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5年“互联网+”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时的盛况吗?那时候,我们忙着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用连接重构商业逻辑。

在这过去十年里,“互联网+”把信息、服务和人连接起来,极大提升了社会运行效率;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把连接转化为智能决策与预测能力,推动生活方式、产业结构和城市治理,我们正在见证一场更具颠覆性的数字革命。

01政策号角已吹响:AI 成为国家顶层设计核心

2025 年 7 月,《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印发,首次将“人工智能+”定位为未来十年数字经济主引擎,与 2015 年“互联网+”顶层设计遥相呼应。同期,《数字中国建设 2025 行动方案》提出八大重点行动——“人工智能+”位列其中,目标直指制造、交通、医疗等千行百业的深度场景融合。

一句话,AI 不再是“工具箱”,而是“操作系统”。

图片

02技术范式升级:从“连接”到“认知”的四重跃迁

图片

正如《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所指出:我国数字经济正加速从“连接驱动”迈向“智能驱动”,2025 年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已突破 84%,AI 应用占比三年翻番。

03产业一线速写:当 AI 进入车间、医院与城市

  1. 智能制造:在广西,15% 的转型企业已部署 AI 视觉检测、预测性维护等系统,平均设备数控率 86%,生产效率提升 40%+。

  2. 智慧能源:卡奥斯 COSMOPlat 助力新金集团打造“智慧空压站”,节能 30%,全生命周期减碳 2.6 万吨,让“经验炼铁”升级为“算法炼铁”。

  3. 智慧交通:深圳、北京相继启动“AI 原生城市”试点,L4 级自动驾驶公交、智能红绿灯让通行效率提升 30%,交通事故率下降 18%。

  4. 智慧医疗:AI 辅助诊断系统可在 3 秒内完成肺结节筛查,准确率比肩主任医师,已在全国 3000 余家基层医院落地,累计服务 2800 万人次。

04企业行动清单:跃迁窗口期如何“上车”?

  1. 数据资产化:先把沉睡的工业数据、客户数据“洗”干净、标清楚,上线企业级数据中台。

  2. 场景 AI 化:从“高频+痛点”切入,优先落地视觉质检、智能排产、AI 客服等 ROI 清晰的场景。

  3. 模型行业化:联合生态伙伴基于通用大模型打造“垂直小模型”,让 AI 听得懂“行业黑话”。

  4. 组织 AI 化:设“首席人工智能官(CAIO)”,建立 AI 治理委员会,把算法伦理、数据安全写进 KPI。

  5. 商业生态化:接入产业互联网平台,与上下游共享算法、算力和数据,形成“智能协同网”。

05未来展望:智能体将成为商业“新基建”

2025 被视为“智能体元年”。从石油化工到钢铁煤炭,从糖业到新能源,越来越多“行业大模型+智能体”组合,正在把老师傅的经验转化为算法,把设备数据转化为决策,把单点效率转化为系统生产力。

当每一家企业都能低成本拥有专属“AI 员工”,当每一条产业链都能实时自优化,我们终将迎来一个“自动驾驶”的经济体——它自我学习、自我进化、自我增值。

AI 已来,唯快不破!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一次生产函数的重构、一场发展逻辑的刷新。站在 2025 的新起点,抓住“人工智能+”,就抓住了未来十年的船票。

数智跃迁,不进则退;AI 已来,唯快不破!

Logo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