)、第一种情况:前后端不分离(在一台服务器上)
不存在跨域问题,所以不需要反向代理。那么,打包前需要看看baseURL要不要改。 /api
2)、第二种情况:前端后端分离
有跨域问题,但是,打包时,不需要做修改。
2、上线:
1)、第一种情况:前后端不分离(在一台服务器上)
把dist的目录的代码发给后端,后端统一传到互联网(www服务器)服务器上
2)、第二种情况:前端后端分离
跨域问题(反向代理),使用nginx解决。
前端www服务上使用nginx。把曾经在webpack中的反向代理配置,写在nginx里。
后端会把自己的代码放在另外一台(www)服务器上
查漏补缺:
1、vue-cli3/4的配置
在项目根目录创建文件vue.config.js
1)、反向代理配置
module.exports = {
devServer:{
//设置代理
proxy: { //代理是从指定的target后面开始匹配的,不是任意位置;配置pathRewrite可以做替换
'/api': { //axios访问 /api == target + /api
target: 'http://localhost:3001',
changeOrigin: true, //创建虚拟服务器
ws: true, //websocket代理
},
……………………
}
}
}
2)、别名配置:
npm install path --save-dev
vue.config.js配置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function resolve(dir) {
return path.join(__dirname, dir);
}
module.exports = {
chainWebpack: config => {
config.resolve.alias
.set("@", resolve("src"))
.set("assets", resolve("src/assets"))
.set("components", resolve("src/components"))
}
}
2、axios的封装
//在公司里,都会对axios进行封装。如果说,我们不学这个,不执行,那么到公司中就看不懂别人的代码
1)、创建目录和文件:src/utils/service.js,封装axios的请求拦截器和全局的配置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 创建axios 赋值给常量service
const service = axios.create({
baseURL: process.env.VUE_APP_BASE_API,
timeout: 100000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charset=utf-8",
}
});
// 添加请求拦截器(Interceptors)
service.interceptors.request.use(function (config) {
// 发送请求之前做写什么
let token = localStorage.getItem("token");
// 如果有
if(token){
// 放在请求头(token跟后端沟通,他需要什么该成什么就可以了)
config.headers.authorization = token;
}
return config;
}, function (error) {
// 请求错误的时候做些什么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 添加响应拦截器
service.interceptors.response.use(function (response) {
// 对响应数据做点什么
return response;
}, function (error) {
// 对响应错误做点什么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export default service
2)、创建api文件夹,
2.1)、index.js封装get和post请求
import service from "../utils/service";
export function POST(url, param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rvice.post(url, params)
.then(response => {
if (!response.data) {
resolve(response);
}
resolve(response.data);
}, err => {
reject(err);
})
.catch((err) => {
reject(err)
})
})
}
// get方法
export function GET(url, param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rvice.get(url, {
params
})
.then(response => {
resolve(response.data);
}, err => {
reject(err);
})
.catch((err) => {
reject(err)
})
})
}
2.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模块:
如:home.js存放首页的所有请求
//home.js
import * as axiosBase from '@/api/index.js';
export let getBooks = function (params) {
params = params || {}
return axiosBase.GET('/api/books', params)
}
export let getBannerImgs = function (params) {
params = params || {}
return axiosBase.GET('/api/imgs', params)
}
如:users.js 存放登录注册相关的请求
//user.js
import * as axiosBase from '@/api/index.js';
export let checkUser = function (params) {
params = params || {}
return axiosBase.GET('/api/checkUser', params)
}
export let reg = function (params) {
params = params || {}
return axiosBase.POST('/api/users', params)
}
export let loginCheck = function (params) {
params = params || {}
return axiosBase.POST('/api/loginCheck', params)
}
还有这么干的:
import { get, post } from "./utils/index";
Vue.prototype.$http = {
get,
post
};
发送请求时,直接使用:this.$http.get(); this.$http.post();
3、脚手架里使用sass
1、安装
npm install node-sass --save-dev //安装node-sass
npm install sass-loader@6.0.6 --save-dev //安装sass-loader
npm install style-loader --save-dev //安装style-loader 或者 vue-style-loader !
2.在需要用到sass的地方添加lang=scss
3、可能出现的问题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2Ec7OpGt-1651577687611)]
说明版本太高,安装指定版本即可:
npm install sass-loader@6.0.6 --save-dev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3PurQaxx-1651577687611)]
安装node-sass就行。
npm install node-sass --save-dev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