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而且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AI领域的实战技巧,可以关注「技术狂潮AI」公众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新最热的AIGC领域的干货文章和案例实战教程。

一、知识检索增强的基本概述

1.1、知识检索增强技术提出的背景

1.1.1、LLM的缺陷

知识检索增强技术的提出背景主要源于当前基于LLM(大规模语言模型)的知识检索存在诸多缺陷。首先,LLM往往存在幻觉现象,即在生成结果时可能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其次,由于知识库的更新频率较低,导致所获取的信息往往已经过时,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此外,LLM在处理参数化知识时效率较低,无法快速准确地响应用户的查询。另外,当前的LLM缺乏对专业领域的深度知识,难以满足领域精准问答的需求,并且推理能力相对较弱,无法进行复杂推理与分析。

1.1.2、实际应用的需求

与此同时,实际应用对知识检索提出了新的需求。首先,实际应用需要领域精准问答,即针对特定领域的问题能够给出准确、精细的答案。其次,随着数据更新速度的加快,知识检索系统需要能够及时更新数据,保持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此外,生成内容需要可解释可溯源,用户需要了解信息生成的过程与依据,以提高用户对信息的信任度。同时,成本可控也是实际应用对知识检索系统的要求之一,系统需要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最后,数据隐私保护也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知识检索系统需要保障用户数据的隐私安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知识检索增强技术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前基于LLM的知识检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满足实际应用对知识检索系统的新需求。

1.2、RAG 检索增强生成

LLM(Language Model for Retrieval)是一种基于大规模文档检索的语言模型,通过检索相关信息并生成回答来完成问题回答或文本生成的任务。

与传统的大模型训练相比,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方法则不需要重新训练整个大模型,而是通过外挂知识库来完成特定任务。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知识密集型的任务,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库来生成回答或文本。通过RAG模型,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领域的问题,提高问题回答或文本生成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RAG模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能够更好地结合信息检索和文本生成的能力,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RAG模型有望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智能化应用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1.3、外挂知识库 vs 知识参数化

大模型的优化方式中,外挂知识库和知识参数化是两种不同的增强策略。外挂知识库指的是在模型外部构建一个知识库,当模型需要特定知识时,可以直接从这个库中检索信息。这种方式适合于知识更新频繁且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场景,能够快速反映最新的数据变化。而知识参数化则是将知识直接内嵌到模型的参数中,通过训练使模型学会这些知识。这种方式使得知识与模型紧密结合,响应更快,但更新知识需要重新训练模型,适用于知识相对稳定的场景。

大模型优化方式:

1)、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通过设计合理的提示(Prompt),可以引导模型更好地理解任务需求和上下文信息,从而提高模型的输出质量。提示工程要求对模型的预测方式有深入了解,以便设计出能够有效激发模型潜能的提示。

2)、检索增强(Retrieval Augmentation):在模型运行时动态地从外部知识库中检索信息,并将其与模型当前处理的内容结合起来,以增强模型的知识理解和回答能力。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利用大量动态变化的外部信息来支持决策和回答的场景。

3)、指令微调(Instruction Fine-tuning):通过对模型进行额外的微调,使其更好地理解特定的指令或命令。这通常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来指导模型学习如何响应特定的指令。

1.4、RAG vs Fine-tuning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检索增强生成是一种结合信息检索和文本生成的技术,旨在提高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性能。它可以从一个大型知识库中检索与输入相关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作为上下文和问题一起输入给模型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方式,RAG可以帮助模型生成更加准确、相关和丰富的回答。简单说,RAG就是先检索后生成,让模型“有据可依”。

而Fine-tuning则是一种更常见的优化方法,它通过在特定任务上对预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额外训练,使其在该任务上表现更好。Fine-tuning通常需要较少的数据和计算资源,并且可以使模型更加精确地适应特定任务的需求。

1.5、知识检索增强的使用场景

知识检索增强技术(RAG)适用于以下场景:

数据长尾分布:当数据分布呈现长尾形态时,RAG能够通过检索覆盖到稀有或少见案例,提升模型在这些长尾数据上的表现。

知识更新频繁:对于那些知识点经常更新或变化的领域,如新闻、科技等,RAG可以通过实时检索来确保提供最新信息。

回答需要验证追溯:在需要提供可验证来源的应用场景中,RAG允许用户追溯答案来源,增加了回答的可信度。

领域专业化知识:对于一些需要深度领域知识支持的场景,如医疗、法律咨询等,RAG可以提供丰富且专业的背景信息来支持决策。

数据隐私保护:在处理敏感数据时,RAG可以设计为不直接访问原始数据,而是通过检索已经脱敏或处理过的信息,以保护用户隐私。

二、知识检索增强技术的主要范式与发展历程

2.1、RAG 的典型范式(Native RAG)

