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李旸,美团点评前端工程师,3 年 Web 前端开发经验,现在是美团点评点餐团队的一员。

"Come, and take choice of all my library, And so beguile thy sorrow." —— William Shakespeare, Titus Andronicus

为项目进行框架级别的技术选型,就类似为篮球队量身定制战术,选择一个适合开发团队的规模和团队成员的技术栈和能力,针对业务和项目,能帮助团队赢得更多的技术,是每个软件项目能够顺利推进的先决条件,也是业务常青的有效的保障。这里,我们来聊聊为一个新的前端项目挑选一个合适的技术模型,对比在去年都发布了 release 版本的 Angular2 和 Vue2(以下如没有特别指明,Angular 即为 Angular2,Vue 即为 Vue2),并不作鱼和熊掌哪个更美味的选择,而是站在技术本身,对应项目和开发人员的角度,帮助工程师在所处的业务场景下挑选最好的武器。

技术

开发者

 AngularVue
开发者/团队2016 年 release,核心由 Google 开发,周围有些生态环境组件由 Netflix,Babel 社区,微软等相关开发者开发,参与人数比较多,Google 后期不维护这个项目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不能排除部分框架内使用的第三方组件(如 zone.js )后期缺乏维护的可能性2016 年 release,由尤雨溪主导开发,目前作者已经全职开发 Vue,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后期作者停止维护的可能性,目前 issue 少,报告的 bug 都修复了
业内使用情况国内推广情况目前不明朗,国外比国内强,资料也比国内多国内推广情况比较好,滴滴,阿里等很多团队都在用,国外推广情况也不错
文档和资料提供中文文档(翻译质量一般),YouTube 资料很多提供中文文档,资料相对 Angular 少一些

目前没法确切的评估未来一段时间这两个框架的维护情况,但基本能确定的是,框架的生命周期不会比我们大部分业务的生命周期短。Angular 的缺点在于,除了核心之外,像 core-js,rxjs,zone.js 等生产环境依赖的系统不是 Google 的人主导的,存在潜在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并且 Angular 目前已经发布了 Angular4 的 rc 版本(主版本跳过了 Angular3 ),后面预计半年进行一次主版本的更新,虽然相关开发人员承诺尽可能向下兼容,但是后续对主版本的频繁升级对项目的影响还是个未知数;Vue 由于作者是中国人,在国内推广的很好,口碑很不错,作者也清理 GitHub issue 的速度也非常快,坑会相对更少一些,后面也和阿里合作成为了 Weex 的官方框架,而 Angular 在国内目前形势还不是很清晰,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中文资料的数量远远小于英文资料。从国内的使用情况以及社区发展来看,Vue 更胜一筹。

语言

 AngularVue
官方使用语言

Typescript,官方提供 compiler-cli 把框架代码从 Typescript 直接编译到 Javascript 的 AST 语法树,属于对 Typescript 的深度支持

ES6+
语言的开发者微软(主导开发 Typescript 的是 Anders Hejlsberg,此人也是 C# 语言的项目负责人 )ECMAScript 标准委员会制定标准,各个浏览器厂商实现
语言特点静态类型,提供静态检查,现有 ES6+ 的超集,官方提供的编译器能够支持编译到 ES5,ES6,贴合工程化的需要,适合团队使用,学习成本不高动态类型,比较灵活,目前标准委员会每年更新一次标准,加入新特性,通常使用Babel 以及插件编译到 ES5
IDE/编辑器支持情况主流 IDE/编辑器支持,官方推荐 VS Code主流 IDE/编辑器都支持,语言新特性 IDE 相对文本编辑器支持的更好
能否使用其他开发语言也支持 Javascript 和 Dart,并且官方提供这两种语言的文档支持Typescript,但文档相对较少

为了避免前端组件缺乏一致的管理方式,重造轮子,解决多人在快速迭代中协作开发导致的代码逐渐混乱,Javascript 的动态类型增加了重构难度的情况,我们希望引入静态语言,通过类型检查使数据更清晰,通过接口规范开发行为,这一点 Angular 通过默认引入 Typescript 比 Vue 做的更好。Typescript 虽然本身是微软公司的产品,但是从编译器效率到使用体验均比目前的 Javascript 要强,在编写 ES6+ 代码时,经常因为 Babel 插件质量问题导致的坑,能避免很多。

