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量子物态基础研究国际会议在京召开
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暨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量子物态会议于11月17-20日在北京举办。会议汇聚了巴克利奖得主J.C.Séamus Davis等38位国际顶尖物理学家,围绕量子物态前沿议题展开研讨。400余位参会者通过学术报告、海报展示等环节深入交流,会议还组织了《科学》杂志编辑专题讲座。活动由《科学》杂志、中科院物理所等机构主办,旨在推动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创新。

活动合影 活动方供图
11月17日至20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暨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量子物态基础研究国际会议在北京举办。会议邀请了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高奖项巴克利奖获得者J.C. Séamus Davis与Steven Allan Kivelson等多位国际顶尖学者,400余位科研人员、青年学生、科技期刊和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作为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回顾了往届会议对促进物理学交流产生的积极影响,表达了搭建高水平学术桥梁、共同推进凝聚态物理领域学术创新、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的愿景。
会议期间,38位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爱尔兰、英国、法国等国的物理学家与杰出青年学者,围绕笼目材料、重费米子超导、镍基超导、二维材料中的新奇量子现象等前沿议题开展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与参会者进行研讨,推动量子物态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会议专门组织出版专题讲座,《科学》杂志资深编辑Jelena Stajic就论文写作与投稿进行讲解,分享经验并答疑解问,与科研人员进行深度交流。

优秀海报获得者 活动方供图
此外,会议还设立学术海报展示与交流环节。学术海报面向全球征集,经过筛选,54份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术海报集中展示了青年学者与学生在相关领域的优秀成果。会议评选出优秀海报奖,以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继续开展探索。
据悉,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创办于2018年,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与世界顶级期刊共同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本次会议由《科学》杂志/美国科学促进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真空学会、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
「免责声明」:以上页面展示信息由第三方发布,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我们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以上网页呈现的图片均为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侵权行为与我们无关,如有请直接微信联系g1002718958。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