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纵使有雄心壮志报考清华北大,但想要考上也是非常艰难的,好像这些世界一流的名校都是给名校考生准备的。但是,也不乏从二本、甚至是三本成功逆袭到清北的,他们都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努力。

从普通二本成功逆袭,考研到清华北大,是种怎样的体验?听听逆袭上岸的学长学姐们是怎么说的吧。

06f278e1abdced2d676bb77759fc1c29.png

网友A:

三本学校。前些年有学长学姐考上清华法硕之类的,还有的是毕业后继续考,考上北大 然后留北京高校工作的。去年计算机院一学长考上了北大计算机之类的吧(好像这几个生源地都是河北的)

我知道在知乎上,有大部分人都看不起我们的,觉得我们哪哪都不行、我们高考失利了,大学通过比重点大学的某些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考上名校研究生,至少我们为了自己拼搏了一次呀,这还要被唾弃吗?我们本科是与985 211优秀的学生平台低了好多 见识低了好多 但是那些上了重点大学的学生全都珍惜自己大学四年,我们这些不好大学的学生羡慕的良好的资源了吗?我们的母校有可能不能给我们带来良好机会,所以,我们努力向上爬,这也没错啊,最该被看不起的是那些大学混四年,毕业靠自己名校光环换工作的人吧?如果一个人的平台比你差好多,但是他努力了比上你了,或者超越你了,不该为他竖起下大拇指吗?而不是冷嘲热讽。

网友B:

13年从长春某二本到清华的来谈谈感受:

没入学之前:觉得整个世界即将是你的,人生即将重启

即将入学:收起以前自认为不错的成绩,虚心向其他同学学习

已入学:原来大多数同学差距没有那么大;原来我原来的大学那么差;原来能在假期带同学出入校园是那么的自豪;原来清华那么豪;原来这里也有些许学渣,原来……

毕业后:当初考清华是我本科毕业时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网友C:

末流三本,研考C9。备考的这一年里,质疑的声音多过支持,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从没有。准备研考的时候,从来只觉得自己不够累,但是真的已经尽力了。这样的结果,虽然心里有不甘,但不会埋怨自己。备考路上,最大的困难不是知识点难以掌握,不是资源不够充分,而是来自自己内心的不断争斗和迷惘。 给自己一个拥抱,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感同身受。要谈收获,就是向自己证明了自己,相信之后遇到其他高难度的事情,都不会轻易退却。从此相信自己,就是特别的那一个。

网友D:

2010年从某三本学院计算机专业参加考研,本来报考的是北大的计算机学硕,然而没进复试最后调剂到了北大的软件工程双证专硕。可能是因为没有考到预期的学硕,也可能是我自己若干年云淡风轻神经大条的习惯了,心里反而没啥太大的触动。顺带一提4年后申请牛津博士拿到录取通知,那天晚上我媳妇兴高采烈的打电话给我爹妈报喜,我还在一旁淡定的收拾火锅材料。所以很可能我就是这个(假装)矜持的尿性。

相对于自己的无实感,更大的乐趣和欣慰反而是看到爹妈和媳妇的高兴自豪劲儿。所以考研成功的美好体验在我的案例上大概就是能看到亲人们各种喜悦的反应吧。

另外我觉得体验这种事,还是涉及到对自己的预期以及对自己过去努力的认可度。从普通学校考研到清华北大,琢磨起来确实很舒爽。但是考研的成功也只是一个节点,更多的体验可能会在真正入学就读的时候才能感受出来。

距离2019考研仅剩下一百四十多天,大部分同学应该已经明确了目标院校,可能是名校,可能是一所普通的大学,但无论你的目标在哪里,都应该坚信: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适合自己的院校才是最好的院校。

Logo

汇聚原天河团队并行计算工程师、中科院计算所专家以及头部AI名企HPC专家,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