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子网数和主机数
·
1、子网划分
1-1、子网划分的原因
如果某公司托管在IDC机房60台服务器,IDC为这60台服务器分配了一个C类地址(254个主机地址),显然有很多IP地址会被浪费掉,而且公司也要承担这部分的额外费用,所以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可行的。
另外,在一些公司内部,虽然可以任意分配私有地址,但为了网络安全考虑,也要对IP地址的使用情况进行控制。
总之,为了更好的使用IP地址,可以把IP地址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网络,即子网划分,经过子网划分后,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不再是具有标准的标准IP地址的掩码,由此IP地址可以分为两类:有类地址和无类地址
有类地址:标准的IP地址(A、B、C三类)属于有类地址。例如,A类地址掩码8位,B类地址掩码16位,C类地址掩码24位,都属于有类地址。
无类地址:对IP地址进行子网划分,划分后的IP地址不再具有有类地址的特征,这些地址成为无类地址。
1-2、计算子网数和主机数
子网数=2n,其中n为子网部位数,例子:/26,n=26-24。
8≤子网掩码<16 n=子网掩码-8
16≤子网掩码<24 n=子网掩码-16
24≤子网掩码<32 n=子网掩码-24
主机数的计算:主机数(可用IP)=2N-2,其中N为主机部位数。例子:/26 N=32-26
N=32-子网掩码
192.168.1.0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
子网掩码 | 0 | 128 | 192 | 224 | 240 | 248 | 252 | 254 | 255 |
子网个数 | 1 | 2 | 4 | 8 | 16 | 32 | 64 | 128 | 256 |
IP数量 | 256 | 128 | 64 | 32 | 16 | 8 | 4 | 2 | 1 |
IP个数 | 254 | 126 | 62 | 30 | 14 | 6 | 2 | / | 1 |
更多推荐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A2A

谷歌开源首个标准智能体交互协议Agent2Agent Protocol(A2A)
adk-python

一款开源、代码优先的Python工具包,用于构建、评估和部署灵活可控的复杂 AI agents
Second-Me

开源 AI 身份系统,通过本地训练和部署,模仿用户思维和学习风格,创建专属AI替身,保护隐私安全。
目录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