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形式化验证是用数学方法证明软件正确性的技术,通过"定义数学规约-逻辑推导验证-输出结果"的流程,实现全场景覆盖的验证。相比传统测试的抽样检查,它能从根本上杜绝逻辑漏洞。主流工具分为高精度的交互式证明工具(如Coq、SAW)和自动化检测工具(如Frama-C、CBMC),已应用于密码算法、航天控制等关键领域。虽然存在学习成本高、验证耗时等局限,但随着AI辅助和工具优化,这项技术正

模糊测试作为一种自动化漏洞挖掘技术,通过向目标系统注入非预期数据来发现隐藏的安全缺陷。从1990年代的概念雏形到Google的OSS-Fuzz工业化应用,该技术已发展成为网络安全防御的核心支柱。文章系统阐述了模糊测试的技术原理(黑盒/白盒/灰盒)、主流工具链(AFL/libFuzzer)及在密码学库、操作系统等领域的实战案例,如OpenSSL的CVE-2023-0286漏洞。研究显示,AI与模糊测

差分隐私是数据时代保护个体隐私的关键技术,通过添加精心设计的噪声使查询结果难以区分是否包含特定个体数据,从而防止隐私泄露。其核心是平衡隐私保护(ε值越小噪声越大)与数据可用性(ε值越大噪声越小)。差分隐私技术体系包含隐私预算管理、噪声机制(拉普拉斯/高斯/指数机制)和增强技术(本地化差分隐私、同态加密等)。典型应用场景包括AI训练、统计分析和数据共享。针对动态数据场景,PVML方案通过动态预算分配
摘要: 随着物联网和嵌入式设备普及,传统密码库因体积大、性能低、冗余功能多,难以适配资源受限场景。轻量化裁剪通过需求分析、模块裁剪(保留核心算法/协议)、代码优化(删除冗余、硬件加速)和严格测试,实现密码库体积缩减(如从3MB降至320KB)、性能提升(加密延迟降低60%)和攻击面收敛。典型应用包括智能摄像头(AES/TLS1.3裁剪)、金融边缘节点(RSA优化)和医疗设备(国密算法适配),需结合
HPKE(混合公钥加密)融合对称与非对称加密优势,解决了传统加密在安全性与效率上的矛盾。其核心优势包括:临时密钥增强安全性,非对称仅用于密钥交换提升效率,灵活适配各类场景,并具备后量子加密扩展性。典型应用覆盖即时通讯、物联网和邮件系统,实现端到端加密保护。openHiTLS已完成算法落地,未来HPKE有望成为连接传统与后量子加密的桥梁,持续保障数字安全。
本文系统探讨了密钥管理在数据安全中的核心作用与全链路防护体系。文章从密钥生命周期管理(生成、存储、分发、使用到销毁)切入,详细解析了物理HSM、云KMS、混合模式等不同存储方案的技术原理与适配场景,并针对金融、电商、医疗等行业提供了落地实践方案。同时指出当前面临的量子计算威胁、多云孤岛等挑战,以及零信任、AI驱动的未来趋势。文章强调,有效的密钥管理需要构建"技术方案+运维管理"
本文对比分析了X86、ARM和RISC-V三大CPU架构的指令集及其密码算法加速能力。重点剖析了各平台的核心扩展指令集(如X86的AES-NI、ARM的SM4E、RISC-V的Zkne),详细展示了它们如何优化AES/SM4加密、SHA/SM3哈希等算法的硬件实现。性能对比显示,X86在服务器端SSL加速表现突出,ARM在移动端国密算法实现高效,而RISC-V则展现出模块化设计和后量子密码潜力。研
本文探讨轻量级加密技术面临的三大挑战与未来方向。首先,量子计算威胁传统加密安全,后量子密码需在资源受限设备上实现安全与效率平衡,如格基密码和编码方案的轻量化改进。其次,AI既能自动化挖掘算法漏洞,也能优化加密设计,但需解决可解释性问题。第三,形式化验证通过数学证明确保实现安全,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链路保障。未来轻量级加密需协同后量子、AI和形式化验证技术,在物联网时代为海量设备提供可证明的安全保障
想在开源领域有所建树,却苦于没有 Git 技能?《零基础轻松入门 Git 开源实践》来啦!GitCode 社区大神亲授!无论你是编程小白,还是对 Git 一窍不通的新手,这门课程都能带你轻松上手。本系列课程将从基础的 Git 概念讲起,手把手教你安装、配置,再到创建仓库、版本控制、分支管理等实操技能,循序渐进。让你在实践中掌握 Git 的精髓,开启你的开源之旅,速速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