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摘要: 本文探讨如何通过精准提示词让大模型模拟特定系统(如Linux终端、MySQL命令行、HTTP接口)的响应,以降低学习成本、验证操作流程及辅助文档编写。核心原理包括基于系统规则生成响应、依赖上下文记忆保持一致性,并明确系统边界。以Linux终端模拟为例,详细设计了基础、进阶和高级提示词模板,涵盖命令学习、脚本调试和服务管理等场景。扩展部分提供了MySQL和HTTP接口的模拟方法,强调明确版本
本文通过三个实战案例(电商订单、物流跟踪、在线教育)详细讲解如何用AI提示词生成微服务架构设计思路。每个案例包含需求分析、提示词设计、AI输出解析三部分,重点说明如何通过明确业务场景、核心功能、非功能需求等要素,让AI输出可落地的设计方案。案例展示了服务拆分、接口设计、中间件选型、性能优化等关键环节,并提供可直接复用的技术栈配置建议,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符合业务需求的微服务架构。
本文介绍了一种提升大模型输出效果的提示词技巧——"输出中间结果"的分步思考法。通过将复杂问题拆分为3-5个核心步骤,要求模型在每个步骤后输出具体可验证的中间结果,再基于前序结果推进后续步骤,可以有效解决大模型"一步到位"输出的常见问题,如逻辑断裂、细节缺失等。文章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设计步骤(包括拆分问题、定义输出要求、添加衔接规则等),并通过电商促销方
在使用大模型(如 GPT 系列、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处理复杂任务时,很多用户会遇到 “模型记不住关键信息” 的问题。比如在长文档创作中,前面提到的核心观点,到后面输出时被遗漏;或者在多步骤任务处理中,模型忘记了初始设定的约束条件。这种现象被称为大模型的 “记忆衰退”,本质是模型对上下文信息的保留能力有限,随着对话或任务推进,早期输入的关键信息逐渐被 “遗忘”
文章摘要:本文针对大模型使用中常见的模糊需求问题,提出了"追问式"提示策略。首先分析了模糊需求的三种典型表现:缺乏明确目标、缺少关键细节和存在歧义。然后详细阐述了该策略的四大核心原则(目标导向、循序渐进、明确具体、聚焦核心)和四步实施流程(识别模糊点、设计追问问题、分析回复、迭代追问)。文章还提供了场景描述、示例引导等实用技巧,并结合内容创作、代码开发等场景给出具体案例。最后推
在使用大模型(如 ChatGPT、豆包、文心一言等)生成内容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输出错误的情况。这些错误可能导致生成的内容无法使用,比如写代码时出现语法错误、写文案时出现逻辑矛盾、整理数据时出现格式混乱等。如果每次都靠人工检查大模型的输出,不仅会花费大量时间,还可能因为疏忽漏掉一些隐藏的错误。而通过合适的提示词,让大模型自己检查自身输出的错误,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下面,就详细讲解让大模
大模型提示词调整技巧:适配不同上下文长度的关键方法 本文系统介绍了针对不同上下文长度(短/中/长)优化大模型提示词的技巧。短上下文(≤1000tokens)需简洁直接,聚焦单一需求;中上下文(1000-4000tokens)需模块化设计,分步处理多任务;长上下文(≥4000tokens)需明确优先级,拆分复杂任务并锚定关键信息位置。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三种场景下的提示词优化方法,分析了大模型在各

大模型提示词调整技巧:适配不同上下文长度的关键方法 本文系统介绍了针对不同上下文长度(短/中/长)优化大模型提示词的技巧。短上下文(≤1000tokens)需简洁直接,聚焦单一需求;中上下文(1000-4000tokens)需模块化设计,分步处理多任务;长上下文(≥4000tokens)需明确优先级,拆分复杂任务并锚定关键信息位置。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三种场景下的提示词优化方法,分析了大模型在各

《用反问优化大模型提示词:精准补充缺失信息的实用指南》 摘要:本文提出通过反问式提示词设计,有效解决大模型使用中的信息缺失问题。当用户需求存在场景、范围、偏好等关键信息缺失时,大模型往往无法准确生成符合预期的内容。通过3个核心设计原则(聚焦核心、问题具体、控制数量)和4个实施步骤(明确需求-列出缺失信息-转化为反问-组织提示词),用户可引导大模型主动询问关键细节。文章提供了代码生成、文案创作等5个

《用反问优化大模型提示词:精准补充缺失信息的实用指南》 摘要:本文提出通过反问式提示词设计,有效解决大模型使用中的信息缺失问题。当用户需求存在场景、范围、偏好等关键信息缺失时,大模型往往无法准确生成符合预期的内容。通过3个核心设计原则(聚焦核心、问题具体、控制数量)和4个实施步骤(明确需求-列出缺失信息-转化为反问-组织提示词),用户可引导大模型主动询问关键细节。文章提供了代码生成、文案创作等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