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利用脚手架搭建项目的时候,main.js

new Vue({
  store,
  router,
  render: h => h(App)
}).$mount('#app')
这是我一个项目中的,和实际可能有一点不一样,不过意思雷同。

new 一个Vue对象,然后挂载$mount方法,通过自定义Render方法、template、el等生成Render函数,

我这里使用的render,当数据发生变化时,Render函数执行生成VNode对象,通过patch方法,对比新旧VNode对象,通过DOM Diff算法,添加、修改、删除真正的DOM元素.

这是一整个new Vue的渲染过程。


我们看到render指向的是App,就是App.vue,然后页面通过路由,把页面都放到App.vue里面,于此,一个单页面应用诞生了。


渲染过程中,提供了三种渲染模式,自定义Render函数、template、el均可以渲染页面,也就是对应我们使用Vue时

自定义Render函数:

Vue.component('anchored-heading', {
    render: function (createElement) {  return createElement(  'h' + this.level, // name 标签名称  this.$slots.default // 子组件中的阵列  )  },  props: {  level: {  type: Number,  required: true  }  } })
template写法:

let vue = new Vue({
    data: {
        msg: 'test'
 },  template: '<div>{{msg}}</div>' })
 el写法:

let vue = new Vue({
    el: '#app',
    data: { message: 'Hello Vue!' } })
这三种渲染模式最终都是要得到Render函数, 只不过用户自定义的Render函数省去了程序分析的过程,等同于处理过的Render函数,而普通的template或者el只是字符串,需要解析成AST,再将AST转化为Render函数,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得到Render函数。

如果是比较简单的逻辑,使用template和el比较好,因为这两种都属于声明式渲染,对用户理解比较容易,但灵活性比较差,因为最终生成的Render函数是由程序通过AST解析优化得到的

而使用自定义Render函数相当于人已经将逻辑翻译给程序,能够胜任复杂的逻辑,灵活性高,但对于用户的理解相对差点。

在Vue.js 2.0中javascript模拟DOM模型树就是VNode,Render函数执行后都会返回VNode对象.

VNode的数据结构中还有VNodeData、VNodeDirective、VNodeComponentOptions,这些数据结构都是对DOM节点的一些描述,

DOM模型树通过DOM Diff算法查找差异,将差异转为真正DOM节点,

Render函数执行生成了VNode,而VNode只是Virtual DOM,我们还需要通过DOM Diff之后,来生成真正的DOM节点,

当VNode为真实元素或旧的VNode和新的VNode完全相同时,直接调用createElm方法生成真实的DOM树,当VNode新旧存在差异时,则调用patchVnode方法,通过比较新旧VNode节点,根据不同的状态对DOM做合理的添加、删除、修改DOM,再调用createElm生成真实的DOM树.


这是一篇临时记录,未完待续···

Logo

前往低代码交流专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