工具

 AngularVue
项目搭建工具ng-clivue-cli
debug工具Augruyvue-devtools

ng-cli 提供了包括从开发阶段架设前端 server 服务,代码生成,查阅文档,测试,到部署过程的构建等的一系列指令,相比 vue-cli 只提供基础的项目初始化和构建功能,ng-cli 更好用。在 debug 工具层面,Vue 做的更好,vue-devtools 整合了 Vue 的状态管理工具 vuex,而使用 Angular 的状态管理方案 ngrx 的时候,则需要配合 Redux DevTools Extension

除了 ng-cli,angular2-webpack-starter 也提供了完整的 Angular + Webpack 的种子项目。我们也可以根据业务调整具体的构建过程。

设计

从设计上看,Angular 提供了难以撼动的全面的解决方案,基本照顾到了开发流程的每个节点,他的 Form 支持,DI,测试流程,都是在开发体验上优于 Vue 的点,但是为了追求全面性,Angular 就无法避免的存在构建后体积大小和整个框架侵入性太强的问题。而 Vue 作为渐进增强的框架,不在一开始就在使用场景和模式上限制用户,而是通过官方提供的扩展,以及第三方扩展,逐渐为更复杂的需求场景提供解决方案,也给用户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Angular2Vue2
组件

组件是ng2应用的核心

ng2的组件支持了 Web Component 标准

每个组件有明确的生命周期

具备完善的组件系统

组件可以从 template 生成也可以用 render 渲染

组件有明确的生命周期

使用 virtual dom 渲染

性能很好

路由使用官方的 @angular/router使用vue-router
异步处理官方支持 RxJS,通过流模型处理异步没有官方的异步处理方案,可以用Promise,也可以使用 RxJS
事件绑定MVVM 模型,提供指令,指令相对 Angular1 做了性能优化MVVM 模型,提供指令
动画基于标准的Web动画API(Web Animations API)I)构建,对不支持的浏览器提供polyfill提供 v-animation 和 v-transition 等指令
状态管理ngrxvuex
构建和部署

分 Just In Time(JIT)模式和 Ahead Of Time(AOT)模式,配合 tree shaking 可以大幅度减少打包代码的体积

配合wepack等打包工具构建和部署,在不引入过多周边生态组件的情况下要比 Angular 体积更小
安全

对不信任值进行编码,避免了 XSS 攻击

使用离线模版编译器,防止模版注入

官方 http 库能够防止 XSRF

没有强制性组织 XSS 攻击的机制,输出 HTML 要注意配合 v-html 指令

性能

我们截取 Vue 官方文档上关于两个框架性能的对比报告截图。对比了 Angular 在去年 8 月发布的 rc 版本和同期 Vue beta 版本的不同操作的性能。可以看出,两个框架都非常的快,Angural 和 Vue 在大多操作上性能指标均处同一个数量级,Vue 在部分指标上略胜一筹。

在内存占用上,Vue 要优于 Angular,但是 Angular 框架本身提供了非常多的特性,而 Vue 在开发过程中引入 vue-router,vuex,vue-class-component 逐步发展为 Vue 全家桶的过程中,会逐步增长对内存的需求。



开发模式

从学习曲线上看,Angular 要更陡峭,Vue 要相对平缓一些。在Web Componnet,PWA 上,Angular 要比 Vue 走的更远,更适合未来的标准,面向 Google 自己的技术栈。从能够开发的应用的全面性上,Angular 和 Vue 相差无几。

 Angular2Vue2
兼容性浏览器支持支持到 IE8 以上
Web Component支持不支持
PWA支持支持
SSR支持支持
Native AppNativescript + AngularWeex
Desktop Appangular-electronelectron-vue

弹性

在业务开发中,技术选型并不能仅仅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的需要,而要考虑当前业务的状态,是刚刚开始,持续发展,还是稳定维护。考虑到业务后期可能出现的增长情况,这就要求我们选择的技术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随着业务伸缩,避免后期维护成本过高,扩展困难的情况的发生。

  • 这里截取了前端框架选型迁移的统计情况。y 轴代表迁移之前的选型,x 轴代表迁移之后的选型。表格中颜色越深,代表从选型 A 到选型 B 进行迁移的案例越多。可以发现,大家最多选型迁移的目标是 React,选择迁移到 Angular 的案例要比选择迁移到 Vue 的案例多,选择迁移到 Vue 的,绝大多数是 React 用户(相反从 Vue 迁移到 React 的用户也有一定数量);而从 Angular 或 Vue 迁移到其他框架的案例较少,侧面证明了这两个框架在目前业界具备足够的弹性


