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ic.18工艺库参数的学习记录
在上一篇文章当中仿真了电阻做负载的共源极放大电路,原文链接在此。电阻RD做负载的共源级放大器——virtuoso仿真(cadence IC617)-CSDN博客
得到DC仿真结果后,就试想着按照所设参数进行手工计算,对仿真数据与计算数据进行比较。但在手工计算的过程中,要用到un,COX,Vth这几个参数,这几个参数都与工艺库有关。如何在工艺库中找到它们至关重要。不同工艺库寻找这几个参数的路径可能不一样,我只能以我用的工艺库为例。
我在上述设计中用的是smic.18工艺,在工艺库文档中会有相关模型参数文件,我的是在spice_model这个文件夹中,具体文件后缀.mdl。
打开工艺文件后,找到1.8V NMOS Model,给出了该工艺下NMOS的所有参数。其中,氧化层厚度为TOX=3.87E-09,迁移率un=3.4E-02,阈值电压Vth0=0.39V。可以将其带入MOS饱和区电流公式进行计算。
电路中晶体管的宽长比W/L=3.6u/0.6u,Vgs=500mV, RD=10KΩ。在Id-Vgs曲线中,选取一点M(1.7V,170.34uA)进行分析计算。
计算得到的结果是156.18uA,仿真结果为170.34uA,两者相差14uA,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相比偏小 一点。分析可能的原因有:
1、Vth的值不同。工艺库中给出的是0.39V,但在仿真的结果中是0.428V。
2、忽略了沟道长度调制效应。从输出曲线中不难看出,曲线的末端接近于直线,但仍有上翘的量。在工艺库中查到沟道长度调制系数为1.2.
重新分析:
可以看出,结果相比第一次有所改善,虽然还是有6uA的差距,但相比于一百多uA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