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进程、线程、任务调度】一 Linux进程生命周期 僵尸进程的含义 停止状态与作业控制 内存泄漏的真实含义 task_struct以及task_struct之间的关系
Linux进程、线程、任务调度之一本篇文章主要记录以下学习内容:Linux进程生命周期(就绪、运行、睡眠、停止、僵尸)僵尸的含义停止状态与作业控制, cpulimit内存泄漏的真实含义task_struct以及task_struct之间的关系初见fork和僵尸1、进程控制块PCBTask_struct (PCB) 通俗一点的说就是描述进程资源的结构体,也可以称为进程描述符。在...
- 学习交流加(可免费帮忙下载CSDN资源):
- 个人微信: liu1126137994
- 学习交流资源分享qq群1(已满): 962535112
- 学习交流资源分享qq群2: 780902027
本篇文章主要记录以下学习内容:
- Linux进程生命周期(就绪、运行、睡眠、停止、僵尸)
- 僵尸的含义
- 停止状态与作业控制, cpulimit
- 内存泄漏的真实含义
- task_struct以及task_struct之间的关系
- 初见fork和僵尸
1、进程控制块PCB
Task_struct (PCB) 通俗一点的说就是描述进程资源的结构体,也可以称为进程描述符。在这个结构体中存放着这个进程所需要的所有资源的结构的描述。例如我们能想到的进程肯定有进程id,进程的内存管理,对文件的管理,对信号的管理等,那么PCB中就肯定存有类似于下面的结构:
其中PID的数量是有限的,在我自己的Linux系统中是32768
$ cat /proc/sys/kernel/pid_max
32768
所以我们不能无限制的创建进程。
那么在Linux中Task_struct是如何被管理的呢?
- 形成链表
-
形成树
因为链表遍历的开销比较大,所以会在链表的基础上,形成树结构,这样会使对进程描述符的遍历的时间复杂度更低
-
形成哈希 :pid->task_struct
为了更加快捷的访问到进程描述符,可以让进程的pid作为索引,形成哈希结构,这样在实现进程的调度算法时,效率会更高效。
2、进程的生命周期
上图表示了进程的六种状态,就绪态,运行态,深度睡眠态,浅睡眠态,停止态,僵尸态。
就绪态和运行态在数值上是相等的,都是由宏TASK_RUNNING定义。就绪态和运行太可以相互转换,运行态可以到停止态(例如ctrl+z),停止态可以恢复到就绪态。
其中,就绪态,运行态,停止态很好理解,这里不再赘述。
- 深睡眠
进程处于睡眠态(调用sleep),等到资源到位,就可以被调度(变成就绪态TASK_RUNNING)。 - 浅睡眠
进程处于睡眠态(调用sleep),等到资源到位,或者收到信号,就可以被调度(变成就绪态TASK_RUNNING)。
正常的进程睡眠都是浅睡眠,但是内核中有一些进程处于睡眠态不希望被信号打断,那么它就会处于深睡眠状态。
- 僵尸态
资源已经释放,没有内存泄漏等!!!
但是 Task_struct还在,这样的话,父进程可以根据子进程的Task_struct结构体存的退出码,查出子进程的死因。
有内核代码如下:
3、作业控制(cpulimit)
有时候我们的进程的CPU占用率非常高,为了使其他进程可以获得CPU时间,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手段降低进程的CPU占用率。
其中cpulimit是之前比较常用的一个命令,它利用间断性的使进程处于停止态,从而降低进程的CPU占有率。
假设我的进程是一个死循环,且CPU占有率很高,则通过以下命令可以降低该使进程号为10111的进程的CPU占有率变为20%。
$ cpulimit -l 20 -p 10111
cpulimit的原理:
4、内存泄漏到底是什么
- 内存泄漏不是进程死了内存没释放
如果进程死了(退出或者变成僵尸),它所占有的内存资源会瞬间全部释放。
- 内存泄漏是进程活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存消耗越来越多
5、初见fork
1. 初识fork
看下面程序打印几个hello?
int main() {
fork();
printf("hello\n");
fork();
printf("hello\n");
while (1);
return 0;
}
假设p1是main函数这个进程,进入函数后,fork产生一个子进程p2,p1和p2各打印一个hello,接着p1和p2又各fork(),分别又产生两个hello,所以一共打印6个hello。
运行下面程序看如何打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wait.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
pid_t pid;
pid = fork();
if(pid==-1){ /* 创建不成功 */
perror("Can't creat new process");
exit(1);
}
else if(pid==0){ /* pid==0,子进程运行代码 */
printf("a\n");
}
else { /* 父进程运行代码 */
printf("b\n");
}
/* 父子进程都运行的代码 */
printf("c\n");
while(1);
}
运行结果为:
- 结果分析:
fork()函数的返回值是返回两次的,在父进程中返回子进程的pid,在子进程中返回0。借此我们可以在代码中区分开父子进程运行的代码。
进入函数后首先fork(),产生一个子进程,在子进程的进程空间的环境创建好之前,父进程就已经运行完并打印了b和c,然后子进程打印a和c。
2. 子死父清场(life_period.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wait.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
pid_t pid,wait_pid;
int status;
pid = fork();
if (pid==-1) {
perror("Cannot create new process");
exit(1);
} else if (pid==0) {
printf("child process id: %ld\n", (long) getpid());
pause();
_exit(0);
} else {
#if 1 /* define 1 to make child process always a zomie */
printf("ppid:%d\n", getpid());
while(1);
#endif
do {
wait_pid=waitpid(pid, &status, WUNTRACED | WCONTINUED);
if (wait_pid == -1) {
perror("cannot using waitpid function");
exit(1);
}
if (WIFEXITED(status))
printf("child process exites, status=%d\n", WEXITSTATUS(status));
if(WIFSIGNALED(status))
printf("child process is killed by signal %d\n", WTERMSIG(status));
if (WIFSTOPPED(status))
printf("child process is stopped by signal %d\n", WSTOPSIG(status));
if (WIFCONTINUED(status))
printf("child process resume running....\n");
} while (!WIFEXITED(status) && !WIFSIGNALED(status));
exit(0);
}
}
- 在if 1不改为if 0的情况下
编译运行程序,杀死子进程,查看父进程的僵尸态
编译运行:
$ gcc life_period.c
$ ./a.out
Child process id:6426
另开一个终端先看父子进程的状态:
然后杀死子进程:
$ kill -9 6426
再查看状态:
可以看到,子进程(pid=6426)的状态已经变味僵尸态
- 在if 1改为if 0的情况下
编译运行程序,杀死子进程,查看父进程的僵尸态
编译运行:
$ gcc life_period.c
$ ./a.out
Child process id:6430
另开一个终端先看父子进程的状态:
然后杀死子进程
$ kill -9 6430
在第一个终端可以看到子进程被杀死的原因
然后父进程也退出。
可以看出父进程可以通过waitpid()函数回收子进程的task_struct结构。
6、总结
- 理解Linux进程的生命周期(六种状态)
- 理解task_struct结构
- 理解僵尸进程(资源已经释放,Task_struct结构还在)
- 理解内存泄漏的真实含义
- 理解fork与僵尸态
- 动手写上述实验代码并自己编译运行
学习探讨加:
个人微信:liu1126137994
个人qq :1126137994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