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aaS平台到技术中台,BoCloud博云直指“数字中国的架构师”
在IaaS和SaaS如火如荼之后,PaaS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随着头部云服务商和技术创业公司纷纷入场,在业内正在打造“PaaS技术中台”的博云,能否为PaaS企业服务市场带来新的格局?BoCloud博云是一个难以下单一标签的公司,说它是单纯的容器,云管理,PaaS技术企业似乎都不够准确,但又都是博云的核心业务所在。2017年,初步建立起PaaS和云管两条产品线的博云,开启了双线作战的业务...
在IaaS和SaaS如火如荼之后,PaaS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随着头部云服务商和技术创业公司纷纷入场,在业内正在打造“PaaS技术中台”的博云,能否为PaaS企业服务市场带来新的格局?
BoCloud博云是一个难以下单一标签的公司,说它是单纯的容器,云管理,PaaS技术企业似乎都不够准确,但又都是博云的核心业务所在。
2017年,初步建立起PaaS和云管两条产品线的博云,开启了双线作战的业务模式。正是这一点,让博云在过去几年中饱受质疑,“容器和云管两个领域都做,会不会一个都做不好?”
两年后的今天,博云成为国内率先通过“容器”和“多云管理”双项可信云认证的云服务企业,也终于能够证明,博云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能为客户提供从产品矩阵到解决方案全部能力的公司,尤其是在创业公司中。
目前博云的产品矩阵,是指融合了容器、微服务、DevOps等能力的“PaaS技术中台”,以及拥有CMP和自动化运维能力的“运维平台”。
在博云的产品矩阵中,PaaS技术中台和运维平台并非是割裂的,而是面向研发和运维一体化的视角,将容器、DevOps、微服务的能力放入云管产品中,从而形成统一的界面。
这种产品设计理念使博云区别于只做容器PaaS创业公司,在行业内获得了差异化优势。
在深厚的技术沉淀和产品矩阵支撑下,博云的解决方案也逐渐在金融、制造、能源等多个行业中开花结果。2018年,博云与中海油的合作刷新了当时国内PaaS最大项目记录,该项目在今年获得了中国信通院能源行业“十佳上云”的奖项。
这家有300余名员工,70%以上是技术人员的创业公司,以势如破竹之势,在2018年突破了年营收1个亿的门槛,并在今年上半年达到了同比70%的销售额增速,跑出了PaaS领域的“加速度”。
亮眼的成绩背后,看似“难以被定义”的博云,其业务逻辑逐步显现。
博云的业务逻辑
诞生于2012年的博云,致力于以PaaS技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然而在博云创业早期,PaaS(平台即服务)一直属于“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在不温不火的情况下一点点向前迈进。
究其原因,PaaS属于企业上云中后期阶段的精细化架构建设,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多聚焦于建设成本投入巨大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和云化改造的应用层SaaS(软件设施即服务),而随着近年来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PaaS建设的需求热度才逐渐提升。
博云内部对于PaaS技术和发展方向也一直处于探索阶段,直到2014年,docker, K8S等容器开源技术的出现,彻底为博云打开了PaaS技术应用的大门。
那时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容器技术的价值所在,博云却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市场商机:走在技术前列的金融行业客户,已经产生了对容器技术应用的需求。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多互联化的金融业务需要快速上线,同时还要随时面对秒杀、红包这类互联网化业务的高并发需求,这就对IT平台和应用的快速构建和资源的弹性伸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容器作为云计算PaaS平台中的一个工具,其最核心的技术优势正是在于提供IT资源弹性伸缩,并大幅提升业务迭代效率。用户可以快速开发、测试、上线,一键应用部署和发布,实现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能力。
金融应用场景与容器技术的结合,让博云欣喜的发现了PaaS发展的“新大陆”,2015年,博云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容器产品,由此也与金融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博云已经拥有150多家企业客户,其中40%以上来自金融行业。经过不断的技术打磨和产品验证,博云的容器技术也从众多客户的测试环境进入了生产环境。