RAG,即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是一种结合了检索和生成的方法,主要用于知识问答等任务。Naive RAG是RAG的一种典型范式,其主要步骤包括构建数据索引、检索和生成。

2.1.1、步骤1:构建数据索引:

在构建数据索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大量文档分割成均匀的小块,这些小块被称为“文本块”,每个文本块包含了一段原始文本信息。这种分割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根据段落、句子或者其他自定义的规则进行分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检索的精确度,因为小块的文本更容易与具体的查询进行匹配。然后,利用编码模型为每个文本块生成Embedding。这个编码模型可以是预训练的语言模型,例如BERT、GPT等。这个过程类似于对文本内容进行指纹化,使其能够在向量空间中被有效地识别和检索。最后,将这些Embedding存储到专门设计的向量数据库中,如FAISS或Chroma,以便于后续快速检索。

2.1.2、步骤2:检索

在检索阶段,模型接收到用户的查询(Query),然后利用编码模型将查询转换为向量形式,并在向量数据库中进行相似度比较,找出与查询最相关的K个文本块。这个过程是基于向量空间中的距离度量,比如余弦相似度,确保检索出来的文本块与用户问题在语义上尽可能接近。

2.1.3、步骤3:生成

在生成阶段,原始查询和检索得到的文本块结合起来作为输入,送入语言模型中。这里的语言模型可以是GPT系列或其他能够生成自然语言文本的模型。模型综合考虑输入的查询和相关文本块内容,生成一个连贯且信息充实的回答。这一步骤是整个RAG系统的核心,它将检索到的信息与用户需求结合起来,产生有用的输出。

RAG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利用大量的外部知识,适合处理知识更新频繁、回答需要验证追溯、领域专业化知识以及数据隐私保护等场景。同时,RAG的结果通常可以追溯到特定的数据源,提供了较高的可解释性和可溯源性。

2.2、RAG 的典型范式(Dynamic/Advanced RAG)

DynamicAdvanced RAG中,系统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检索和生成,而是通过多个优化步骤来提升整体性能和回答质量。

1、索引优化:在这一步骤中,可以采用滑动窗口技术对文本块进行更智能的分割,以捕获更多上下文信息;细粒度分割可以帮助模型更精确地定位到相关信息;而元数据的使用则能够提供额外的信息维度,辅助模型更好地理解和检索内容。

2、前检索模块:在正式检索之前,前检索模块可以进行多种预处理操作。比如通过检索路由确定最适合当前查询的检索策略;摘要和重写可以优化查询表达,使其更加清晰;置信度判断则帮助系统预估答案的可靠性。

3、后检索模块:在完成初步检索后,后检索模块进一步提升结果质量。重排序根据各种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序,确保最相关的信息被优先考虑;而对检索内容进行过滤则可以去除不相关或质量不高的信息,保证最终输入到生成模块的内容是最优质的。

2.3、模块化RAG(Modularized RAG)

模块化RAG是对传统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模型的扩展和改进,它通过引入不同的模块来增强模型的功能和灵活性。每个模块负责执行特定的任务,通过模块间的协作,可以更有效地处理复杂的信息检索和内容生成任务。

原生RAG模式首先对输入的问题进行阅读理解,然后根据理解的结果检索相关文档或信息,最后基于检索到的内容生成回答。这种模式适用于标准的问答任务,特别是当问题需要结合特定数据或知识源来回答时。

DSP模式在2022年提出,它引入了Demonstrate(演示)模块,该模块通过示例来引导搜索和预测过程。在这种模式下,系统首先展示相关的信息或案例,然后进行信息搜索,接着预测可能的回答方向或内容,最后生成具体的回答。DSP模式强调了示例在信息检索和回答生成中的作用。

在Rewrite-Retrieve-Read模式中,系统首先对用户的查询进行重写,以更准确地表达问题的意图。随后进行信息检索,并对检索到的内容进行阅读理解。这一模式强调了对原始查询进行优化处理的重要性,以提高检索效率和回答质量。

Rewrite-then-read模式是在2023年被提出,它先执行Retrieve(检索)步骤获取相关信息,然后通过Read(阅读理解)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通过Generate(生成)步骤输出回答。与之前的模式相比,这一模式更加注重在生成回答之前对信息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2.4、RAG 的三大灵魂拷问

2.4.1、检索什么?

