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试实现邻接矩阵存储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函数接口定义:void DFS( MGraph Graph, Vertex V, void (*Visit)(Vertex) );其中MGraph是邻接矩阵存储的图,定义如下:typedef struct GNode *PtrToGNode;struct GNode{int Nv;/* 顶点数 */int Ne;/* 边数*/WeightType G[MaxVe
假设以S和X分别表示入栈和出栈操作。如果根据一个仅由S和X构成的序列,对一个空堆栈进行操作,相应操作均可行(如没有出现删除时栈空)且最后状态也是栈空,则称该序列是合法的堆栈操作序列。请编写程序,输入S和X序列,判断该序列是否合法。输入格式:输入第一行给出两个正整数N和M,其中N是待测序列的个数,M(≤50)是堆栈的最大容量。随后N行,每行中给出一个仅由S和X构成的序列。序列保证不为空,且长度不超过
参考代码#include<stdio.h>void Reverse(int x[],int a,int b);void Output(int x[],int n);int main(){int n,m;scanf("%d%d",&n,&m);int x[n];int i;for(i=0;i<n;i++){scanf("%d",&x[i]);}m=m%n;.
给定N个(长整型范围内的)整数,要求输出从小到大排序后的结果。本题旨在测试各种不同的排序算法在各种数据情况下的表现。各组测试数据特点如下:数据1:只有1个元素;数据2:11个不相同的整数,测试基本正确性;数据3:103个随机整数;数据4:104个随机整数;数据5:105个随机整数;数据6:105个顺序整数;数据7:105个逆序整数;数据8:105个基本有序的整数;数据9:105个随机正整数,每个数
本题要求实现函数,判断给定二叉树是否二叉搜索树。函数接口定义:bool IsBST ( BinTree T );其中BinTree结构定义如下:typedef struct TNode *Position;typedef Position BinTree;struct TNode{ElementType Data;BinTree Left;BinTree Right;};函数IsBST须判断给定的
给定一个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请设计一个函数删除所有值大于min而且小于max的元素。删除后表中剩余元素保持顺序存储,并且相对位置不能改变。函数接口定义:List Delete( List L, ElementType minD, ElementType maxD );其中List结构定义如下:typedef int Position;typedef struct LNode *List;struct
试实现邻接表存储图的广度优先遍历。函数接口定义:void BFS ( LGraph Graph, Vertex S, void (*Visit)(Vertex) );其中LGraph是邻接表存储的图,定义如下:/* 邻接点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AdjVNode *PtrToAdjVNode;struct AdjVNode{Vertex AdjV;/* 邻接点下标 */PtrTo
本题要求根据给定的一棵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结果,输出该树的先序遍历结果。输入格式:第一行给出正整数N(≤30),是树中结点的个数。随后两行,每行给出N个整数,分别对应后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结果,数字间以空格分隔。题目保证输入正确对应一棵二叉树。输出格式:在一行中输出Preorder:以及该树的先序遍历结果。数字间有1个空格,行末不得有多余空格。输入样例:72 3 1 5 7 6 41 2 3 4
“六度空间”理论又称作“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如图1所示。图1 六度空间示意图“六度空间”理论虽然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且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数十年来,试图验证这个理论始终是许多社会学家努力追求的目标。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