就在走上容器技术道路的同时,博云还发现容器的应用必然会给客户带来自动化运维,乃至多云管理等资源管理的强烈需求。如果说容器解决的更多是前端应用发布的问题,那么自动化运维和多云管理面向的就是后端运维及资源管理的难题。
在传统行业,由于设备数量巨大,系统软硬件种类繁多,导致运维人员运维监控压力巨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的IT架构不断扩大,网络也变得更加复杂,对运维人员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而多云环境下,企业不仅要实现混合云中私有云与公有云数据的打通和统一纳管,更要解决不同云服务供应商之间的联通,这自然需要有中间厂商来做跨云管理。
就市场需求而言,云管理不仅要实现对云上资源的统一纳管,也要实现对传统架构下的小型机等资源纳管,这就对云管理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博云从传统行业的客户需求开始出发,推出了无需感知底层资源的应用自动化运维产品,帮助客户实现日常设备监控、主动发现问题、自动化运维处理修复等功能。
同时,推出了混合云纳管综合解决方案产品,多云管理平台提供混合云环境资源的统一纳管、统一运营、统一运维,整体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至此,博云的两个主要产品——容器和云管理的雏形已经形成。
曾有投资人评价博云的特点是,“从下往上走,从客户需求提炼,然后延伸到产品方向,是特别重视客户体验和客户交付的一个公司。”
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博云的业务逻辑,在PaaS缺乏行业标准,发展前景一片混沌之时,客户需求所在即是产品发展方向,这也是博云CEO花磊始终对内部强调的一点:产品要让客户用起来。
回顾创业早期的博云,其产品路线可以说是“两条腿走路”,然而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演进,博云不同的产品线逐渐开始交汇融合,其价值定位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反而走出了一条独特的PaaS之路。
PaaS技术中台的价值定位
在IT研究机构Frost & Sullivan最近的预测中,平台即服务(PaaS)市场将成为云计算创新企业激烈竞争的下一个领域。据Gartner预估,PaaS市场在2018年-2022年期间市场规模将翻一番,成为未来主流的平台交付模式。
在云计算发展的10年之后,随着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以及互联网企业的迅猛发展,企业业务的全面“上云”,急剧凸显了PaaS的重要性。 站在2019年的关口,一直处于“蛰伏期”的PaaS市场突然变得炙手可热。
尤其是容器技术的普及落地,让容器PaaS平台成为了企业云计算战略或云平台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容器技术也推动了DevOps和微服务的逐步标准化和深入发展。
一时间水涨船高,市场上涌入大量容器技术服务商,以及各种云管、自动化运维服务商。然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众多对手押注技术风口仓促进场的当下,却成为博云“宝剑出鞘”的最佳时机。
2018年,博云已经形成了应用管理和资源管理两大产品矩阵,包括容器、DevOps和微服务治理、CMP云管理、自动化运维等系列产品。
直至2019年,博云的产品矩阵趋于完善,在应用管理PaaS平台的基础上,博云开始打造“PaaS技术中台”,同时将资源管理产品向一体化的云管理和运维平台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客户从开发、运营管理、应用上线、到监控、运维、治理等一系列业务流程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博云从应用管理和资源管理统一的视角出发,对产品矩阵从代码、功能到界面做了深度的融合和打通,这是其他同类型产品很难企及的技术门槛。
而这种产品形态的演变,一如既往的来源于客户的实际需求。当越来越多的公司向“大中台,小前台”方向靠拢,作为链接前台需求和后台资源、提升用户响应能力的“中台”,就被提上了企业IT建设的议程。
一个高度可用、可定制的技术中台,能够将臃肿不堪的前台系统中的稳定通用技术能力“沉降”到中台层,恢复前台的响应力;又可以将后台系统中需要频繁变化或被前台直接使用的业务能力“提取”到中台层,从而为前台提供更强大的“能力炮火”⽀援。
这也是博云将多年PaaS技术经验积累和产品矩阵沉淀为“PaaS技术中台”的原因,其目的就在于更好的服务前台规模化创新,进而更好的响应用户需求,使企业真正做到自身能力与用户需求的持续对接。