检索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检索结果的质量和后续生成任务的效果。检索的粒度可以从最小的词元(Token)扩展到词组、句子、段落,甚至是结构化的实体和知识图谱。粒度越小,检索出的信息可能越精确,但可能丢失上下文;粒度越大,可能获取更丰富的上下文信息,但准确度和相关性可能降低。知识图谱提供了丰富的结构化信息,但检索效率和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图谱本身的质量和覆盖度。

2.4.2、什么时候检索?

检索时机的选择关系到模型在处理不同任务时的灵活性和效率。单次检索可能更快,但可能无法覆盖所有相关信息;每个Token或每N个Token进行检索可能提高相关性,但会大幅增加计算成本;自适应检索则试图在效率和效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合适的检索策略对于优化模型性能至关重要。

2.4.3 怎么使用检索的结果?

检索结果可以在不同的模型层级中使用:输入层、中间层或输出层。在输入层使用检索结果通常实现较为简单,但可能限制了模型处理更多知识块的能力;在中间层使用可以增加模型处理信息的深度,但会增加模型复杂性;在输出层使用则能够确保生成内容与检索信息高度相关,但可能牺牲一定的推理速度。

2.4.4、其他问题

在什么阶段增强?

RAG模型可以在不同阶段进行增强:预训练阶段、微调阶段以及推理阶段。预训练可以帮助模型学习到丰富的语言表示和知识,微调阶段可以根据特定任务调整模型参数,推理阶段则是实际应用中动态整合知识的过程。

检索器如何选择

不同的检索器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BERT、RoBERTa等模型擅长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而基于图的嵌入(如BGE)则适合处理结构化数据。选择合适的检索器对于提高检索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生成器如何选择

生成器负责根据检索到的内容产生自然语言文本。GPT、Llama、T5等不同的生成模型有着不同的设计和优化目标,选择合适的生成器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进行。

2.5、RAG 的关键问题——检索什么?

在选择检索粒度时,较粗的粒度如段落或文档级别的检索能够召回更多的信息,有助于提高覆盖率,尤其是在回答需要广泛知识的问题时。然而,这种方法也会带来大量不相关或冗余的信息,导致精确度降低。这就需要后续的处理过程能够有效筛选和集中于有用信息,减少对无关信息的处理,以提高整体效率和输出质量。

对于长尾问题或跨领域问题,大粒度检索能够提供更广泛的信息范围,从而增加找到答案的可能性。这种方法在处理少见或特殊问题时尤其有效。然而,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来保存检索到的大量数据,并且可能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资源来处理这些数据。

利用知识图谱(KG)进行检索可以提供丰富的语义和结构化信息,这对于理解复杂问题和生成详细回答非常有帮助。但是,知识图谱的构建和维护成本较高,且检索效率通常低于简单文本的检索。此外,检索质量极大依赖于知识图谱本身的质量和完整性。

2.6、RAG 的关键问题——如何使用检索内容

在推理过程中,集成检索到的信息到生成模型的不同层级中

2.6.1、输入/数据层

在输入层集成检索内容是最直接的方法。它可以通过扩展输入序列来实现,例如将检索到的文本直接拼接到问题之后。这种方法实现简单,但由于输入长度的限制,它不能支持大量知识块的检索。此外,由于模型通常在这一层进行较少的处理,所以优化空间相对有限。

2.6.2、模型/中间层

在模型中间层集成检索内容可以让模型在生成回答前对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处理。这可以通过将检索结果作为额外的上下文输入给Transformer模型等结构来实现。这种方法允许模型利用更多的知识块进行决策,但同时也增加了模型的复杂度,并且需要额外的训练来优化这些中间层。

2.6.3、输出/预测层

在输出层集成检索内容意味着模型在生成每个Token时都会考虑检索到的信息。这可以确保生成内容与检索结果高度相关,但由于每次生成都需要重新考虑检索内容,因此会大幅降低效率。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输出质量要求极高的场景。

2.7、RAG 的关键问题——什么时候检索

2.7.1、在推理中仅进行一次检索

仅在推理开始时进行一次检索,可以快速提供信息给模型,但是如果问题的上下文在生成过程中发生变化,这些初期检索到的信息可能不再相关。因此,这种方法虽然效率高,但可能会牺牲答案的相关性和准确度。

