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TL和COMS的介绍

 1)TTL,英文全称为“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是数字集成电路的一大门类,它采用双极型工艺制造,其是利用电子和空穴两种不同极性的载流子进行电传导的器件,具有高速度和高功耗等特点(相对于CMOS),下图为TTL反相器的典型电路。

                                                                图1 TTL反相器 

2)CMOS,英文全称为“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它由绝缘场效应晶体管组成,由于只有一种载流子,因而是一种单极型晶体管集成电路,其基本结构是一个N沟道MOS管和一个P沟道MOS管的互补特性设计的门电路,下图为CMOS反相器的典型电路。

   图2 CMOS反相器 

   图3 CMOS和TTL电路对比

 2、TTL和COMS的差异点

1)电平差异

TTL电路:大部分都采用5V电源,输入高电平大于等于2.0V,输入低电平小于等于0.8V,输出高电平大于等于2.4V,输出低电平小于等于0.4V或0.5V。(具体值可参考芯片data sheet)
CMOS电路:输入高电平大于等于0.7*VCC,输入低电平小于等于0.2*VCC,输出高电平近似等于VCC,输出低电平近似等于0V。(具体值可参考芯片data sheet)
可以看出,在同样5V电源电压情况下,COMS电路可以直接驱动TTL,因为CMOS的输出高电平大于2.0V,,输出低电平小于0.8V;而TTL电路则不能直接驱动 CMOS电路。

 2)原理和性能不同

         TTL电路:集成电路的主要型式为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门,电流控制器件、速度快,传输延时时间短(5-10ns),但是功耗大。

        CMOS电路: CMOS电路的优点是噪声容限较宽,静态功耗很小,电压控制器件、速度慢,传输延迟时间长(25-50ns),但功耗低。COMS电路本身的功耗与输入信号的脉冲频率有,频率越高,芯片集越热,这是正常现象。

3)输入管脚不同

TTL电路:

TTL是电流驱动,无锁定效应。 
TTL门电路中输入端负载特性(输入端带电阻特殊情况的处理): 
悬空时相当于输入端接高电平。因为这时可以看作是输入端接一个无穷大的电阻。在门电路输入端串联10K电阻后再输 入低电平,输入端出呈现的是高电平而不是低电平。因为由TTL门电路的输入端负载特性可知,只有在输入端接的串联电阻小于910欧 时,它输入来的低电平信号才能被门电路识别出来,串联电阻再大的话输入端就一直呈现高电平。这个一定要注意。COMS门电路就不用考虑这些了。

CMOS电路:
锁定效应:输入电流超过1mA 就有可能烧毁CMOS器件,当在输入太大的电流时,内部的电流急剧增大,除非切断电源,电流一直在增大。这种效应就是锁定效应。当产生锁定效应时,COMS的内部电流能达到40mA以上,很容易烧毁芯片。

4)输出管脚不同

TTL电路输出端:
图腾柱输出就是TTL集成电路的推挽输出。它与开漏输出的主要区别在于可以提供电流输出,而开漏电路只能吸收电流而不能对外提供输出电流。
在TTL集成电路中,输出端有两只三极管,一只接电源正,一只接地。而两只管子的公共端就是输出端。上管导通,下管截止,输出高电平;下管导通,上管截止,输出低电平;上下两管都截止则为三态中的高阻输出。在TTL集成电路中,只有下管而无上管的叫集电极开路输出(OC)。它只能提供吸入电流输出,而不能提供流出电流输出。

MOS管输出端:
MOS器件输出端既不允许和电源短接,也不允许和地短接,否则输出级的MOS管就会因过流而损坏;
除了三端输出器件外,不允许两个器件输出端并接,因为不同的器件参数不一致,有可能导致NMOS和PMOS器件同时导通,形成大电流。但为了增加电路的驱动能力,允许把同一芯片上的同类电路并联使用。
当CMOS电路输出端有较大的容性负载时,流过输出管的冲击电流较大,易造成电路失效。为此,必须在输出端与负载电容间串联一限流电阻,将瞬态冲击电流限制在10mA以下。

Logo

旨在为数千万中国开发者提供一个无缝且高效的云端环境,以支持学习、使用和贡献开源项目。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