业务场景

这里我们以点评点餐的内部数据系统为例。我们把系统对不同前端使用场景的频率和要求从0到10进行打分,分值越高的,相应场景的需求要求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我们发现,我们的需求集中在图表绘制,组件管理和表单的提交校验上。数量较多的组件对于我们的组件管理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已有的系统中我们对 highcharts 和 echarts 都有依赖,但是将逐步把图表组件迁移到 echarts 上。对于echarts,目前有vue-echarts,对于highcharts,有人做了angular2-highcharts

 PC端移动端查询平台配置系统
表单提交7566
UI交互和组件9879
异步操作5448
动画2212
组件状态管理的复杂度4317
浏览器支持要求5755
echarts2858
highcharts8000
性能 3 4 3 5

开发人员

目前点餐数据系统日常人力 1 人,对多人协作开发要求比较低,开发效率要求比较高,单个项目规模不大,有多端多项目开发的要求,技术选型能够适应快速迭代是一个目标,最大程度上的减少人力瓶颈的出现。

结论

首先,技术上对比 Angular 和 Vue,都是值得长线投资的技术。Angular 提供大一统式的解决方案,从浏览器端,服务端,客户端都有涉及,这种大一统的方案,优点在于在几乎任何场景,框架都提供了标准化的行为,而 Angular 通过一种侵入式较强的编程范式,规范了使用框架的所有开发者的开发行为,更工程化,更适合大型项目多人协作,同时,框架本身更拥抱标准,面向新特性,后面发展空间很大,而缺点是,这种大一统的方案,无法单独由谷歌提供,谷歌除了开发 Angular 的核心模块之外,在异步处理,状态管理,周边工具,使用了为数不少的第三方的库或组件,这些库和组件的行为是否会出现问题,和后续发展,很难预测,潜在增加了风险,这些第三方的库和组件,也有降低应用性能的可能性。

Vue 的切入角度是,这个框架可以被不同程度的使用,可以单独使用核心组件的部分,也可以加入状态管理,也可以加入路由管理,从一部分使用 Vue 到全站使用 Vue 开发,提供了开发者更多的选项,也借鉴了不同的框架,并对其优点单独为 Vue 进行了增强。这种精简和灵巧,非常适合项目初期的快速迭代,性能上,也没有很大缺陷,随着项目发展,性能也不会成为明显的问题。Vue 的潜在问题在于,由于提供了开发选项,在多人协作开发的情况下,不同开发者对于 Vue 使用程度和场景的处理可能会不一样,而随着项目增长,以“快”为特点的技术,在工程化和代码的管理上可能会出现困难,而像 Angular 提供的 DI 等功能,Vue 实现类似的功能就需要程序员进行手动控制,带来了潜在的代码管理的问题,目前虽然业界有不少使用 Vue 的场景,但是大型线上在稳定发展期业务,几乎是没有的。使用 Vue 在项目规模变大后,怎么处理 Vue 在项目中的地位,怎么组织代码,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在我们的业务和人力层面,我们对数据平台架构的规划是多端多层的,架构层服务于应用层,应用层服务于用户。对于用户层,新开始的项目面临逻辑经常调整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对于应用层,我们需要一个灵活,能够适应快速迭代的框架,而应用层的多种设备多种环境,也要求我们对性能要有起码的考虑,目前现有的组件和库,也希望新的框架能够做较好的兼容和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这种情况下,Vue 是比较推荐的,后期随着应用端发展,Vue 能够确保没有性能瓶颈,也给了我们后期引入更多 Vue 解决方案,形成 Vue 全家桶或者撤掉 Vue,用其他方案的空间。而对于架构层,它发展的速度未必有应用层快,它对业务的要求是稳定,能够增量开发,尽量避免推倒重来影响应用层,同时,它性能的要求明显没有应用层高,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单独区分一下,例如如果需要做应用层的通用配置系统,配置应用层的 UI 组件,那么显然这个系统的组件框架要和应用层一致,而像自助查询平台或其他项目,我们可以使用 Angular,为后来的技术栈做技术储备。

对于新项目,我们技术选型可能未必选择一种,可以根据特点和业务都进行尝试,使用一段时间后,反馈给整个团队,这样,对不同的框架,我们后期都有技术储备,能保证我们手里能打的牌较多,不至于因为需求变的被动。所以我们在点餐数据产品中,Angular 和 Vue 都进行了尝试,也将在后续文章中,分享两个不同技术栈在日常开发细节上我们的积累。

转载:https://juejin.im/post/58cab85b44d9040069f38f7a

个人建了前端学习群,旨在一起学习前端。纯净、纯粹技术讨论,非前端人员勿扰!入群加我微信iamaixiaoxiao。




Logo

前往低代码交流专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