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使用 Linux 當一般作業系統的感受
上圖是我的 Linux 現在的樣子: 發行版:Manjaro Linux 桌面環境:KDE 5 Plasma 佈景:Maia Theme Linux 在我大學期間就開始嘗試拿來作為一般的作業系統使用,但那段期間其實一直都在 Windows 跟 Linux 之間切換(你知道的,遊戲),後來這兩年開始固定用 Linux,工作時用 Mac,基本上已經沒怎麼碰 Windows 了。 當然,這個過程並沒有讓
上圖是我的 Linux 現在的樣子:
- 發行版:Manjaro Linux
- 桌面環境:KDE 5 Plasma
- 佈景:Maia Theme
Linux 在我大學期間就開始嘗試拿來作為一般的作業系統使用,但那段期間其實一直都在 Windows 跟 Linux 之間切換(你知道的,遊戲),後來這兩年開始固定用 Linux,工作時用 Mac,基本上已經沒怎麼碰 Windows 了。
當然,這個過程並沒有讓我成為什麼 Linux 大師,我也沒有這個打算,只是嘗試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而已。前一陣子看到這篇文章後覺得很有趣,於是決定也來寫篇自己的經歷以及感受。以下我會將本篇文章分成數個大項目來做探討。
裏面一些資訊可能與印象有所不同,請見諒。
作業系統
我第一個用的 Linux 發行版是 Ubuntu 7.10,當時 Compiz Fusion 這個桌面特效大補帖的相關影片出現時小紅了一陣子,我也是在那時候知道 Linux 以及其中的 Ubuntu。我已經忘記當時看到的影片是哪個了,不過就是如下面的影片所呈現的那樣。
那段期間打開 Ubuntu 之後,也不過就是玩一玩特效、隨便打幾個指令、開 Firefox 晃一下就切回去玩遊戲了,沒辦法,這就是 Windows 最大的優勢。
到大二的時候,原本的電腦寄回老家,我再另外買一台基本配備的套裝主機,那時候 Vista 剛推出,而我也不疑有他直接用預設的。
誰知道這正是噩夢的開始。
當時那台主機記憶體只有 1GB,但光 Vista 本身居然就吃了 70% ~ 80% 的記憶體,隨便晃個滑鼠、開個視窗,記憶體要過 90% 都不是問題。在這情況下,這作業系統根本是沒辦法用的,不只吃記憶體,而且極端的不穩定,雖然後來多插了記憶體以及幾次系統更新後症狀逐漸減輕,但從那時候開始,我在空閒時折騰 Ubuntu 的次數反而大幅增加了。
比起 Vista,Ubuntu 裝上之後記憶體只吃了 20% ~ 30% 左右,開特效也沒有什麼大問題,但自從 8.04、8.10 版本推出之後,問題也開始多了。我還蠻執著於軟體什麼都要到最新版才行,所以新版本推出之後我也就升級了,但版本上到 8 之後,一切都不那麼美好了。半年一次的版本升級基本上就是個災難,直接升級的後果會讓 Ubuntu 有一堆奇奇怪怪的問題,與其花時間找方法解決這些問題,直接用新版重灌取代升級反而是最好的方法;當然,如果只要半年重灌一次就可以解決那到還好,怎樣都不會比我重灌 Vista 的次數多。但 Ubuntu 的軟體、library 版本不上不下,也稱不上穩定,在系統更新個幾次之後又開始有奇怪的問題了。
那時 Ubuntu 給我的感受是:我有的問題別人不一定有,別人有的問題我基本上都會有,但別人提供的解決方式起碼有一半在我這邊行不通。
拜這所賜,我的 Google 搜尋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主打一般人也能使用的 Linux 反而變得很常與指令、系統 config 打交道。所以想學好 Linux 基礎的話,去被 Ubuntu 惡整搞不好是最快的方式,這是我折騰到後面的感想。也因為如此,在我心目中最穩定的 Ubuntu 版本是 7.10(當然我也不算是很頻繁的用他),而在架伺服器時,我通常會先考慮 CentOS 或 Scientific Linux,Ubuntu Server 反而不會是我優先考慮的發行版。
後來有次在 Ubuntu 上當一次機之後,每重開機一次就有某個系統設定或某個軟體設定被初始化,重開越多次,就會越像系統剛裝好的樣子。在那場悲劇之後,一怒之下我就跳槽到 ArchLinux 了。
