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内地),说到科教实力,北京、上海是无可争议的冠亚军。

 

有争议的是第三名,武汉、南京、西安三城呼声最高,各自实力也在伯仲之间。排在后面的重庆、天津、广州、成都、杭州、长沙等城市也不差,未来都有潜力成为角逐第三名的种子选手。

 

在这个赛道上,我们可以说,铁打的冠亚军,流水的第三名。

 

那么,谁才是中国(内地)科教第三城?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数量,是一个简单粗暴但足够有说服力的参考指标。

 

第一财经近日制作了一个排行榜,关于各大城市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排名如下:

 

 

如上图所示,广州以108.64万的本专科数量,排名全国第一,而且很可能也是全球第一。广州排名第一,并不奇怪,因为广东人多,全省常住人口达到1.13亿,差不多是湖北省的两倍,而且广东人读大学不太愿意出省,作为省会的广州,承接了绝大多数省内考生。

 

郑州虽然只有一所211大学,但本专科生数量居然仅次于广州,超过武汉、南京、西安等科教重镇。郑州能排名第二,也和强大的人口腹地有很大关系,河南省常住人口超过9600万,比湖北省多了3700万左右。

 

武汉以96.9万的本专科生数量,排名全国第三。不过,武汉拥有7所211大学,大学的平均实力远远高于郑州,也高于广州。

 

北京、上海虽然名校云集,但本专科生的总量并不算多,大约只有广州的一半,表明京沪更在乎大学的精,而不是多。

 

深圳的本专科生数量只有8.62万人,比无锡和温州还少,在所选城市中排名垫底,表明深圳在高等教育上的历史欠账不是一般的大。当然,深圳高校的含金量还是比无锡和温州强得多,包括哈工大、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众多名校都在深圳开设分校区,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排名近年来也显著提升。

 

 

细看这份榜单,我们还能发现什么呢?

 

 

省会城市几乎全部都是高教大市,承接了绝大多数的省内考生,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专科院校,表明我国的专科教育主要由省会城市主导,京沪在这方面兴趣不大。

 

另外,计划单列市在大学生数量上完全不是省会城市的对手。毕竟,计划单列市设立的初衷,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科教文卫没有太大的要求。

 

所以,这是省会城市相对计划单列市的一个结构性优势,那就是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省会天然就是一个省的人才中心。

 

这本质也是一种“港口功能”,来自全省、全国的高考生源源不断来到一座城市上学,在这里逗留几年后又各奔东西,这实际上承担的就是一种人才流的集散功能,所谓“人才港”是也。

 

所以,现代城市不仅有海港、空港、铁路港、信息港,还应该有“人才港”。现在是科技金融时代,“人才港”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海陆空等传统的客流和物流港。

 

这两年各大城市打响的人才争夺战,也反映出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如果说本专科生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大学数量,那研究生数量则反映的一座城市的大学质量了。毕竟,不是什么大学都能招收研究生的。

 

下面是第一财经记者统计的全国主要城市在校研究生数量排名:

 

 

如上图所示,在校研究生的数量排名,和高教实力的排名基本一致。北京遥遥领先,在校研究生数量达到33万,比上海的两倍还多。

 

仅次于北京、上海的是武汉和南京,分别达到13.8万和13万,和上海的差距不算太大。广州的研究生数量也有10.11万,和西安、成都相当,显示广州的大学质量也还行。

 

比较特殊的是郑州,本专科数量接近100万,排名全国第二,而研究生数量只有3.02万,在被统计城市中位居第20位。第一财经的分析认为,河南的高考人数虽然全国最多,但整个河南只有郑州大学这一所211大学,河南的一本大学录取率也是全国最低之一,大量的考生只能选择上高职大专院校。因此,郑州乃至河南的高教实力十分薄弱。

 

与郑州相反,北京和上海虽然在校本专科生数量都只有50多万人,但两市在校研究生数量分别达到了38.6万人和15.85万人,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十分明显。

 

京沪大学的平均质量非常高,高职大专生占比很少。比如,从211大学的数量来看,北京达到26所,上海达到10所,稳居第二。京沪之后,武汉和南京基本旗鼓相当,两市2018年的在校研究生数量分别为13.8万人和13万人。

 

所以,武汉和南京是我国科教第三城最有实力的两个种子选手。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