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27日至28日2025(第二届)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新生态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数智技术赋能高等教育:融合创新·开放共享·引领未来”为主题,聚焦数字化驱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汇聚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事业单位代表,通过多维度研讨、典型案例分享、前沿技术展示等形式,深入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转化,携手构建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新生态。

图片

作为大会支持企业及GPU算力云服务企业代表,蓝耘科技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并在现场向与会嘉宾重点展示了蓝耘元生代系列产品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方案,充分彰显了其在资源供给、技术研发、服务支撑等维度的综合实力与深厚积淀,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驻足交流与广泛关注。

图片

蓝耘科技首席科学家孙雄勇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从算力到应用,赋能教育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主题报告,深入分享了蓝耘面向AI时代的教育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路径与落地实践。

图片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25)》与《教育数字化 2030 行动计划》加速落地,AI技术正深刻重塑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模式。孙雄勇指出,高校在推进人工智能 +”赋能教学创新、学习方式变革、智慧校园建设及治理体系升级过程中,常常面临算力资源匮乏、技术门槛高、产教衔接不足等挑战,构建高效调度、全校共享的AI一体化基础设施迫在眉睫。

针对上述痛点,孙雄勇提出了蓝耘的破局之策:以智算中心基础设施、平台层、应用生态层三大核心方案为依托,为高校打造AI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架构。

在专业化智算中心建设方面,孙雄勇表示,针对高校算力孤岛、资源利用率低、技术门槛高等难题,蓝耘可为高校提供从咨询规划、软硬件部署到运维运营的一站式服务。通过资源池化、智能调度技术,结合专业化运维保障与液冷技术,构建绿色高效算力基座,缓解高校资金与运维压力,满足高校AI训练、推理及图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需求,为教育智能化奠定坚实算力基础。

针对AI应用门槛高的问题,蓝耘依托GPU调度云平台AI模型训推平台、MaaS平台及智能体开发平台四大核心平台,构建起AI应用一体化技术生态闭环。孙雄勇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各平台功能亮点、应用延展及客户案例:容器云平台可提供秒级启动 GPU 实例与预装环境,实现资源快速部署与高效利用;AI模型训推平台覆盖AI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MaaS平台通过标准化API接口,让非专业师生也能拥有开箱即用AI能力;智能体开发平台则支持低门槛AI应用构建,结合MCP与行业数据,推动AI从工具向理解意图、规划任务、主动执行的智能伙伴转变。四大平台层层递进,精准匹配不同师生需求,在激发跨学科创新协作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体验,实现AI技术的普惠化应用。

在弥合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实际需求鸿沟方面,孙雄勇介绍,蓝耘元生代一体化平台提供高保真行业沙箱,通过私有化部署,为高质量实习实训提供解决方案。平台助力高校开展全栈技术实训及校企联合课程开发,让学生在校内即可参与真实商业项目,培养具备准工程师实战能力的人才,响应国家职业技能提升与新双高建设要求。

此外,蓝耘通过垂类智能体开发平台与MaaS平台,帮助师生轻松构建覆盖教务管理、毕业论文管理等多元场景的AI助手。同时,发起并协助高校举办各类AI应用创新赛事,培育校园AI原生文化,让AI创新的种子在各学科领域落地生根,孙雄勇总结道:我们致力于校园智慧化与创新生态构建,让AI技术真正赋能每一个师生,推动构建AI原生教育生态。

未来,蓝耘将不断筑牢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底层根基,依托算力、数据、AI模型的一体化协同创新,AI时代浪潮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型人才培育注入不竭动力,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蓝耘力量。

Logo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