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 

  众所周知,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即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它与IGRP,OSPF等一样都是属于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它是一种历史很悠久的协议,但是迄今为止,RIP还在小型网络中很流行,因为它是基于跳数来对路径进行度量的(仅仅只靠跳数来进行度量也成为了RIP为人所诟病的地方),这样使得RIP相比之下显得最简单,并且大多数的路由器也都支持RIP。 RIP路由更新周期为30秒,无效时间是180秒,也就是说在180秒之内没有收到路由更新,将把路由置为无效,RIP把每经过一个路由器称为经过了一跳,而每经过一跳,RIP就会将它的度量值(metric)加1,这样的话,跳数越多则路径越长,而RIP会优先选择一条到达目标网络跳数少的路径,它支持的最大跳数是15跳,超过15跳则被认为是不可达。RIP用两种数据包传输更新:请求和更新,每个有RIP 功能的路由器默认情况下每隔30 秒利用UDP 的520 端口向与它直连的网络邻居广播(RIP v1)或组播(RIP v2)路由更新。因此路由器不知道网络的全局情况,如果路由更新在网络上传播慢,将会导致网络收敛较慢,造成路由环路。为了避免路由环路,RIP 采用水平分割、路由毒化和毒性逆转、定义最大跳数、触发更新、抑制计时器5个机制来避免路由环路。

RIP 协议分为版本1 和版本2。不论是版本1 或版本2,都具备下面的特征:

  1. 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2. 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度量值;

  3.默认路由更新周期为30 秒;

  4. 管理距离(AD)为120;

  5. 支持触发更新;

  6. 最大跳数为15 跳;

  7. 支持等价路径,默认4 条,最大6 条;

  8. 使用UDP 520 端口进行路由更新。

 

RIPv2的特性:基于RIPv1,在本质上是具有内建路由选择增强的距离向量协议,RIPv2使用组播而不是广播,支持触发更新,是无类的协议,还支持认证,支持不连续的子网和VLSM,可以关闭自动汇总,支持手动汇总。

 

RIPV1和RIPV2的区别:

 

     

RIP的路由环路:

原因:

       假设R1,R2是邻居。因为路由表每30s从邻居收到信息更新一次。如果R2向某网络地址的端口坏掉(R2路由表中直接删掉这条信息),但还没到30s它就不会向它的直接邻居R1发通告说:我这边已经走不通了。此时R1带着网口坏掉以前的路由表来告诉R2。R2查找自身,R1路由表中原来从R2获取到的信息现在R2没有了,R2就将这条路由信息加入进来,形成环路。

解决办法:

  1. 定义最大跳计数  

  2. 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

  3. 路由中毒(Router Poisoning)和毒性反转

  4. 触发更新(Triggered Updates)

  5. 抑制定时器

RIP的基本命令:

  Router0(config)#router rip (启动动态路由协议RIP)

  Router0(config-router)#network [网络号] (通告有类网络)

  Router0#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信息)

  Router1(config)#router rip

  Router1(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 fa0/0(配置被动接口,该接口不再向外发送路由更新包,但仍然会接收其它路由器发过来的路由更新包。)

 

RIPV1不支持不连续的子网实验:

      

  上图路由器均用RIP配置的话,那么RIPv1默认自动路由聚合,那么不同子网的192.168.1.1/25和192.168.1.129/25就会自动聚合成192.168.1.0/24从而在R2的路由表中就会有通向192.168.1.0/24的两条地址。

RIPV2支持不连续的子网: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 version 2         配置RIP v2版本

  Router(config-router)# no auto-summary  关闭自动汇总,路由器在主类网络的边

  

Logo

权威|前沿|技术|干货|国内首个API全生命周期开发者社区

更多推荐