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JNI(Java Native Interface)----java本地接口,它的好处是:允许java代码在java虚拟机里面相互操作使用其他语言(例如C、C++、汇编等等)编写的类库或者应用程序. 什么时候用:当你的应用程序用java编写的时候没有办法完成所有的功能的时候,就要用到JNI了.(比如你需要在应用层驱动底层的硬件工作)在此先介绍使用javah工具、arm-linux-gc
* 类加载器负载加载类对象、资源* 一般策略是将给定名称转为文件名,然后从文件系统中进行加载* 类加载器采用委托机制进行加载类和资源-->在加载类或者资源之前将操作委托给父加载器进行加载* 标准输入、输出、错误流* 环境信息访问、设置、系统属性* 加载文件和类库* 复制数组方法、调用垃圾回收器、java虚拟机、信道、安全管理器
2016书单总结–Java并发编程实战–安全性-活跃性示例Java的内存模型支持一次编写,随处运行每个线程拥有自己的虚拟机栈、局部变量、程序计数器,共享进程中堆上的共享变量,共享方法区(永久内存区/常量区)的class与meta信息并发的来源—-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模块的公平性、提高任务交互的便利性线程的优势—-利用多核处理器(摩尔定律—-当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每个18-24个月,集成电路上
因为要在linux内核中加入一个新模块的驱动,所以先用单片机来看看该模块是如何工作的,同时也回顾了以前所学的C51的知识,都快忘得差不多了,同时也是记录学习的旅程。 1602与串口都是新模块在单片机测试中会用到的知识点,所以先拿来看看效果。 源代码编译链接环境keil2.0先看看lcd1602与串口的电路图lcd1602的控制线(RS/RW/EN)分别于
本文主要解析分析 org.springframework.scheduling.concurrent.ThreadPoolTaskExecutor 和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 的执行流程 自己在之前写多线程代码的时候 都是这么玩的executor=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但是有一次 在
一直在用命令解释器,但是对其中涉及的过程还不是很清楚,偶然看了Understanding Unix/Linux Programming一书,对其原理有所了解,记录学习过程。命令解释器主要干了这么三件事: 1.接收用户输入命令 2.创建一个子线程执行用户输入的命令 3.父线程等待子线程执行完毕,继续接受用户命令下面是一个模拟命令解释器的过程,详情参见下
参考源:github: https://aceld.gitbooks.io/nginx-zh/content/22_zheng_shi_an_zhuang.html书籍:《nginx高性能 web服务器详解》测试工具客户端----postman: https://twitter.com/postmanclientlinux:centos7服务端: netty 编写小
kafka-clients 1.1.0 生产者与消费者源码简析概述参考生产者第一步—-将要发送的数据放入bytestreamorg.apache.kafka.clients.producer.KafkaProducer#KafkaProducerorg.apache.kafka.clients.producer.ProducerRecord#Produ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