在此掛上 8.10 的桌布來紀念那段日子(這也是歷來 Ubuntu 版本裡,我最喜歡的預設桌布)
當時看到這篇 ArchLinux 推廣教學文時就一直考慮要換,看了幾次教學文以及搜尋其他教學文章跟 VM 練習之後才下定了決心。要知道,那時候智慧型手機還沒有推出,手機上網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當時我把過程抄在紙上後,燒了光碟就開始弄了。當時的安裝過程就跟那篇推廣文的內容差不多,有基本的引導流程,所以沒有很大的麻煩(其實我不小心把 D 槽給格式化了)。
ArchLinux 裝完後問題其實也不少,但有很完整的 Wiki 在,基本上都是可以解決的事,就算要額外搜尋,也不太會有別人的解決方式我行不通的情形發生,雖然安裝過程麻煩了一些,但重灌的次數少了非常多。話雖如此,ArchLinux 的開發者卻覺得應該要提高安裝的難度,所以新版連基本的安裝導引都拿掉了,你得從頭到尾打指令才行。
第一次重灌時覺得算了,反正久久才會重灌一次,等到那個「久久」的時刻真的來臨時,我反而沒什麼耐心再搞安裝了。在這之前有搜尋過 ArchLinux 的衍生版,其中 Chakra 以及 Manjaro Linux 是比較常看到有在討論的,安裝上也比較方便,在試了幾次 Chakra 都無法安裝成功後,我選擇了後者直到現在。
桌面環境
Linux 的桌面環境基本上就是 Gnome 跟 KDE 這兩個為大宗,前者基於 GTK,後者基於 Qt,一個是以 Mac 桌面環境為參考,一個是以 Windows 為參考;在版本前進到 Gnome 3 以及 KDE 4 之後,兩者都開始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了。
當時 Ubuntu 是以 Gnome 2 為預設環境,8.10 以前是以淺色為基調
來源:Softpedia
基本上看起來就是很無聊的樣子,到 9.04 時換成深色佈景,質感提升了不少。
來源:Softpedia
但對我來說他還是有個問題──他很好看,但不耐看,看了差不多三個月之後就看膩了。在那段期間,除了折騰系統上的問題之外,我還深深陷入了更換佈景及調整桌面配置的過程中;只要在 RSS 上看到有什麼 Gnome 佈景推荐的文章,或是像 GNOME-LOOK.ORG 之類的網站看有什麼不錯的佈景,我就會抓下來試一試。
這些佈景在試用後的感想是:深色系的普遍都不好看也不耐看,淺色系的有些雖不好看但還算耐看。
而那時在我的作業系統上留最久的佈景應該是 Bamboo Zen。
來源:GNOME-LOOK.ORG
當時有一部份 Gnome 的淺色系佈景很喜歡打上一種噱頭:像 Mac 一樣。我不懂為什麼很多人想要讓作業系統看起來「像 Mac 一樣」,但他真的發生了。他們把色彩調成淺銀色或銀白色,加上點光澤,換掉圖標(我覺得在這當中最可憐的是 Firefox,因為他常被迫換上 Safari 的圖標),一個 Mac Like 介面就誕生了。在這段期間,最嚴重的莫過於誕生了 Pear OS 這個發行版。
來源:Softpedia
不論這些像 Mac 一樣的佈景有多麼強調這件事,他們唯一不會跟你講的就是:「當你裝好之後,切記!盯著桌面看就好,不要做任何事,不要打開任何東西。」,因為隨便點開一個視窗就徹底破功了。這種事在 Android 上也在發生,只是模仿對象變成了 iOS。
不過 Pear OS 已經收掉了,目前的 Mac Like 發行版變成 GMac Linux。
至於 Ubuntu 自己的 Unity 介面我就不知道要說啥了…
鏡頭切到 KDE 這邊,當時 KDE 3 我覺得沒什麼特色,完全沒有想用的慾望;但是當 KDE 4 推出之後,整個感受都不一樣了,不僅好看,而且耐看。在那之後推出的 Windows 7 更被調侃是「抄襲 KDE 4」,而後來 KDE 也很不客氣的把 Windows 7 上一些特色給抄了過來(比如拖拉標題到邊邊讓他佔半個螢幕)。所以在我跳槽到 ArchLinux 時,我也改用 KDE 作為我的桌面環境。
這是當時的樣子:ArchLinux + KDE 4
