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查看显示器支持的分辨率$ xrandr我的 Ubuntu 是虚拟机,所以显示器名称是 Virtual1 ,如果是物理机一般是以显示接口命名的,如 VGA1、DP1等,使用 xrandr 命令查看一下就知道了。图片中的列表是显示器支持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号指当前使用的分辨率,+ 号指最佳分辨率,所以我现在用的分辨率是 1918x926 ,刷新率是 60,emmm,分辨率有点奇怪,这是因为虚拟机没有
平常使用虚拟机调试,一般不用的时候都是挂起的,方便下次使用。今天搞了一下配置文件,要重启才能生效,然后就重启了,开机10分钟还没好,惊呆了。看一下开机启动服务耗时$ systemd-analyze blame前 5 项就 7 分钟了,第 20 项还是秒级别的。。。搭建的测试环境一直叠加,没清除,脑壳痛。解决方法,可以把一些启动项延后启动,或者把不需要的服务关闭/卸载。在卸载或停止服务之前要先了解一
Linux 的 systemd 也有 StandardInput 、StandardOutput 和 StandardError。之所以研究这东西,是因为我在折腾 systemd 服务的时候,发现 systemd 会把程序的日志输出到 syslog,这就很尴尬了。
Linux 系统定时任务一般都是通过 crontab 完成,使用方法可以查看:Linux 定时任务 Crontabcrontab 首次使用的时候需要选择编辑器,手快选错了的话就很尴尬,可能连退出都不会。(好不容易学会退出 VIM,然后又来一个新的。。。)可以通过命令进行重新选择:$ select-editor如:首次选择的时候就有提示,运行 “select-editor” 可以修改,但是手快的估计
一次性运行多条指令有很多好处,例如节省时间、加强指令之间的关联、增大同事的维护难度等等。这个技巧在终端命令行和脚本都可以用到,主要有三种体现方式:1)使用 “;” 符号运行多条指令使用方式:$ cmd1 ; cmd2 ; cmd3首先执行cmd1,然后执行cmd2,最后执行cmd3。这种是AOE技能,无论你输入多少条指令都还会按顺序一一执行,就算有指令执行失败也会继续执行后面的指令,出手就没有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