2.7.2、自适应地进行检索

自适应检索试图根据生成过程中的需要动态决定何时进行检索。这种方法旨在平衡效率和信息质量之间的矛盾,但它依赖于复杂的决策机制来确定最佳的检索时机,可能无法总是达到最优解。

2.7.3、每生成N个Tokens去检索一次

这种策略通过在生成过程中定期进行检索来确保信息的新鲜度和相关性。尽管这样可以在生成过程中不断更新上下文信息,但它也会导致效率降低,并且可能引入不必要的冗余信息,增加了后续处理的难度。

2.8、RAG 发展历程总览

从预训练阶段开始,RAG及其后续发展的模型如Realm、Retro等,都在不断地探索如何更有效地结合检索与生成。这些模型通过结合大规模语料库预训练和特定任务微调,来提升模型对知识的理解和利用能力。

在微调阶段,模型通过特定任务数据进行微调,以更好地适应特定应用场景。例如,AAR、REPLUG等技术通过微调来增强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使其能够更准确地处理复杂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推理阶段的效率和准确度至关重要。KNN-LLM、RETOMATION等技术通过优化推理过程来提高模型的实际运行效率和输出质量。这些技术努力在保持高质量输出的同时,减少计算资源消耗和响应时间。

三、知识检索增强的关键技术与效果评估

3.1、检索内容优化

3.1.1 索引优化

Small-2-Big策略是指在较小的文本单元(例如句子)上创建索引,然后在大语言模型生成过程中逐步扩大搜索窗口的范围。这种方法允许模型在保持文本上下文连贯性的同时,动态调整检索焦点的粒度,从而提高了检索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滑动窗口技术通过在整个文本上滑动固定大小的窗口来创建索引,可以有效避免在检索时产生的语义割裂问题。这种方法确保了即使是跨越多个窗口的信息也能被连续地捕获和利用。

摘要方法则是先对较大的文档进行摘要,然后在检索时先找到相关的摘要,再从与摘要对应的完整文档中检索具体的文本块。这种策略可以减少检索时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同时依然能够定位到详细的信息。

3.1.2 添加元数据

在检索系统中添加元数据,如示例、页码、时间、类型和文档标题等,可以帮助模型更好地理解文档内容和结构,从而提高检索的准确率和相关性。元数据作为检索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信息,能够提供更多维度的线索,辅助模型进行更精确的信息定位。

3.1.3 元数据筛选/扩充

伪元数据生成是指通过为查询生成一个假设性的文档来增强检索能力,并通过这个过程生成能够回答查询的具体文本块。这种方法可以提升模型对于查询意图的理解,从而提高检索结果的质量。

元数据过滤器则涉及对文档进行分离和标记,在查询期间进行语义及元数据双重筛选。这不仅仅是基于内容本身的匹配,还包括了对文档属性的考量,使得检索结果更加精细和准确。

3.2、结构化语料

分层组织检索语料库是一种高效处理结构化信息的方式。通过将检索内容按摘要、文档等层级组织,可以先通过摘要快速定位到最相关的文档节点,然后再探索与该节点相关联的其他信息。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检索效率,还能够通过关联探索发现更丰富的背景信息。

对于嵌入了对象(如表格、图形)的文档,可以先检索到引用这些对象的实体,再进一步查询这些对象背后的详细信息。例如,在一个涉及财务报表的查询中,模型可以首先定位到提及特定财务指标的段落,随后再深入到具体的表格数据中去提取精确数值。这样的结构化检索方式能够使得复杂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直观和高效。

3.3、Embedding优化

3.3.1 选择更合适的Embedding模型

在RAG系统中,选择合适的嵌入向量(Embedding)模型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有多家知名的嵌入向量提供商,例如OpenAI、Cohere、M3E、llmrails、BAAI和voyage ai等,它们各有特点。选择时应考虑其嵌入向量的语义表达能力、覆盖的语种、实时性能以及成本效益等因素。不同供应商的技术和服务可能更适合特定的应用场景或需求,因此,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

3.3.2 微调Embedding模型

为了提高检索的精确度和相关性,可以对Embedding模型进行微调,使其更好地适应特定的领域检索库和下游任务。微调可以在模型训练时注入领域特定的知识,增强模型对特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能力。此外,可以利用Adapter模块来实现嵌入向量模型与检索库之间的更好对齐,这样可以在不改变整个模型结构的前提下,调整模型以适应特定任务的需求。

