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摘要:美国NIST发布SLH-DSA抗量子数字签名标准(FIPS 205),基于哈希函数特性抵御量子计算威胁。该算法源自SPHINCS+,通过WOTS+一次性签名、XMSS多消息认证和FORS高效结构实现无状态签名,支持128/192/256位安全级别。适用于电子政务、金融交易等长期安全需求场景,但存在签名长度(最高30KB)等优化挑战。开源项目openHiTLS已实现该算法。
摘要:江南天安向openHiTLS社区贡献XMSS后量子密码算法代码,该基于哈希函数的抗量子签名方案可抵御量子计算威胁。作为创始成员,江南天安凭借20年密码技术积累,为社区补充了哈希基签名方案,完善后量子算法矩阵。此举降低了行业应用门槛,推动构建抗量子安全生态。XMSS算法适用于物联网、区块链等高安全场景,其开源实现已在openHiTLS社区发布。(150字)
更为重要的是,openHiTLS还将充分发挥密码根社区的技术优势,推出后量子密码创新仓PQCP(Pioneer Quotable Crypto Provider),为标准化过程中的国产后量子算法及国际ISO后量子算法提供良好创新环境,并联合学术界、产业界共同推动创新后量子算法行业落地验证,加速其标准化进程。社区严格遵循国际密码标准,通过密码算法向量测试确保算法基础功能的正确性,同时采用跨平台交叉测

密钥封装机制(KEM)是一种通过三个算法(密钥生成、封装、解封装)在通信双方间建立共享密钥的技术。ML-KEM 的核心作用是:通信双方通过公共信道交换信息后,各自生成相同的共享密钥,该密钥可直接用于对称加密、认证等安全通信任务。其安全性基于模格上的学习误差问题(MLWE),该问题在量子计算模型下仍被认为具有计算困难性。
NIST发布FIPS 204标准,推出基于模格密码学的ML-DSA数字签名算法,以应对量子计算威胁。该算法通过密钥生成、签名和验证三阶段工作,其安全性建立在模格学习误差问题(MLWE)上,可抵御量子攻击。ML-DSA提供三个参数集(44/65/87)适应不同安全需求,适用于电子政务、金融交易等场景。相比传统算法,ML-DSA具有抗量子性、强不可伪造性等优势,标志着密码学进入后量子时代。未来将通过硬
HPKE(混合公钥加密)融合对称与非对称加密优势,解决了传统加密在安全性与效率上的矛盾。其核心优势包括:临时密钥增强安全性,非对称仅用于密钥交换提升效率,灵活适配各类场景,并具备后量子加密扩展性。典型应用覆盖即时通讯、物联网和邮件系统,实现端到端加密保护。openHiTLS已完成算法落地,未来HPKE有望成为连接传统与后量子加密的桥梁,持续保障数字安全。
玄知大模型(CryptoLLM)标志着密码学进入智能化时代。这一32B参数的垂直领域大模型在CryptoBench测评中超越GPT-4o,展现出三大核心能力:密码算法智能分析、协议智能设计和工程高效实现。其创新性体现在专业数据体系构建(50Btokens密码学知识池)和分层训练策略,成功应用于SM4-HCTR算法开发(90%代码自动生成)。 该模型突破传统密码学面临的理论深、落地难等困境,通过开放
玄知大模型(CryptoLLM)标志着密码学进入智能化时代。这一32B参数的垂直领域大模型在CryptoBench测评中超越GPT-4o,展现出三大核心能力:密码算法智能分析、协议智能设计和工程高效实现。其创新性体现在专业数据体系构建(50Btokens密码学知识池)和分层训练策略,成功应用于SM4-HCTR算法开发(90%代码自动生成)。 该模型突破传统密码学面临的理论深、落地难等困境,通过开放
玄知大模型(CryptoLLM)标志着密码学进入智能化时代。这一32B参数的垂直领域大模型在CryptoBench测评中超越GPT-4o,展现出三大核心能力:密码算法智能分析、协议智能设计和工程高效实现。其创新性体现在专业数据体系构建(50Btokens密码学知识池)和分层训练策略,成功应用于SM4-HCTR算法开发(90%代码自动生成)。 该模型突破传统密码学面临的理论深、落地难等困境,通过开放
摘要:CA/BrowserForum通过SC-081v3和CSC-31提案,将在2029年前将TLS/SSL证书有效期从398天缩短至47天,代码签名证书从39个月减至15个月。这一变革旨在提升网络安全,但对企业证书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手动管理成本将激增5-8倍,混合云、边缘计算等复杂环境加剧管理难度。解决方案包括采用ACME协议自动化、云原生Cert-Manager架构、企业级管理平台等。实施需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