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 vector(容器)的用法
vector(向量): C++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确切的说是一个类.它相当于一个动态的数组,当程序员无法知道自己需要的数组的规模多大时,用其来解决问题可以达到最大节约空间的目的.一.用法:1.文件包含:首先在程序开头处加上#include<vector>以包含所需要的类文件vector还有一定要加上using namespace std;二.变量声明2.1 例:声明一个int向量以替代一
vector(向量): C++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确切的说是一个类.它相当于一个动态的数组,当程序员无法知道自己需要的数组的规模多大时,用其来解决问题可以达到最大节约空间的目的.
一.用法:
1.文件包含:
首先在程序开头处加上#include<vector>以包含所需要的类文件vector
还有一定要加上using namespace std;
二.变量声明
2.1 例:声明一个int向量以替代一维的数组:vector <int> a;(等于声明了一个int数组a[],大小没有指定,可以动态的向里面添加删除)。
2.2 例:用vector代替二维数组.其实只要声明一个一维数组向量即可,而一个数组的名字其实代表的是它的首地址,所以只要声明一个地址的向量即可,即:vector <int *> a.同理想用向量代替三维数组也是一样,vector <int**>a;再往上面依此类推.
vector<int> vec; //声明一个int型向量
vector<int> vec(5); //声明一个初始大小为5的int向量
vector<int> vec(10, 1); //声明一个初始大小为10且值都是1的向量
vector<int> vec(tmp); //声明并用tmp向量初始化vec向量
vector<int> tmp(vec.begin(), vec.begin() + 3); //用向量vec的第0个到第2个值初始化tmp
int arr[5] = {1, 2, 3, 4, 5};
vector<int> vec(arr, arr + 5); //将arr数组的元素用于初始化vec向量
//说明:当然不包括arr[4]元素,末尾指针都是指结束元素的下一个元素,
//这个主要是为了和vec.end()指针统一。
vector<int> vec(&arr[1], &arr[4]); //将arr[1]~arr[4]范围内的元素作为vec的初始值
三.基本操作
(1). 容量
向量大小: vec.size();
向量最大容量: vec.max_size();
更改向量大小: vec.resize();
向量真实大小: vec.capacity();
向量判空: vec.empty();
减少向量大小到满足元素所占存储空间的大小: vec.shrink_to_fit(); //shrink_to_fit
(2). 修改
多个元素赋值: vec.assign(); //类似于初始化时用数组进行赋值
末尾添加元素: vec.push_back();
末尾删除元素: vec.pop_back();
任意位置插入元素: vec.insert();
任意位置删除元素: vec.erase();
交换两个向量的元素: vec.swap();
清空向量元素: vec.clear();
(3)迭代器
开始指针:vec.begin();
末尾指针:vec.end(); //指向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指向常量的开始指针: vec.cbegin(); //意思就是不能通过这个指针来修改所指的内容,但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修改的,而且指针也是可以移动的。
指向常量的末尾指针: vec.cend();
(4)元素的访问
下标访问: vec[1]; //并不会检查是否越界
at方法访问: vec.at(1); //以上两者的区别就是at会检查是否越界,是则抛出out of range异常
访问第一个元素: vec.front();
访问最后一个元素: vec.back();
返回一个指针: int* p = vec.data(); //可行的原因在于vector在内存中就是一个连续存储的数组,所以可以返回一个指针指向这个数组。这是是C++11的特性。
四.算法
遍历元素
vector<int>::iterator it;
for (it = vec.begin(); it != vec.end(); it++)
cout << *it << endl;
//或者
for (size_t i = 0; i < vec.size(); i++) {
cout << vec.at(i) << endl;
}
元素翻转
#include <algorithm>
reverse(vec.begin(), vec.end());
元素排序
#include <algorithm>
sort(vec.begin(), vec.end()); //采用的是从小到大的排序
//如果想从大到小排序,可以采用上面反转函数,也可以采用下面方法:
bool Comp(const int& a, const int& b) {
return a > b;
}
sort(vec.begin(), vec.end(), Comp);
vector<int>pile[maxn];//解决木块问题
网址:木块问题
题目大意:
输入n,得到编号为0~n-1的木块,分别摆放在顺序排列编号为0~n-1的位置。现对这些木块进行操作,操作分为四种。
1、move a onto b:把木块a、b上的木块放回各自的原位,再把a放到b上;
2、move a over b:把a上的木块放回各自的原位,再把a发到含b的堆上;
3、pile a onto b:把b上的木块放回各自的原位,再把a连同a上的木块移到b上;
4、pile a over b:把a连同a上木块移到含b的堆上。
当输入quit时,结束操作并输出0~n-1的位置上的木块情况
Sample Input
10
move 9 onto 1
move 8 over 1
move 7 over 1
move 6 over 1
pile 8 over 6
pile 8 over 5
move 2 over 1
move 4 over 9
quit
Sample Output
0: 0
1: 1 9 2 4
2:
3: 3
4:
5: 5 8 7 6
6:
7:
8:
9:
参考资料:
不定长数组(vector):vector是个不定长数组,也是一个模板类,需要用vector<int>a或vector<int>b这样的方式来声明一个vector。vector<int>是一个类似于int a[ ]的整型数组,而vector<string>是一个类似于string a[ ]的字符串数组。
它把一些常用操作“封装”在了vector类型内部。
例如a是一个vector:
1.a.size()读取它的大小。
2.a.resize()改变它的大小。
3.a.push_back()向尾部添加元素。
4.a.pop_back()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30;
int n;
vector<int>pile[maxn];
void find_block(int a,int &p,int &h)//找块的位置
{
for(p=0;p<n;p++)
for(h=0;h<pile[p].size();h++)
if(pile[p][h]==a)return ;
}
void clear_above(int p,int h)//将p堆高度为h的所有木块移回原位
{
for(int i=h+1;i<pile[p].size();i++)
{
int b=pile[p][i];
pile[b].push_back(b);
}
pile[p].resize(h+1);
}
void pile_onto(int p,int h,int p2)
{
for(int i=h;i<pile[p].size();i++)
pile[p2].push_back(pile[p][i]);
pile[p].resize(h);
}
void print()
{
for(int i =0;i<n;i++)
{
printf("%d:",i);
for(int j=0;j<pile[i].size();j++)printf(" %d",pile[i][j]);
cout<<endl;
}
}
int main()
{
int a,b;
cin>>n;
string s1,s2;
for(int i=0;i<n;i++)pile[i].push_back(i);
while (cin >> s1&&s1 != "quit"&&cin >> a >> s2 >> b)
{
int pa,pb,ha,hb;
find_block(a,pa,ha);//找木块所在的pile和height
find_block(b,pb,hb);
if(pa==pb)continue;
if(s2=="onto")clear_above(pb,hb);
if(s1=="move")clear_above(pa,ha);
pile_onto(pa,ha,pb);
}
print();
return 0;
}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DwightYu」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DwightYu/article/details/86518140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