3.4、流程优化

3.4.1 迭代

迭代检索是指在RAG系统中不断循环地进行检索,以获取更细致、更深入的知识。技术如ITER(Iterative Retrieval)和Step-Back Prompting能够使系统在每次迭代中根据前一次的结果调整检索策略,逐步深入到问题的核心,从而获取更加精确和全面的信息。

3.4.2 自适应

自适应检索是指让大型语言模型(LLM)动态地判断何时以及在什么范围内进行检索。技术如FLARE(Flexible Retrieval)和Self-RAG允许模型根据当前的任务和已有的信息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额外的检索,以及检索的深度和广度。这种自适应机制可以提高检索的效率和效果,因为它允许模型更加智能地决策,而不是盲目地遵循固定的检索流程。

3.5、如何评估RAG的效果

RAG模型的效果评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独立评估端到端评估两种主要方式。在独立评估中,可以通过检索评估和生成评估来对模型的效果进行量化分析。检索评估主要关注检索系统检索到的文本块与查询的相关性和质量,通过指标如MRR、Precision、NDCG等来量化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和有用性。而生成评估则通过对外部知识库分块,使用大型语言模型生成问题,来检验模型生成问题的能力以及所生成问题与文本块的匹配度。另外,端到端评估中的无标签评估指标主要用于评估生成内容的质量,有标签评估则着重于评估生成答案的事实正确性。此外,人工/GPT评估结合了人类评判者的主观判断和GPT模型的自动评分,以获得更为全面的评估结果。

在评价体系方面,RAGAS主要包括生成、检索、正确率、检索准确率、答案相关性和检索召回率等指标,用于评价模型对问题回答的质量、检索内容与问题的相关度、生成答案的事实准确性以及系统检索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所有相关信息的能力。而RGB评价体系则主要包括信息整合、噪声鲁棒性、反事实鲁棒性和否定拒绝等指标,用于评估系统在整合多个信息源时的能力、对错误或无关信息的抵抗能力、对假设性或虚构信息处理的稳健性以及拒绝错误或不相关答案的能力。

综上所述,RAG模型的效果评估需要综合考虑独立评估和端到端评估两种方式,并结合不同的评价体系来全面评估模型的效果。通过量化指标和综合评价体系的应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RAG模型在生成答案质量、信息检索相关度、准确性和鲁棒性等方面的表现,为模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四、知识检索增强技术栈与行业实践浅析

4.1、RAG 技术栈选择

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栈主要有 LangChain、LlamaIndex、FlowiseAI、AutoGen,他们各自的特点具体如下: 1)LangChain:LangChain拥有模块化和全面功能上优点,可以灵活地将其组装以适应多样化的应用需求。然而,其行为的不一致性和对API细节的隐藏,可能导致模型预测的困难和对系统的控制理解不足,因此在灵活性上存在一定的局限。 2)LlamaIndex:LlamaIndex专注于提供高效的知识检索,通过优化索引 and 检索算法,保证了检索的速度和精度。但其需要与其他系统配合使用的特性,可能使得在定制化服务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3)FlowiseAI:FlowiseAI的强项在于易用性和流程可视化,为用户提供了快速上手的可能。然而,由于其功能的相对单一,对于需要复杂场景支持的应用,可能需要寻求其他更强大的解决方案。 4)AutoGen:AutoGen的强项在于适配多智能体场景,处理多参与者的复杂对话情境。但在多轮对话处理上,其较低的效率可能会形成应用瓶颈。 总的来说,这四种技术栈LangChain、LlamaIndex、FlowiseAI、AutoGen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LangChain的模块化设计和全面的功能使其在处理多样化应用时充满灵活性,但其行为的不一致性和API细节的隐藏可能给模型预测以及系统控制带来困扰。LlamaIndex专注于提供高效的知识检索,优化了索引和检索算法,保证了检索速度和准确性,不过,其依赖于其他系统的特性可能会在提供定制化服务时造成一定的局限。FlowiseAI以其易用性和流程可视化著称,使得用户可以快速上手,然而,其在处理复杂场景支持的应用上可能需要额外的解决方案。AutoGen适应了多智能体场景,擅长处理复杂对话情境,但其在多轮对话处理上的低效率可能导致应用瓶颈。因此,在选择技术栈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以及你的需求来决定哪一个技术栈最适合。