KDE 好看歸好看,但還是得說,他從來沒有穩定過。並不是說用到一半就會全面崩潰之類的(早期倒是很頻繁),但總是會東壞一點西壞一點,雖不影響正常使用,但總是有疙瘩。
後來 KDE 5 Plasma 推出,整體而言又更上了一層,但還是一樣,他從來沒有真正穩定過,至少現在問題已經少非常多了。
這是 KDE 5 Plasma 的預設佈景
有一個主打 Material Design 的桌面環境 Papyros 還在開發中,等穩定的時候再來試試看。
來源:YouTube
題外話:如果想要找個節省資源的桌面環境,比起 Xfce,我會比較推荐 LXQt,至於其他一些比較硬派的桌面環境,我的興趣就不大了。
開發工具
一開始把玩過一下 Emacs,後來在 Vim 上使用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然而最終我還是沒能掌握那一堆快捷鍵以及指令的精髓,要是逼我使用 60% 鍵盤,我大概會瘋掉。那時大學時學的語言還是以 Java 為主,所以 Eclipse 等 IDE 還是比較常使用的,曾經看過一名同學在 Eclipse 上用快捷鍵用得嚇嚇叫,讓我十分佩服,雖然最後他被當了。
工作之後開始使用 Mac 跟 Sublime Text,在開發 web 挺方便,缺點是在 Linux 底下無法打中文,不管打什麼補丁、用什麼方法都不管用,不過當時也沒有比較好的替代品,所以在 Linux 底下還是只能將就。之後 Atom 推出 Beta 測試,不算上他用起來像 Alpha 這件事,光是能好好打中文就謝天謝地了,在推出測試之後就立馬換上。再之後推出正式版時,Visual Studio Code 推出了,這編輯器在使用上感覺比 Atom 舒服不少,所以在試用一陣子之後就又換了。將來會不會又想跳哪個編輯器我也不知道,不過 Spacemacs 頗讓我感興趣的,前提是我有沒有心想記那一堆快捷鍵…
硬體支援
顯卡就是挑 NVIDIA,驅動在 Linux 上的支援度比 AMD 好太多太多了。一些小東西比如無線網卡之類的,不要挑功能太多或看起來好像很高檔的,不然就算有幸找到支援的驅動,在抓取硬體時很可能也會是這次有抓到,但下次就不一定了。
軟體
如同 Gnome 與 KDE 之爭一樣,軟體開發的 GUI Library 也是以 GTK 跟 Qt 為主流,少部份會用 Tcl/Tk 之類的東西。不過不論是用哪種 Library,最困難的一點莫過於跨平台這件事,基本上有跨平台又好用的軟體少之又少,而在跨平台之中,每個都能有一樣的使用體驗更是難上加難。
一些像 Krita、Blender 跟 LibreOffice 之類的軟體都能在三個作業系統上有不錯的體驗,而 GIMP、MyPaint 在 Windows 及 Mac 平台上有時會因為編譯問題而延遲發佈,穩定性也稍微低一點,至於 Inkscape…他連在 Linux 上都不一定穩定了。誠心建議,如果想在非 Linux 平台使用 GIMP 跟 Inkscape 的話,可到這個網站下載另外編譯打包好的版本,執行起來相對穩定許多。
而有些企業會突然宣佈產品支援 Linux,比如 Xara Xtreme,在宣佈支援的時候可是歡騰了一小陣子,畢竟除了 Inkscape 外沒有什麼強大的替代品可供挑選,然而在更新幾個小版本後就已經沒有任何維護了;要不然就是像 Foxit Reader 那樣,維持最低限度的更新。
圖片來源:Xara Xtreme
在這幾年裡,Electron 開始流行,很多服務開始用「包著網頁當軟體」的方式來實現跨平台,如果打一開始就這樣推出的話到不是什麼問題,但如果是中途變更可能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比如像 Linux 上的 Skype,簡直就像是半個僵屍一般,在 Linux 上破破爛爛的,當 Windows 跟 Mac 都換上新介面的時候,只有 Linux 版在被收購那一陣子換上微軟大大所有、加上微軟帳號登入後就不再有任何更新,不論官方論壇上的人有多憤怒,聽不到就是聽不到。
然而前幾天微軟突然發佈一個好消息,宣佈 Linux 版 Skype 重新製作的 Alpha 版測試,這基本上就是個大消息,之前他在表面上說自己有多麼積極擁抱 Linux 的時候,Linux 版的 Skype 默默的躺在一邊啜泣,而現在卻又重獲關注,多麼棒的消息!
