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当项目越来越大的时候,便于后期维护和代码的编写效率 提取css是必须的 但是每个页面都又可能用到全局声明的 scss变量 每个页面引入? 显然不是程序猿的作风,于是 sass-resources-loader 闪亮登场第一步: cnpm install sass-resources-loader --D第二步: 找到vue.config.js , 找到chainWebpack选项第三步:// vu
uniapp云打包时提示
vue2中可以使用*,在vue3中使用*会报错需要换成这样,这种事vue-router4写法{path: "/:catchAll(.*)",redirect: { name: "Page404" }}
结构是这样的:在项目里面新建.env.dev文件内容如下:NODE_ENV=developmentVUE_APP_SERVER=http://127.0.0.1:8880VUE_APP_WS_SERVER=ws://127.0.0.1:8880修改package.json注意:执行npm run serve-dev时 , --mode指定环境模式 dev(默认值:development),即执行.
vue-countTo是一个无依赖,轻量级的vue组件,可以自行覆盖easingFn。你可以设置startVal和endVal,它会自动判断计数或倒计时。支持vue-ssr。vue-countTo参考于countUp.js;安装使用:npm install vue-count-to例子:<template><countTo :startVal='startVal' :endVal
w3c规定,当请求的header匹配以下不安全字符时,将被终止Accept-CharsetAccept-EncodingConnectionContent-LengthCookieCookie2Content-Transfer-EncodingDateExpectHostKeep-AliveRefererTETrailerTransfer-EncodingUpgradeUser-AgentVia
前言:一般来说,一个web项目的生产环境和测试环境的服务器地址一旦确定下来,很少会频繁变动的。那么就可以单独写一个脚本文件,通过当前访问的域名来判断当前的访问环境,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规则获取对应的服务器地址。如此一来,只要设计好服务器地址适配文件,那么只需要打一次包,就可以自动区分不同的服务器环境了。你不用再为每次打包上传不同环境都要手动改服务器地址而烦恼,也不会再出现忘了改配置文件而连接到错误的服
1.为什么要用Prettier用来替代lint中的一些场景,比如说分号/tab缩进/空格/引号,这些在lint工具检查出问题之后还需要手动修改,而通常这样的错误都是空格或者符号之类的,这样相对来说不太优雅,利用格式化工具自动生成省时省力。2.配置过程在项目根目录创建一个 .prettierrc文件文件中添加所需要的规则,如将分号;进行去除(semi),或者将双引号改为单引号(singleQuote
浏览器的四大内核:Trident,Gecko,Webkit,Blink。不同的内核对网页编写语法的解释也有不同,进而导致同一个页面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下显示出来的效果也会有所出入,这也是作为一个前端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浏览器所使用的内核和各种兼容性问题。浏览器内核是浏览器的核心,也叫“渲染引擎”,解释html并渲染绘制。浏览器内核决定了浏览器该如何显示网页内容以及页面的格式信息。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
使用时注意版本,以官方文档为准。下载这里我安装的是11.15.0版本 ,进入官网,点击其他下载在新的页面选择以往的版本 如图:然后在新页面下拉,选择11.15.0版本如图:选择 node-v11.5.0-x64.msi下载安装下载后就可以安装了,注意尽量放在一个 安装路径没有空格的目录:命令行配置查看版本node --versionnpm --ver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