4.2、RAG 行业应用实践

RAG的技术实践在各个行业中都取得了成功,尤其在传统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和AI 工具链的提推上。展示了RAG在为知识检索和问答系统提供强大支撑的实践,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进一步推动了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1. 在知识管理领域:知识管理系统利用RAG技术建立大规模知识库,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查询要寻找的信息,系统则能生成准确的响应,或者提供相似案例或主题的其他资料。这项技术的实际效果是在提高信息查询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在客户服务领域:许多公司利用RAG技术建设自动化的客服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向这样的系统提问或者寻求帮助,系统则会给出相应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这大大节省了人工客服的成本同时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3. 在法律咨询领域:RAG技术也被用于建设法律咨询机器人。无论是公民的法律问题,还是企业法务处理问题,用户都可以通过咨询机器人获得自动化的法律咨询服务,它能提供相关法规信息,类似案例推荐以及合理的处理建议。

  4. 在新闻和媒体领域:RAG技术可以为新闻并媒体业提供个性化内容推荐。用户可以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系统会自动生成与主题相关的,个性化的新闻或文章。

  5. 在教育领域:RAG技术可以支持智能教育平台进行题目推荐和学习资源推荐。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系统会自动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如课本、参考书、教学视频等,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这是RAG技术在各行业中一些代表性的应用实例,希望这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RAG技术的实际效益和应用前景。

五、挑战

RAG模型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和发展展望。首先,在技术方面,RAG模型的Scaling Law规律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实现模型规模的有效控制和优化。另外,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提升检索大规模数据的效率也是一个重要挑战,可能需要开发更高效的算法或利用特定硬件加速来解决。同时,在处理长上下文信息时,遗忘缓解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设计机制来缓解遗忘,保持信息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此外,随着多模态数据的应用增加,如何将非文本数据整合进RAG框架,实现跨模态的信息检索和生成也是未来的重要趋势。

在范式方面,模块化设计将成为主流,需要研究各个模块之间高效、稳定的配合和集成。同时,如何组织和管理这些模块,以及优化它们之间的交互和数据流动也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方法和标准。评测体系也需要与时俱进完善,开发新的评价指标和评测方法以更准确地衡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能。

在生态方面,工具链技术栈将进一步完善,并形成更加成熟和稳定的生态环境。一站式平台将继续优化升级,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认可,预计将有越来越多企业采用RAG系统来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推动企业级应用出现井喷式增长,并带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六、总结

本文我们主要探讨了知识检索增强(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技术的关键评估方法和行业应用,以及几种现有的技术栈选择及其优缺点。

首先,关于RAG的效果评估,我们提到了两种主要的评估方式:独立评估和端到端评估。独立评估包括检索评估和生成评估,重点在于分别量化检索结果的质量和生成问题的能力。端到端评估则结合了无标签和有标签的评估指标,以及人工或GPT模型的评估方法,以获得更全面的效果评价。

在评价体系方面,RAGAS指标体系被提出,它包括了生成答案的质量、检索内容与问题的相关度、生成答案的事实正确性、检索准确率、答案相关性和检索召回率等多个维度。

其次,我们讨论了四种RAG现有技术栈选择及其特点:

  1. LangChain以其模块化和功能全面性为优点,但行为不一致性和API复杂性是其缺点。

  2. LlamaIndex专注于知识检索,但需要与其他系统组合使用,并且定制化程度较低。

  3. FlowiseAI用户上手简单,流程可视化,但功能较为单一,不适合复杂应用场景。

  4. AutoGen适合多智能体场景,但效率较低,通常需要多轮对话。

最后,在RAG行业实践方面,RAG技术成为了在各行业中创新性应用的重要工具,尤其在知识管理、客户服务、法律咨询、新闻媒体和教育领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无论是提高信息查询的效率和准确性,提供自动化的客服解答,助力法律咨询,推动个性化内容推荐,还是优化教育资源的推荐,RAG技术都显示出了强大的用武之地。这些成功的应用实例展现了RAG技术的实际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其作为一个有效的策略,也为相应行业的进步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总之,RAG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通过增强语言模型的知识检索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精确、高效的信息服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RAG有望在更多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而且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AI领域的实战技巧,可以关注「技术狂潮AI」公众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新最热的AIGC领域的干货文章和案例实战教程。

Logo

旨在为数千万中国开发者提供一个无缝且高效的云端环境,以支持学习、使用和贡献开源项目。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