Skype 的 GUI 是基於 Qt,但是在裝上 Alpha 版之後發現,怎麼捨棄了 Qt 用上 GTK 了?打開後的直覺是這應該是 Electron 打包的(Electron 基於 Chromium,Chromium 基於 GTK),Reddit 以及一些文章也有提到這件事;雖然 Visual Studio Code 也是 Electron 打包的,用起來也不錯,但 Skype 這種作法實在是太忽悠人,畢竟有四五年沒有任何更新。尤其在這之前已經有許多人嘗試用這種方式打包網頁版了,其中有些運作得還不錯,微軟真的沒有直接拿別人的程式碼來改?再一次,微軟又讓人失望了。
Ghetto Skype, base on Electron(人家還可以選佈景勒)
很多時候,在 Linux 上使用軟體真的覺得自己像個次等公民一樣,但現在 web 技術愈來愈發達,很多東西已經都是改在網頁上完成,所以這個隔閡就顯得比較不那麼嚴重了(但微軟還是該死)。
遊戲
拜 DOOM 系列遊戲 Open Source 所賜,以前 Linux 上 3D 大型遊戲裡佔絕大多數的就是 FPS 類遊戲,其他的就是一些像 SuperTux 之類的 2D 小遊戲,沒有什麼能夠提起興趣的,主要還是開 Windows 打魔獸三國之類的居多。
後來 HoN 推出,第一款不用魔獸三就能獨立執行的 Dota 類遊戲,而且還支援 Linux,在玩過幾次之後就慫恿朋友也跟著跳坑,但無奈官方希望能夠用收費的方式經營,在歷經一年多的免費暢玩後,遊戲收費的第一天,人氣直跌谷底,分別回流到原本的魔獸與那時剛推出不久的 LoL,過幾年後 Dota2 推出,我也就這樣轉戰過去了。幾年之後,HoN 默默改回免費模式,但已不再吸引人了。
之後開始工作時,玩的遊戲也變少了,通常都是周末時才會開 Windows 打一下 PoE 或 Dota2,當時我跟我朋友開玩笑說:「如果兩款其中一款出了 Linux 版,那我大概就不會再切到 Windows 了」。在大約又快一年之後,Valve 開始全力推廣 Linux 遊戲,首先就將 Dota2 與 CS:GO 等旗下遊戲轉移到 Linux 上,從那時起,我自己的電腦就再也沒開過 Windows。
時至今日,Steam 上面的 Linux 遊戲愈來愈多,個人的收藏庫裡有過半是有支援 Linux,之後有空再來考慮怎麼玩那些 Windows 的遊戲。
最後說一點 Mac
雖說是因為工作需求而買了 Macbook Pro,但那時對 Mac 實在沒有什麼感覺,只是覺得「有一天應該會需要用 XCode 寫 APP 吧」,所以對當時的我來說,就像是花了幾萬塊買了 XCode,但卻從來沒用過的感覺。
用了幾年基本上除了覺得觸控版做得很棒之外,真的沒有什麼很特別的評價,不討厭也沒特別喜歡。不過上面的軟體倒是有不少挺喜歡的,比如 Sketch、Affinity Designer 等等,如果往後要說我為什麼會用 Mac 的話,大概會是因為上面有我喜歡的軟體吧(有 Linux 版我會很願意再花一次錢…,前提是功能要能完整體驗)。
結論
- 感謝 Vista 讓我的人生有了轉折,其次是 Ubuntu(?
- Windows 上可以互相取代的軟體非常多,如果有人又在拿 GIMP 之類的說你或許不需要用 PS 云云,我建議你不妨先試試例如 Paint.NET 之類的替代方案,或是上 AlternativeTo 找找看。
- 真的想用 GIMP 或 Inkscape 的話,這個網站編譯打包的比較穩定。
- Linux 推廣勸世文看看就好。
- 真的被勸成了也別挑 Ubuntu,挑 Linux Mint 之類的 Ubuntu 衍生版比較穩定。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