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的early_param原理追踪
early_param用于注册内核选项解析的处理函数。与之类似的,__setup也是用于这个目的。在后文会慢慢看出这两者的区别。先看它们的定义:/** Only for really core code. See moduleparam.h for the normal way.** Force the alignment so the compiler doesn't spac
early_param用于注册内核选项解析的处理函数。与之类似的,__setup也是用于这个目的。在后文会慢慢看出这两者的区别。
先看它们的定义:
看这个宏定义,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不如以一个实例来说明一下:
如early_param("debug", nf_debug_setup);
将其展开则为
这里关键的变量就是__setup_nf_debug_setup,而关键中的关键是__section(.init.setup)。通过__section宏,编译器会将__setup_nf_debug_setup放置在.init.setup section中。然后我们查看Arch/x86/kernel/vmlinux.lds内核链接器的脚本文件。可以找到下面这几行语句 __setup_start = .; *(.init.setup) __setup_end = .;
对于内核连接脚本文件,我们不需要十分明白,也可以看出,这里__setup_start指向了.init.setup开头的地址,而__setup_end指向了.init.setup的结束地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找vmlinux.lds的资料。我对其也是一知半解呵。
搜索__setup_start,可以发现有两个函数do_early_param和obsolete_checksetup会引用它。
其调用流程如下start_kernel->parse_early_param->parse_early_options->parse_args->do_early_param
在do_early_param中,通过__setup_start和__setup_end,它遍历了.init.setup段中的struct obs_kernel_param变量。如果p->early为真且为对应的选项字符串,则调用注册的处理函数p->setup_func。
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了early_param的作用机制。
那么利用__setup注册的处理函数,何时会被调用呢?这里简单说明一下:
在start_kernel调用完parse_early_param,其会再次调用parse_args->unknown_bootoption->obsolete_checksetup,这里会调用__setup注册的处理函数。
这也就是Linux内核的两次解析。
Linux下的数据分析和入库系统开发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