随着产品矩阵和解决方案的演进,博云也更加明确了自身PaaS的定位和价值所在。根据客户不同的IT发展阶段和需求,博云为企业客户带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建好云,对“云上”和“非云”IT资源进行管理、运营及自动化运维,帮助客户简化运维管理,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二是用好云,面对业务高并发和快速迭代的需求,助力传统应用架构向分布式、微服务架构转型,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并实现对云原生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三是管好云,通过对异构多云及传统IT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运营,从而赋能IT部门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变,将底层资源统一纳管进行技术能力输出。
总体而言,基于博云“PaaS技术中台”和“云管理和运维平台”的产品矩阵,结合深度的行业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将PaaS技术在行业大客户的业务场景中落地,为行业云、集团云等大规模服务场景构建PaaS云服务和运营能力,同时对企业实现新一轮的数字化升级和变革,也会带来更大的普惠化红利。
重构市场新格局
回顾2019年上半年,博云新增客户数量高达40余家,在金融行业持续增长,其中新增五大行客户,在制造和大型能源行业也获得了突破式增长。
在博云“PaaS技术中台”、“云管理和运维平台”和行业解决方案合力释放出的新势能下,能否为国内PaaS企业服务领域带来新的格局?我们不妨从四个维度来看:
首先,从市场需求看,PaaS正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流解决方案。据Gartner数据,截至2019年,整个PaaS市场有360多家厂商,在21个品类下提供550多种云平台服务,所有PaaS细分市场都呈现健康的增长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会。
然而,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下,目前PaaS市场仍然缺乏标准化、既定做法和持续领导者。博云正在打造的“PaaS技术中台”,在满足当下客户更多业务创新需求的同时,也有望在行业中树立PaaS通用技术平台级服务的新标准。
其次,从技术能力看,博云无论是在容器底层核心能力,还是应用和资源的统一纳管,都有了较高的门槛,比如:十万级别主机自动化运维能力,容器化和非容器应用的统一管理,容器云平台的网络自研等等,都让很多对手望尘莫及。
博云自主研发的产品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上通过了CMMI5级,具备真正核心技术支持能力。在K8S社区,博云近6个月内社区总贡献全球排名第4,仅次于Google、Red Hat等开源大厂。而今年博云和东方证券联合发布的gRPC-Nebula微服务框架开源项目,也成为证券行业开源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这种技术上的领先性,来源于博云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同时也让博云有能力去持续创新,引领技术的演进方向,并成为云计算PaaS领域发展的中坚力量。
再次,从客户交付看,博云是一个将客户需求和项目交付看得同样重要的企业。100多家企业级客户项目的成功交付,让博云形成了从咨询、实施、交付到服务的专业团队和流程,通过核心平台高度产品化和创新功能定制化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产品到交付一体化的服务。
目前已有50%的客户将博云的产品应用到生产环境,用实际行动为博云产品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投票。由博云建设实施的“银河证券容器云平台”项目、“海信集团统一开发与交付云平台”,分别获得2019 IDC金融行业和制造行业的技术应用场景最佳创新奖,成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标杆项目。
博云强大的交付落地能力,让PaaS技术中台不会成为一句空谈,而是有能力推动PaaS技术在中国形成更广泛的落地,通过快速的市场扩张进一步向市场领导者进发。
最后,从生态系统看,博云生态体系的合作伙伴类型已相当丰富,2018年下半年至今,博云战略合作伙伴已有47家,供应商33家,覆盖了云计算领域头部的技术提供商及服务商。
博云通过与合作伙伴在业务场景上打通,在产品和解决方案上深度整合,从而向企业级客户和市场输出更为优质的技术和产品,进而赋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作为云计算模型中的能力层,PaaS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将业务与IT融为一体,从而也成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架构升级的必然选择。
致力于成为“数字中国的架构师”的博云,始终坚持以PaaS技术推动企业构建数字化高效IT系统,在PaaS风口红利的助推下,必将对重构云服务市场格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科技云报道原创】
微信公众账号:科技云报道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