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GFlow 作为一款开源检索增强生成引擎,凭借其深度文档理解能力和灵活配置性,已成为企业及个人构建 AI 知识库的热门工具。本文将手把手教你完成 RAGFlow 的本地部署,解决端口冲突、镜像拉取慢等常见问题,助你快速搭建私有化 AI 知识库


一、部署前准备
  1. 硬件要求
  • CPU:4 核及以上(推荐 x86 架构)
  • 内存:≥16GB
  • 磁盘空间:≥50GB(镜像文件约 9GB)
  1. 软件要求
  • Docker

    :≥24.0.0

  • Docker Compose

    :≥2.26.1

  • 操作系统

    :Linux/Windows/macOS(需支持 Docker)

  1. 系统配置优化
  • 调整 Elasticsearch 内存映射限制(避免服务崩溃):

    sudo sysctl -w vm.max_map_count=262144  
    # 永久生效需添加至 /etc/sysctl.conf  
    
  • 确保 Docker 已启动且权限配置正确

二、项目下载与配置
  1. 下载 RAGFlow 源码
  • Git 克隆(推荐):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infiniflow/ragflow.git  
    
  • 手动下载

    Fork 项目至个人 GitHub 仓库,点击 Code → Download ZIP,解压至本地目录

关键配置修改

  • 启用嵌入模型
    编辑 docker/.env 文件,取消注释 ragflow_image=infiniflow/ragflow:v0.17.2(默认镜像无嵌入模型),注释 slim 版本行

    # 原配置:  
    # ragflow_image=infiniflow/ragflow:v0.17.2-slim  
    # 修改后:  
    ragflow_image=infiniflow/ragflow:v0.17.2  
    
    
  • 国内镜像加速

    (解决拉取慢问题):
    替换镜像源为阿里云地址:

ragflow_image=registry.cn-hangzhou.aliyuncs.com/infiniflow/ragflow:v0.17.2  
  • HuggingFace 镜像


    取消注释 hf_endpoint=https://hf-mirror.com,解决国内访问限制

  1. 端口调整(避免与 Dify 等工具冲突):
  • 修改 docker-compose.yml 中端口映射为 8080:808443:443
三、启动 RAGFlow 服务
  1. 进入项目目录

    cd ragflow/docker  
    

2.执行启动命令

  • CPU 版本

    (无独立显卡用户):

    docker compose -f docker-compose.yml up -d  
    
  • GPU 版本

    (需 NVIDIA 显卡驱动):

    docker compose -f docker-compose-gpu.yml up -d  
    
  • 启动后可通过 docker logs -f ragflow-server 查看状态

``

3.访问服务

  • 浏览器输入 http://127.0.0.1:8080http://<服务器IP>:8080 进入管理界面

四、模型与知识库配置

  1. 绑定大语言模型

    • 登录后点击右上角「模型提供商」,填写 OpenAI、DeepSeek 等 API 密钥

    • 推荐配置

    • 嵌入模型选择 BGE(专为中文优化)
    • 生成模型可选 GPT-4、文心一言等。
  2. 创建知识库

  • 点击「知识库 → 新建」,上传 PDF、Word、Excel 等文件(支持多格式混合)
  • 根据文档类型选择分块策略(如长文本分段、表格解析)。
五、常见问题与优化
  1. 部署失败排查
  • 端口冲突

    :检查 80/443 端口占用情况,或修改为其他端口

  • 镜像拉取失败

    :切换阿里云镜像源或配置 Docker 全局代理

  1. 性能优化
  • GPU 加速:启用 docker-compose-gpu.yml 提升嵌入模型速度。
  • 知识库分片:大型文档建议拆分为多个子库,减少单次检索压力

六、结语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快速搭建一个支持多模态文档、高可配置的 AI 知识库。RAGFlow 的本地化部署不仅适用于个人学习,还可作为企业级知识管理解决方案,实现团队协作与数据安全

大模型算是目前当之无愧最火的一个方向了,算是新时代的风口!有小伙伴觉得,作为新领域、新方向人才需求必然相当大,与之相应的人才缺乏、人才竞争自然也会更少,那转行去做大模型是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呢?是不是更好就业呢?是不是就暂时能抵抗35岁中年危机呢?

答案当然是这样,大模型必然是新风口!

那如何学习大模型 ?

由于新岗位的生产效率,要优于被取代岗位的生产效率,所以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提升的。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但现在很多想入行大模型的人苦于现在网上的大模型老课程老教材,学也不是不学也不是,基于此我用做产品的心态来打磨这份大模型教程,深挖痛点并持续修改了近100余次后,终于把整个AI大模型的学习路线完善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个版本当中:

您只需要听我讲,跟着我做即可,为了让学习的道路变得更简单,这份大模型路线+学习教程已经给大家整理并打包分享出来,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 扫描下方二维码领取🆓↓↓↓

👉CSDN大礼包🎁:全网最全《LLM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安全咨料,放心领取)👈

一、大模型经典书籍(免费分享)

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那以下这些大模型书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640套大模型报告(免费分享)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几乎涵盖所有行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大模型系列视频教程(免费分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2025最新大模型学习路线(免费分享)

我们把学习路线分成L1到L4四个阶段,一步步带你从入门到进阶,从理论到实战。

img

L1阶段:启航篇丨极速破界AI新时代

L1阶段:了解大模型的基础知识,以及大模型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和分析,学习理解大模型的核心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大模型应用场景。

img

L2阶段:攻坚篇丨RAG开发实战工坊

L2阶段:AI大模型RAG应用开发工程,主要学习RAG检索增强生成:包括Naive RAG、Advanced-RAG以及RAG性能评估,还有GraphRAG在内的多个RAG热门项目的分析。

img

L3阶段:跃迁篇丨Agent智能体架构设计

L3阶段:大模型Agent应用架构进阶实现,主要学习LangChain、 LIamaIndex框架,也会学习到AutoGPT、 MetaGPT等多Agent系统,打造Agent智能体。

img

L4阶段:精进篇丨模型微调与私有化部署

L4阶段:大模型的微调和私有化部署,更加深入的探讨Transformer架构,学习大模型的微调技术,利用DeepSpeed、Lamam Factory等工具快速进行模型微调,并通过Ollama、vLLM等推理部署框架,实现模型的快速部署。

img

L5阶段:专题集丨特训篇 【录播课】

img

全套的AI大模型学习资源已经整理打包,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

👉CSDN大礼包🎁:全网最全《LLM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安全资料,放心领取)👈

Logo

一座年轻的奋斗人之城,一个温馨的开发者之家。在这里,代码改变人生,开发创造未来!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