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圆环实现起来很简单,笔者分别通过组合现有控件和通过 Canvas 自绘制的方式向读者介绍如何实现一个自定义组件,通过本节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向自定义组件传值的方法和回顾 Canvas 的使用。 组合方式 采用组合的方式实现圆环很简单,只需要 2 个 Circle 组件堆叠在一起即可。 创建组件类Ring @ComponentV2 export struct Ring { build() { } }
语法和生命周期 组件是 OpenHarmony 页面最小显示单元,一个页面可由多个组件组合而成,也可只由一个组件组合而成,这些组件可以是ArkUI开发框架自带系统组件,比如 Text 、 Button 等,也可以是自定义组件,本节以 V2 版本为例简单介绍一下自定义组件的语法规范。 定义组件 自定义一个组件,首先要定义好名称,尽量做到见名知意,比如定义一个标题栏组件,笔者把它命名为 TitleBa
媒体查询(Media Query)在移动设备上应用十分广泛,开发者经常需要根据设备的大致类型或者特定的特征和设备参数(例如屏幕分辨率)来修改应用的样式。ArkUI开发框架在 @kit.ArkUI 模块里提供了 API 实现对设备特性变更的监听,本节笔者介绍一下媒体查询的简单使用。 媒体查询功能介绍 媒体查询在 @kit.ArkUI 模块里提供的主要功能如下所示: 针对设备和应用的属性信息,可以设计
如今越来的越多的应用都走向了海外,应用走向海外需要支持不同国家的语言,这就意味着应用资源文件需要支持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显示。本节就介绍一下设备语言环境变更后,如何让应用支持多语言。 应用支持多语言 ArkUI开发框架对多语言的支持比较友好,只需要在 resources 目录下创建对应国家的文件夹,名称对国家简码,例如中国为 zh ,则在 resources 下创建 zh 文件夹,然后在 zh 文件下
示例 SideBarContainer组件通过长按控制按钮触发适老化弹窗。在系统字体为1倍的情况下,长按控制按钮不能弹窗。在系统字体大于1倍的情况下,长按控制按钮可以弹窗。 @Entry @Component struct SideBarContainerExample { @State currentFontSizeScale: number = 1 normalIcon: Resource =
基本概念 适老化提供了一种通过鼠标或手指长按的方法来放大所选区域或组件,即如果系统字体大小大于1倍,当用户使用鼠标或手指长按装配了适老化方法的组件,需要从所选区域的组件中提取数据,并放入另一个弹窗组件中展示。该方法的目的在于使组件和组件内部数据(子组件)放大,同时将整体组件在屏幕中央显示,让用户能够更好的观察该组件。 使用约束 适老化规则:由于在系统字体大于1倍时,组件并没有默认放大,需要通过配置
使用建议 优先级控制:通过accessibilityLevel确保关键操作可被识别。 语义化描述:为图标、图片等非文本元素添加accessibilityText和accessibilityDescription。 分组优化:对复杂布局使用accessibilityGroup减少冗余播报。 场景示例 该示例主要演示accessibilityText无障碍文本和accessibilityDescrip
设置无障碍节点是否被选中 accessibilityChecked和accessibilitySelected是两个用于增强无障碍体验的属性,主要用于向屏幕朗读等辅助工具传达组件的选中状态。 在支持多选的情况下,设置无障碍节点是否被选中 accessibilityChecked属性,用于表示组件在支持多选的情况下是否被勾选(如复选框、开关按钮等二态或三态组件),适用于需要明确“选中/未选中”语义的
设置无障碍说明 accessibilityDescription属性用于提供更详细的组件说明,播报时紧随文本内容之后。 这里以Column组件为例,设置其无障碍说明为“分组”: Column() { } .accessibilityGroup(true) .accessibilityLevel("yes") .accessibilityText("分组")
概述 ArkUI提供了丰富的无障碍能力,使开发者能够创建可访问的应用界面,满足视觉、听觉、运动和认知障碍等用户的需求。 组件的无障碍属性变化时,会触发辅助工具重新读取组件信息、无障碍服务重新扫描组件树、状态播报、虚拟节点动态更新等响应,这些机制确保辅助工具(如屏幕朗读)能及时感知并适配变化,为障碍用户提供连贯的体验。 设置无障碍分组 accessibilityGroup属性,用于设置是否启用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